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明明有四国,为何只写三国?那个被罗贯中忘记的‘第四国’到底是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势不在眼前短暂的对垒,却在于最终归于一统。
正因如此,《三国演义》只聚焦魏、蜀、吴三家,却将同时并立于东北的“燕国”遗落在尘埃之中。燕国是何方神圣?
它的开国君主公孙度,又为什么没被纳入那场史诗般的演义?
![]()
公孙度的传奇,从他父亲公孙延开始。那时的襄平县,虽说不富裕,却算安稳。
一次意外,公孙延遭到通缉,只得带着年幼的公孙度逃到了玄菟郡。玄菟偏远,人迹稀少,正是藏身之所。
几年过后,青年公孙度考取郡吏,拜在玄菟太守公孙琙门下。公孙琙是个正直之人,虽然面临荒凉,他依旧秉公断案。
公孙度勤奋好学,深得器重。
![]()
有一天,公孙琙对公孙度说:“我家豹儿三年前亡了,你恰好与我儿同名同岁,我要将你当作我骨肉。”于是公孙度被送去名师习礼,甚至安排了婚事。
本以为仕途就此平坦,朝廷选秀,玄菟太守果然推荐了他。可谁料洛阳有人爆料说他父亲是逃犯,朝廷一纸政令,冀州刺史的任命被打回。
![]()
可天无绝人之路,正是这一年,董卓手下勇将徐荣挡住曹操的追兵,保住了长安。徐荣向朝中极力推荐旧友公孙度。
朝廷重用,公孙度终于被任命为辽东太守。辽东偏远,半荒地,权力近乎无限。
公孙度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当年在襄平县指使告状的县令公孙昭。公孙度并未好言相劝,他亲自将公孙昭捉到闹市中,举鞭痛打,将他活活折磨致死;那些曾散布他黑料的州县骑吏,也皆难逃一死。
![]()
辽东一下子平静了,但那平静的背后,是无人敢再与他作对的畏惧。
辽东人少地广,少数民族林立。公孙度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地方太守,他四处征讨,扶余、乌丸相继降服;高句丽与玄菟相连,地形熟悉,攻城拔寨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大片土地收入囊中。
辽东从此成了最安定之地。与此同时,来自中原的士人学者闻讯而来,避战乱,大都愿投身公孙度麾下。
有人婉拒,他便下令斩杀全家;有人迟疑,他就拔剑相向。辽东上下,一个声音:绝不犹豫。
士人们面带惶恐,却无人敢再推辞。
![]()
有人看不下去了,便用了一计。他走进公孙度内殿,指着延里社神庙前那块传说中的“奇石”说:“那大石四周三块小石宛如昭告,将来必有新王诞生。主石者,天子也;余三者,可作三公。”公孙度一听,心里大喜,立刻召开谋臣,商议称王之事。
很快,他自悬匾额,效仿汉室,设坛祭天,衣冠尽是皇帝之制——冠上九条流苏,驾的是只有天子才有的銮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