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山?佛陀当年的安排暗藏深意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华严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南海普陀山,梵音海潮音,千百年来香火鼎盛,朝圣者络绎不绝。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为何偏偏选在这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岛?

《华严经》中明确记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补怛洛迦,正是普陀山的梵语音译。

世尊在世时,为何要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安排在这海天一色、远离中土的海岛?

有人说是为了度化东方众生,有人说是观音菩萨的本愿所致。

真相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深远。



这个安排,关乎着末法时代众生得度的方便之门,关乎着佛法东传的千年布局,更关乎着观音菩萨那不为人知的修行密意。

话说两千五百年前,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讲经说法。一日,阿难尊者随侍佛侧,见远处海天相接,心生疑惑,便向佛陀请教:"世尊,弟子观南方海域辽阔无边,那里可有圣者住持正法?"

佛陀微微一笑,目光望向南方:"阿难,你可知观自在菩萨?"

"弟子自然知晓。观自在菩萨慈悲广大,寻声救苦,闻名遐迩。"

"此菩萨累劫修行,早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却以菩萨身度化众生。"佛陀道,"他的道场,就在南方海上一座名为补怛洛迦的山中。"

阿难不解:"世尊,菩萨神通广大,为何不在中土繁华之地建立道场,反而要去那偏远海岛?"

佛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观音菩萨的往昔因缘。

无量劫前,有一位转轮圣王,名叫无诤念,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为不眴,自幼慈悲喜舍,见众生受苦便心生怜悯。有一次,年少的不眴随父王出宫,看到路边一位老妇人,衣衫褴褛,疾病缠身,痛苦呻吟。不眴立即脱下自己的锦袍为老妇披上,还将随身的饮食供养给她。

父王问道:"你为何如此?"

不眴双手合十:"父王,我看到众生受苦,心中就如同自己受苦一般。我愿意舍弃一切,只为减轻众生的痛苦。"

后来,宝藏如来出世说法,不眴随父王前去听法。宝藏如来讲述四圣谛,不眴听后心开意解,当即发下宏愿:"我愿生生世世寻声救苦,只要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我就前去救度,直到成就佛道。"

宝藏如来赞叹道:"善哉!你发如此大愿,将来必定成就无上菩提。我为你授记,你将名为观世音,在未来世成佛,号正法明如来。"

从那时起,不眴太子就成了观世音菩萨,生生世世践行救度众生的大愿。

阿难若有所思:"世尊,既然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为何还以菩萨身示现?"

"正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说,"菩萨知道,末法时代众生业障深重,对佛陀会产生畏惧之心,觉得高不可攀。可是菩萨不同,菩萨就在众生身边,闻声救苦,有求必应。这种慈悲方便,让众生更容易亲近,更容易生起信心。"

"那为何要将道场设在南海孤岛?"阿难又问。

佛陀望向远方:"这个安排,暗含三重深意。"

"第一重,是地理位置的考量。中土虽然繁华,可是名山大川已有诸多圣者住持。普陀山地处东海,遥望扶桑,背靠神州。佛法将从西方传到东方,这座海岛正好是佛法东传的枢纽。菩萨在此建立道场,就像是在东海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世无数迷途的众生。"



"第二重,是修行环境的选择。"佛陀继续道,"山海之地,天地灵气汇聚,最适合修持定力。海潮起伏,昼夜不息,正如众生的烦恼起伏无常。观音菩萨在海岛修行,每日听海潮之音,观世间无常,这就是所谓的'海潮音'。"

阿难恍然:"原来如此!怪不得菩萨又被称为'闻声救苦',原来是在海潮声中修得了这份慈悲智慧。"

"不错。海岛远离陆地,清净无染,最适合修持耳根圆通。《楞严经》中会详细讲述这个法门,观音菩萨正是通过修持耳根圆通法门而证得圆满菩提。"

舍利弗尊者问道:"世尊,海岛如此偏远,众生如何前去朝拜?岂不是阻碍了度化众生?"

佛陀笑道:"你以为度化众生,必须要众生亲自前来吗?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无边,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称念菩萨名号,无论身在何处,菩萨都能感应到。"

"但是,朝山礼拜也有其意义。道场设在海岛,前去朝拜的路途遥远艰辛,经历风浪险阻。这个过程,就是考验信众的诚心和毅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前去朝拜的人,其虔诚之心已经得到了净化,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阿难点头:"世尊,您说有三重深意,前两重弟子已经明白了。那第三重是什么?"

佛陀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第三重深意,关乎末法时代的度化方便。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安排。"

"这第三重深意。"佛陀环顾四周,目光中透出深不可测的智慧,"涉及到未来千年佛法的兴衰。



涉及到东土众生的得度因缘,更涉及到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特殊誓愿。"

诸比丘闻言,都端身正坐,双手合十,准备听受这殊胜的法义。

"末法时代,众生根器浅薄,烦恼炽盛,修行正法极其困难。

那时,众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佛陀问道。

舍利弗答道:"是方便法门?"

"不仅如此。"佛陀微笑道,"第三重深意,讲的正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