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又亏了2万。”刘老板把报表摔在桌上。他的社区药店开了5年,曾经日流水过万,如今却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问题出在哪?不是没人买药,而是——药店采购成本太高!
刘老板的遭遇,折射出当前药店现状的普遍困境:客流未减,利润却蒸发。根源在于,药店进货如何省钱这一核心命题,被太多人忽视。
![]()
药店经营的“隐形杀手”:采购成本失控
刘老板的采购流程很“传统”:
- 每周一打电话给固定批发商报单;
 - 遇到缺货就临时换一家,价格随口定;
 - 促销活动全靠供应商通知,从不主动比价。
 
结果?他的进货价常年高于市场均价5%-10%。以月采购额20万计算,一年白白多花12-24万元!
这并非个例。调研显示,超60%的中小药店老板承认“不知道自己是否买贵了”。药店如何采购,成了最大的信息黑洞。
破局第一步:重新定义“药店进货渠道”
刘老板痛定思痛,开始系统梳理药店进货渠道:
- 主渠道:保留一家本地一级批发商,用于紧急补货;
 - 比价渠道:接入3家主流B2B平台,用于常规采购;
 - 特价渠道:关注厂家季度末冲量、平台大促节点。
 
但他很快遇到新问题:每天要花2小时在不同平台间切换比价,还经常错过低价。
转机出现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一位同行向他推荐了“药采浏览器”——一款专为药店设计的智能采购工具。它能自动聚合各平台价格,按药品名称一键比对,根据提交的采购信息生成最优采购方案。
“用了三天,我就省出一个月工资。”刘老板笑着说。
![]()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三大实战策略
策略一:建立“采购日历”
- 每月初:集中采购慢病药(价格稳定);
 - 季度末:抢购厂家冲量品种;
 - 节假日前:囤货季节性药品(如夏季防暑、冬季感冒)。
 
策略二:实施“价格锚定”
对核心100个品种,设定“市场基准价”。任何报价高于基准5%,必须二次确认。
策略三:善用工具赋能
借助“药采浏览器”等工具,实现:
- 实时比价
 - 智能采购
 - 省时省力省钱
 
三个月后,刘老板的采购成本下降9%,毛利率回升至32%。更惊喜的是,他开始用省下的钱做会员日促销,客流反增15%。
给药店老板的忠告
药店经营的本质,是精细化管理。而药店采购,是其中最具杠杆效应的环节。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纯利润。
别再让“不知道行情”成为你亏损的借口。工具就在那里,改变,从一次比价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