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国际能源市场与地缘政治的博弈在台湾海峡掀起新的波澜,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若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将加征20%对等关税”的公开威胁,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龚明鑫终于在立法机构质询中做出了承认。
台塑集团自2023年起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脑油,2025年前八个月进口量已达180万吨,占台湾该产品总进口量的45%。
![]()
而这一数据背后,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对俄罗斯能源的深度依赖,以及台当局在政治表态与经济现实间的艰难平衡。
半导体产业的“血液”
石脑油作为原油轻质馏分,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化工体系的核心原料。其裂解后可生产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学品,进而合成光刻胶、蚀刻液等关键材料。
![]()
台湾半导体产业占GDP的21%,全球70%的晶圆代工产能集中于此,但台湾本土缺乏大型炼化基地,98%的石脑油依赖进口。
而俄罗斯石脑油因价格较国际均价低18%-22%,且通过新加坡、阿联酋等第三方转口实现账面“合规”,成为台塑、南亚等企业的首选。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台湾从俄罗斯进口石脑油价值13亿美元,月均进口量是2022年平均水平的六倍。
![]()
这种激增源于地缘冲突导致的供应链重构,中东产区因红海航运危机运费上涨37%,非洲产区政治风险指数同比上升25%,而俄罗斯通过北极航线保持稳定供应。
台塑集团内部文件显示,其高雄炼化厂若断供俄罗斯石脑油,将导致乙烯生产线停产,每日损失达1200万美元。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特朗普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印度因坚持购买俄罗斯原油,被美国加征50%关税,导致其对美出口额下降41%,这种“对等关税”机制基于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允许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商品征税。
台湾对美半导体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38%,若被加征20%关税,台积电等企业将面临订单流失风险,苹果公司已明确表示,若成本上涨超过5%,将转移部分订单至三星。
![]()
民进党立委郭国文在质询中引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每停工一天,全球手机供应链将延迟3.2天,电脑供应链延迟4.5天。
这种连锁反应迫使台当局在政治表态与经济生存间寻找微妙平衡,因此龚明鑫的回应颇具技巧性。
“若欧盟2026年明确禁止进口俄罗斯石脑油,台湾将立即停止采购”,这种将决策权推给欧盟的表述,既避免直接对抗美国,又为继续进口留下缓冲期。
![]()
台当局的对俄政策呈现明显矛盾,一方面,其跟随美欧对俄罗斯实施57项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将3300个俄罗斯实体列入制裁名单。
另一方面,2025年1-8月台湾对俄出口额仅3.2亿美元,而从俄进口额达28亿美元,其中石脑油占比64%,这种“制裁别人、依赖别人”的怪象,暴露出台湾在地缘政治中的尴尬定位。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能源结构,台湾能源进口依赖度达98%,其中石油产品占35%,俄罗斯石脑油占其进口量的45%,沙特阿拉伯占28%,科威特占17%。
![]()
若断供俄罗斯,替代方案成本高昂,从美国进口需支付12%的运输附加费,从卡塔尔进口需承担红海航线保险费上涨230%的风险。
台湾“中研院”经济所模拟显示,完全替代俄罗斯石脑油将使半导体生产成本上升9%,导致全球芯片价格平均上涨3.7%。
![]()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冲击
台塑集团的采购决策折射出企业利益与政府政策的冲突,其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使用俄罗斯石脑油使乙烯生产成本降低14%,毛利率提升至28%。
但民进党当局试图将责任转嫁给企业,龚明鑫在立法机构强调“这是台塑自主采购行为”。
![]()
然而台湾《商业周刊》调查发现,台当局经济部门自2023年起通过“产业合作基金”向台塑提供低息贷款,条件是保持石脑油进口量年增15%。
这种“政府背书、企业执行”的模式在岛内引发争议,国民党立委王鸿薇指出,台当局2024年编列的“能源转型预算”中,仅有3%用于开发替代石脑油的新材料,其余97%仍投入传统石化产业。
![]()
这种“既想摆脱依赖,又不愿放弃短期利益”的矛盾,导致台湾在美俄博弈中成为被动承受者。
台湾的困境折射出全球能源贸易的深刻变化,俄罗斯通过“石油-人民币”结算体系,将石脑油出口量从2022年的850万吨提升至2025年的1200万吨,其中43%流向亚洲。
![]()
这种“去美元化”趋势与美国“友岸外包”战略形成直接冲突,高盛集团报告显示,若台湾停止进口俄罗斯石脑油,全球半导体产能将减少12%,导致2026年全球GDP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
在这种背景下,台湾的选择具有指标性意义,其每吨石脑油进口成本较韩国低19美元,较日本低27美元,这种价格优势使台积电3纳米制程芯片的成本比三星低8%。
![]()
但政治风险正在侵蚀经济优势,美国商务部已将台湾12家石化企业列入“观察名单”,要求其每季度提交俄罗斯供应商清单。
结语
这场围绕石脑油的博弈,本质上是产业利益与政治忠诚的较量,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与半导体产业的停产危机同时降临,台当局的选择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
![]()
在全球供应链中,意识形态的表态往往要让位于经济生存的刚性需求,而台湾的困境,正是地缘政治碎片化时代中小经济体的典型缩影。
在美俄两大国的挤压下,任何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真正的平衡点,或许永远存在于理论计算与现实约束的缝隙之中。
![]()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