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养老护理要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听她娓娓道来→

0
分享至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发展,如何让家里的长辈拥有一个安心、舒适、有尊严的晚年?今天(10月11日),“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长宁直播访谈,特邀长宁区金福第三养老院护理主管谭青林做客直播间和大家一起聊聊“养老护理”。

本期嘉宾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谭青林


谭青林长期扎根基层,有着过硬的技术和经验。访谈中,她分享了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故事和体会,细说如何做好养老护理,并呼吁大家“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成为老人们的“闺女”

如今,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机构,都需要有专业的照护。有人曾问谭青林,每天重复喂饭、翻身、哄睡,累吗?

“一开始也有过委屈,比如老人不配合、家属不理解,但慢慢发现,老人们特别可爱 —— 他们会把舍不得吃的水果塞给我,我生病时会念叨 ‘多穿点’。”谭青林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情感,深深打动着谭青林。她觉得,每次看到老人在她的照护下能自己坐起来,或者笑着说“闺女来了”,那种成就感,比任何奖励都珍贵。“对我来说,养老护理不只是工作,更是‘养心而有温度的服务’。”


这些认知误区或颠覆照护思维

要想做好养老护理工作,离不开细心、耐心和爱心。作为养老护理方面的专家,谭青林结合工作经验,指出许多人在养老护理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1:老人=“放大版小孩”?退化的老人和孩子一样,这是错误的认知。

谭青林认为,照顾老人不等同于“哄孩子”,衰老是老人必经的退行性变化,只是快和慢的问题。她建议:家里可以做面照片墙,常跟老人聊照片里的人和事;让老人作息固定,轻易不换家居环境;老人说“错话”别打断,用“咱们吃点水果吧”这类话转移注意力。

她还强调,如老人出现频繁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性格大变、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计算能力下降等情况,都是认知症(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应及早就医筛查,及早干预。

误区 2:卧床=“静养”?小心“隐形杀手”压疮!

根据谭青林多年的工作经验,卧床老人最怕的是长期不动捂出来的压疮(俗称褥疮),即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或坏死。

谭青林介绍,老人一旦发生压疮,处理的核心是“减压+清洁+保护+营养”,并随时做好“病情加重就立即就医”的准备。

日常照护有“七勤一加强”。“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红斑区禁按摩)、勤整理(床单平整)、勤更换(潮湿的衣物、敷料)、勤交接记录。“一加强”:加强全身营养。

误区 3:闹情绪 =“不讲理”?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只是讲不出来而已。

有一位老奶奶平时特别和蔼,某天突然拒绝测血压还动手打人。谭青林没有怪老人,而是细心地发现她脸红口干,体温发烧了。谭青林回忆,老人在好转后拉着她说对不起,那一刻,她明白,“老人的坏脾气,往往是‘难受’的信号,要正确对待老人的情绪。”

谭青林介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先摸老人额头、看有没有腹胀,很多情绪问题源于身体不适(疼痛、失眠)或认知障碍(如老年痴呆引起的幻想、妄想、人格改变)。


谭青林的温馨小贴士

访谈中,谭青林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分享了不同场景中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和实用指南:

01

预防跌倒:

居家安全的重中之重。预防跌倒“十知道”:衣裤合适,预防绊倒;保持地面干燥,以防不慎跌倒;躁动不安的人拉好床栏;常用物品放易取处;活动时穿防滑鞋;保持室内灯光明亮,通道通畅;高危人群入厕有人陪伴;服安眠药、行动不便的人起床要做“三部曲”(醒后先静躺30秒舒展身体;缓慢起身坐在床沿30秒;慢慢站起,站稳30秒确认无不适后再开始行走);下床勿翻越栏杆;需要帮助时呼叫,不要逞能。

02

合理膳食:

遵循“三低一高”(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

食物要软烂易消化,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

不要躺着喂饭,掌握好进食的速度和量。

不用催促老人,要细嚼慢咽,鼓励自主进食,可以为老人提供适老化的餐具。

03

个人卫生:

协助或督促老人定期洗澡、刷牙、剪指甲。

对于卧床老人,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褥疮)和肺部感染。

04

用药安全:

准备分类药盒,协助老人按时、按量服药,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定期整理家庭药箱,清理过期药品。

可以买电子药盒到点提醒吃药。

重阳节将至,谭青林向大家发出倡议——

子女每周抽2小时陪陪父母,

一起回忆欢乐时光;

邻里多留意独居老人,

让他们感受到身边有我;

多学一点基础护理知识,

关键时刻能帮上忙;

多给护理员一个微笑、一句 “谢谢”,

这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长宁直播间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直播间通过对话访谈,展现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真善美,传播文明风尚。截至目前,已有26位嘉宾走进直播间进行分享。


资料来源于区文明办

撰稿:陈容超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长宁 incentive-icons
上海长宁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官方平台
48251文章数 12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