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桂香四溢、菊黄蟹肥的时节,10月10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2025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以古老而珍贵的猛犸象牙为原料雕刻的大闸蟹、桂花手串、水仙盆景等精美工艺品颇受瞩目,成为展厅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祥韵牙雕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一对惟妙惟肖的大闸蟹,其依托原材料本身的温润质感,通过细腻的雕工展现形态,青壳白肚以彩绘工艺呈现鲜活素雅的色彩,仿佛刚刚从阳澄湖里起水。“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展会,我们的作品都要准备一年。”苏州牙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晓芳介绍,牙雕制作的难点体现在对材料、工具、技法的极致掌控,不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也需要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
猛犸牙雕《蟹谢》。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另一件作品《得水成仙》刻画的是水仙花亭亭玉立、素洁高雅之态。只见其叶如碧玉般青绿,花朵似金盏般优雅,且枝叶舒展、参差有度,花蕊绽放、顾盼有情。“花盆本身直径很长,只有这么粗的猛犸象牙才能做这个盆。盆的外皮保留了原材料特有的皮色,花的彩绘则采用渐变色,这样可以显出它的生机来。”丁晓芳说,自己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旁边总会放上一盆真的水仙花,或一只活的大闸蟹,用心揣摩,真正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并高于生活。
![]()
精美的猛犸牙雕作品。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历史上,苏派牙雕艺术曾独树一帜,而其在当代传承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困境和挑战,为复兴这项珍贵的传统技艺,丁晓芳全身心投入其中。2017年,她和团队完全采用来自西伯利亚冻土层的猛犸象牙为原料,以响应国家全面禁止象牙加工、销售的要求,这些“古董”有着上万年历史,完全合法且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目前可用于雕刻的猛犸象牙仅占出土象牙的10%至15%,使得作品不仅珍贵,更具有不可复制性。
![]()
2025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有两大展览和两大赛事,包括2025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与第十四届中国“子冈杯”玉石雕作品展,以及“苏艺杯”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与“子冈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工艺美术及玉雕传承创新的成果。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材料、形式、工艺,或塑造形象,或描绘画面,或表现图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展会上,观众不仅能够看遍新作精品,还能通过各类非遗手作体验活动,与大师们零距离交流,打造自己的专属作品。展会将持续至10月12日。
(编辑:晚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