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郑爽是日薪208万、风光无两的内娱顶流;如今,法院一纸“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通知,彻底将她从云端拽回地面,褪去所有光环,只剩满目狼藉。
这个1991年生于沈阳普通工薪家庭的女孩,自小就被父母当作“明星苗子”培养——钢琴、舞蹈轮番学,每一步都朝着舞台迈进。她的星途,起初也确实顺得像写好的剧本:12岁远赴成都学艺,16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了当年最年轻的新生;2009年,一部《一起来看流星雨》让“楚雨荨”爆火,她也随之一夜成名,被观众冠上“白月光”的标签,成了纯洁、无瑕的代名词。
为了守住这份“完美”,早期的郑爽在镜头前格外谨慎:剧组里从不吃外卖、从不早退,生怕沾染上“耍大牌”的争议;同时,她又刻意经营着“真性情”的人设,以此区别于其他明星——敢说敢做、不藏着掖着,仿佛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2018年综艺《这就是铁甲》里,她因流程问题情绪失控,大声质问“有没有尊重我”,当时还被粉丝夸“率真勇敢”,如今再看,更像一场服务于人设的、被镜头放大的表演。
可这层精心打造的外壳,早已暗藏裂缝。2015年前后,她公开承认整容,屏幕上偶尔出现的面部僵硬,成了完美形象的第一道缺口;只是这些小插曲,都能靠公关运作和粉丝维护,被纳入“真性情”的框架里,并未动摇根本。
真正让郑爽彻底塌房的,是那些无法掩盖、无法辩解的物证——当危机从流言变成白纸黑字的合同、清晰可辨的录音,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出生证明时,她的所有人设都轰然倒塌。而揭开这一切的,正是她的前任张恒。
张恒没有只谈情感纠纷,而是直接甩出“实锤”:先是曝光郑爽拍摄《倩女幽魂》的“阴阳合同”,77天片酬约1.6亿,折算下来日薪超208万——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公众对明星高薪的认知,更成了税务部门追查的关键证据;紧接着,一段录音彻底击碎她的“善良”滤镜:录音里,她因七个月大的胎儿无法引产而烦躁抱怨,“意图弃养”的指控,从道德谴责变成了无法抵赖的声音实证。
无论郑爽和粉丝如何辩解,录音里的每一句话都像利刃,刺穿了“母性”“纯洁”的利刃。随后官方调查结果出炉:2019至2020年间,她未申报收入1.91亿元,偷逃税款4527万元,少缴税款2652万元,最终被处以2.99亿元天价罚单。至此,她靠人设堆砌的虚幻世界彻底崩塌,现实的沉重压力扑面而来。
如今的郑爽,早已没了“顶流”“白月光”的模样。有人在洛杉矶一家平价餐厅拍到她:剪了短发,素面朝天,神情疲惫地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与昔日光鲜亮丽的女明星判若两人——这便是她当初选择留下的最真实的生活印记。
与此同时,国内的资产清算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她在沈阳的房产被查封,名下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和父亲注册的企业陆续注销;除了2.99亿罚单,她还身陷多起经济纠纷——因《翡翠恋人》项目,需退还3050万费用并赔偿6000万,还有142万、1572万等多笔强制执行案件,甚至有制片人远赴美国追讨欠款。
最终,上海法院的“暂无财产可供执行”通知,给她的现状下了定论。即便她曾承诺“积极履行判决”,但在法律文书面前,这番话毫无分量,如今的她,已被正式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曾经,她的命运由粉丝喜爱、舆论热度左右;如今,判定她结局的,是税务稽查员笔下的数据,是法院书记员记录的判决——从顶流到失信人员,郑爽的人生落差,早已写在了每一个错误选择里。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