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恐龙之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出现过哪些可怕的远古生物?

0
分享至

众所周知地球已经诞生了数十亿年,很多人都以为在这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只有恐龙是地球的真正霸主,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或者也可以说恐龙只是称霸地球短短的一段时间而已。

那么,在恐龙出现之前,地球上还出现过哪些更为“恐怖”的生物呢?


古生代生物

现在人们所说的恐龙,其实并不仅仅是陆地上的食肉、食草恐龙,还有天上的翼龙、海里的沧龙、菊石等众多生物,这些生物所生存的时期主要在三叠纪到白垩纪,也就是大约距今2.4亿到6000万年的这一段时间,在此之前,地球还经历了一段古生代时期。

大约在5.7亿年前,因为地质变化和火山喷发等原因,原本地球相互连接的板块开始破裂,出现了独立于海上的各大洲,同时原本相对低温的气候也一度到达21度的平均温度。潮湿、温热的气温,促使地球上的生物开始大规模爆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在这个时期里,生物开始出现了骨骼,但总体来说还大多处于一种生命的初始阶段,体长也基本维持在十几厘米以下,但是有一些超过其他生物身体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巨大生物却突然出现,无疑是当时生物圈中的霸主。


在海中生活的奇虾,身体长度最高能够达到2米,能够在海中轻松实现“一口一个小生命”。还有一种海蝎,虽然身体长度并没有奇虾那样长,但五个伸出身体外部的眼睛却能够实现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视线。

还有一种叫做奥托亚虫的奇怪海虫,名字虽然叫“虫”,但却经常猎杀比它体型大得多的虾类,因为这种生物有一根探出体外令人畏惧的长鼻刺,能够毫不费力地穿透其他生物外面覆盖的外壳。

与其他那些用体型和体器作为武器不同,一种叫“欢呼虫”的小型虫全身体表没有任何防护。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认为这种“软趴趴”的小虫身体里应该有很强的毒素,在用毒素对其他动物进行猎杀的同时,也会和吃掉它的动物“同归于尽”。

在寒武纪之后还有奥陶纪,这一阶段里出现的动物开始呈现出体型大、体态复杂的趋势,比如3米多长、在水中能通过喷水快速前进的鹦鹉螺,还有身长超过10米有一个巨大外壳、像海中坦克一样的房角石,以及多达500多种庞大分支的三叶虫家族。


到了泥盆纪时,邓氏鱼的体型达到了11米,咬合力也到了惊人的5吨,甚至还出现了部分恐龙先祖的恐鱼。

这些生物虽然在体态上并没有恐龙庞大,但却要比恐龙更加可怕。

元古代生物

如果说恐龙的出现是邓氏鱼、奇虾这些古代恐怖生物的接力者,那么在这些生物出现之前,地球是什么样的呢?

大约从25亿年到5亿年这段时间里,地球的大陆还基本没有浮出水面,基本上就是“茫茫然一片大海”,但是在这一片大海中,却并不是一片死寂。

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这个时期的初期,海里已经出现了古藻类生命。这些藻类和现代藻类的对氧气需求截然不同,现在是需要氧气,而当时却是厌氧状态,甚至在氧气中还会中毒。


这些藻类生物在充满阳光、海水的环境中不断生长、繁殖,然后死亡、再生长,而这些死亡的藻类在经过分解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氮气以及氧气,而这些氧气在空气和水中逐渐累积,不仅促使蓝藻这种新型好氧藻类生物的出现,也让地球大气中的氧气迅速升高。

这就是大约10亿年前的大气增氧事件,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增氧,让地球的生命形态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

在海里,蓝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海绵这种无脊椎低等动物的出现,证明了从这时开始,地球上的生物已经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转变为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动物。

那么,这一段时期的生物和恐龙那些动物相比,绝对可以称得上毫无杀伤力,又为什么能够称为“可怕”呢?

的确,这一时期内的生物的确“弱小”,但这些生物却在几亿年的时间内改变了地球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影响了地球生命物种的发展方向,难道这还不够“可怕”吗?

真正的霸主

无论是元古代生物的藻类还是古代生物的恐龙,这些其实都只能称之为短时间的霸主,因为它们基本都已经在地球的大变动中灭绝,而有一种生命却在地球的极寒、火山爆发等多次巨大变迁中活了下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无论在地球的哪一个阶段,生物都必须面对生存和死亡,而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无论是藻类生物还是树木、恐龙,都与另外一种生命体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细菌。

如果没有细菌的出现,即便是那些厌氧的早期藻类生物,也很难生存来下,而且那些好氧生物无论在进食、消化、排泄,还是在死亡后的腐败降解过程中,都离不开细菌的参与。即便这些生物在地球的不断变迁过程中已经灭绝,细菌也没有成为“过去式”,而是依然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地球上的真正霸主,并不是恐龙,也不是人类,而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但又无处不在的细菌。


当然,在动物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些细菌未必能够称得上是动物,但又不能否认它们有着生物的身份。或许在未来的几亿年之后,咱们人类会和当初的恐龙一样成为“过去式”,也会有另外一种生物认为咱们人类同样是“可怕的生物”,而忽视地球上真正的霸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半解智士
2025-11-01 18:47:03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极目新闻
2025-11-01 20:33:53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霹雳炮
2025-10-31 19:34:39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可乐谈情感
2025-10-30 12:59:13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5:05:05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2 05:50:51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抽屉电影2018
2025-10-30 08:25:03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1 20:23:5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1 09:22:17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左堤路小车神
2023-11-22 19:55:20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3:06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世间一分钟
2025-11-02 05:06:10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晓帝爱八卦
2025-10-31 17:52:18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2025-11-02 07:07:00
心中的麦田 incentive-icons
心中的麦田
对大自然的各种探索
9484文章数 93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艺术
旅游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旅游要闻

馆藏文物超10万件 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