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0月的平壤,被劳动党建党80周年的喜庆氛围包裹。
对朝鲜而言,这场阅兵不只是纪念政党历史的仪式,更是展现国家实力、串联外交脉络的重要场合。
因此受邀出席的各国代表团规格,早已被视作观察东北亚地缘关系的“风向标”。
所有人的目光起初都聚焦在中俄两国身上,可就在各国媒体忙着分析中俄代表团的行程与表态时,一则消息却打破了所有预期。
有一个国家的出席规格,竟超越了中俄两国,其派出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层级的代表团。
![]()
高规格出席的背后
这个以最高规格出席的国家就是越南,越南的最高规格参与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双边关系来看,苏林访朝恰逢越朝建交75周年及“越朝友好年”,这个时间节点让此次访问承载了特殊意义。
在苏林到访前,越南最高领导人已有17年未曾踏上朝鲜土地,两国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互动却长期保持低调。
![]()
朝鲜外交部提前一周便公布了欢迎苏林的日程,相较于中俄代表团的接待安排,专门增加了两党最高领导人战略对话环节。
这份礼遇既呼应了双边关系的纪念节点,也凸显了朝鲜对越南的重视。
更关键的是越南自身的平衡外交需求,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越南正处于三边关系的“枢纽地位”,成为两国都试图争取的关键角色。
![]()
苏林上任后,先访问中国,再到访美国、韩国,形成了对主要大国的外交覆盖。
此时访朝,恰好补全了其外交版图的关键一块,向外界传递出“不依附任何大国”的明确信号。
此前越南因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等动作,被部分舆论贴上“亲美”标签。
而此次高调参与朝鲜庆典,无疑是对这一印象的修正,巩固了其“既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又不疏远西方”的平衡形象。
![]()
利益交织下的表态
越南的高调亮相迅速激起各国的动作。
中俄作为朝鲜的传统伙伴,参与姿态既符合双边关系定位,也暗藏战略考量。
中国派出的代表团规格显著高于2015年朝鲜建党70周年,国务院总理李强的出席搭配“发展中朝关系是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的表态,传递出对传统友谊的重视。
![]()
中国的核心诉求始终是半岛稳定,京津冀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均处于朝鲜导弹射程覆盖范围,任何冲突都将直接冲击中国核心经济带。
因此通过高层互动掌握朝鲜真实意图、避免误判,成为中国的首要目标。
俄罗斯的参与则带有鲜明的政党外交印记。
梅德韦杰夫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身份与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活动的性质高度契合。
![]()
作为普京的亲信,他的到访既是对俄朝近年升温关系的巩固,也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背景下拓展东方外交的重要布局。
俄朝在军事、物资等领域的合作早已不是秘密,此次访问更侧重于深化政党层面的纽带,为双边关系增添稳定性。
韩美两国的反应则透着明显的焦虑与矛盾。
![]()
韩国军方密切追踪朝鲜军事动向,商业卫星捕捉到平壤美林机场附近的异常活动后,韩媒立刻密集报道“数万人规模阅兵式筹备迹象”。
在外交层面,韩国外长赵显在中方宣布出席阵容后迅速致电中国外长王毅,直言“将竭尽所能发展对华关系”。
这种急切源于韩国的两难处境,中国连续21年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经济上难以脱离中国。
![]()
但安全上又高度依赖美国,无法直接与朝鲜缓和关系,只能寄望于中国充当“中间人”。
美国的态度则显得被动且矛盾。
白宫表示正密切关注朝鲜动向,同时提及特朗普“仍有意同金正恩不预设前提对话”,却回避回应朝鲜提出的“放弃无核化要求”这一对话底线。
![]()
金正恩在武器装备展开幕式上明确表态,“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谈判”。
这让美国的对话提议沦为空谈,暴露了双方核心诉求的根本分歧。
越南的高规格参与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悄然改变东亚格局的传统面貌,为地区局势注入了新的变量。
![]()
东亚格局最新变量
长期以来,半岛事务主要由中、俄、美、韩四国主导,形成相对固定的博弈框架。
但越南以东盟重要成员国的身份,以最高规格深度参与,首次将东盟视角注入半岛问题。
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越南依托东盟平台推进“多样化多边化”外交政策,其参与让半岛问题从“大国主导”向“多主体协同”转变,为地区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路径。
![]()
俄罗斯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专家就指出,这种多主体参与恰恰是打破半岛外交僵局的关键。
变量还体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互动形态的升级,此次活动中,中、越、老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参与呈现出“多层次、跨区域”特征。
中国侧重战略稳定,越南主打平衡协调,老挝提供低调支持。
![]()
这种互动不再是冷战时期的简单结盟,而是基于各自利益的务实协作,既延续了传统友好,又适应了新时代外交需求。
朝鲜借此向外界证明,其“朋友圈”并非只有中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联动仍具活力,这对打破西方所谓的“外交孤立”叙事具有重要意义。
更深刻的影响在于地区力量平衡的重塑。
![]()
中美在东亚的战略竞争长期主导地区格局,但越南的平衡外交与中俄朝的协调互动,形成了对冲单边霸权的重要力量。
中国追求地区稳定以保障发展环境,俄罗斯通过东方外交突破西方围堵,朝鲜以军事威慑争取发展空间,越南则以枢纽角色谋求话语权,四方虽目标不同,却在“反对单边干涉”上形成默契。
这种默契让美国试图构建的“美日韩合围圈”出现松动,也让东亚格局从“单极主导”向“多极平衡”缓慢演进。
![]()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自身的战略转向也成为重要变量。
金正恩在参观建党史迹馆时提出“十年内实现新的巨变”,明确将“加强国防力量”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列为双轨目标。
这种“以安全促发展”的思路,若能搭配越南式的开放经验,可能为半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这种机遇一旦落地,将直接利好中国东北振兴与地区经济合作,形成“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
![]()
结语
越南以最高规格出席朝鲜大阅兵,看似意外的外交选择,实则是双边历史节点、越南平衡战略与朝鲜发展需求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场庆典早已超越单纯的纪念意义,成为东亚格局演变的缩影。
越南的参与作为关键变量,打破了传统博弈框架,推动地区从“大国对抗”向“多主体协作”转型。
东亚格局的重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朝鲜建党80周年的这场外交盛宴证明,多主体参与、平等对话才是地区稳定的根本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