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18岁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近视人数约达1亿,若无有效的近视干预措施,2030年或将达61.8%。
不仅如此,
现在的小学生戴眼镜好像已经成了标配,
明晃晃的数据和赤裸裸的现实,
可能让屏幕前,
戴眼镜和不戴眼镜的孩子家长
又焦虑了!

01⬇
为什么定期检查近视度数,还是近视了?
“我娃三年级了,半年前检查还有75度的远视储备,当时医生建议查眼轴,我觉得没必要。结果半年后,孩子就近视75度了……这变化也太魔幻了吧?”
近期,一位8岁男宝的家长——赵女士(化名)在眼视光科门诊检查时,向医生说道。
更让赵女士焦虑的是,她定期带孩子来检查,还特别注意了坐姿、买了护眼灯、控制了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为什么还是防不住近视?

医生详细回答了她:这里的近视防控定期检查不是说等到孩子说自己看不清了,应从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按照年龄段、个人视力特点和医生建议检查的时间段和项目,来动态监测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
需要明确按照赵女士孩子的近视发育情况来说,检查眼轴长度和远视储备是预测近视发生的核心指标,比单纯查视力更早、更准。

近视发生
近视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决定的,关联较强的因素有户外活动、遗传、用眼习惯、年龄等。
即使近视了也不意味着之前的努力是白费了,孩子近视发育是动态的过程,如果不管不顾,近视可能发生得更早、进展得更快。

除了检查屈光度数外,
到底为什么还要增加眼轴检查呢?
02⬇
为什么建议查眼轴和远视储备?
眼轴长度(检查单上的“AL”)是评估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的重要指标,相比易受用眼疲劳和调节能力影响的屈光度数(可能出现假性近视,需散瞳鉴别),眼轴测量更客观、稳定,不受调节干扰,且随年龄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能更真实地反映眼球发育情况,预测近视发生与进展。
![]()
一般来说
眼轴(AL):眼球前后径,对于6~16岁的近视人群,每增长1mm约增加1.85D-2.75D近视。
远视储备:儿童的“视力银行”。出生时约+3.00D,随年龄增长自然消耗。储备耗尽即可能导致近视。
眼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通俗来说,就像孩子的身高会随年龄增长一样,眼睛也在“长大”,这个“长”的过程就是眼轴的增加。
![]()
因此,对于已经近视或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眼轴和屈光度,以便及时干预;而远视储备充足、尚未近视的孩子,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动态监测视力发育趋势。
整理图表直接对照看哦!
![]()
眼轴一年增长多少,
就要引起注意了?
![]()
03⬇
关于近视防控,真正有用的事儿!
一张表格说清楚
到底如何采取哪些针对性防控措施!
![]()

大声说
每天日间2个小时户外活动,也可分不同时间段累计达到2小时。(日间高强度光照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有效预防近视;傍晚6点半后户外锻炼则对近视防控无此效果哦。)

实在不行
看看这个
(转自中国新闻网)
别管啥,先带出去玩吧!
老生常谈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坚持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做到“三个20”。
![]()
![]()
(孩子如果嫌烦,让他看看这些图)
严格管理电子产品使用
0-3岁婴幼儿应避免接触电子产品,4-6岁学龄前儿童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中小学生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优选大屏幕高分辨率电子产品。
当然,充足、柔和的照明,适合身高的桌椅等,以及均衡饮食,保障充足睡眠,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强调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简单来说,吃甜食会导致体内糖分升高,可能影响巩膜的弹性和结构,增加近视发展的风险。
最后
建立眼屈光档案,监控屈光度和眼轴变化。
文末提醒
孩子养育的每一步家长都操碎了心。
关于近视,“退轴”是当前热议话题,
家长不必过度焦虑,
比起追求数据“逆转”,
更重要的是,
动态监测以及
帮助孩子养成一生受益的
用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孩子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
视力发育更是如此。
科学防控、理性对待、长期坚持,
守护孩子光明未来。
来源: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