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能在香港有套自己的小房子,哪怕再小,那也是租房永远给不了的踏实。
如今香港很多新楼盘,都流行那种小面积,层高却不错的开放式户型。
![]()
就比如这套实用面积只有迷你到极致的12平方米,放在一堆小户型里,这都算不上“大的”了。
莫妮卡买下它之后,对设计师提出了“看似不可能”的要求。
![]()
必须有舒适的睡眠区,要有海量的储物空间,而且整个装修还得看着特别精致。对于一个12平方米的地方来说,这简直是自找麻烦。
但是没想到设计师还真就把这摊“麻烦”给理顺了,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
而且这套房子从硬装到软装,总共花了14万港币,折合人民币大约11.7万元。这钱花得值不值,一起看看便知。
![]()
这个12平方米小家的灵魂和核心创意,那绝对是室内那组“拔地而起”的多功能地台。
![]()
设计师没有选择传统的满墙高柜来储物,因为那样只会让小空间更压抑。
![]()
巧妙地利用层高优势,抬高了地面,搭建了一个集收纳,客厅,餐厅,休闲区的空间。
这组地台的收纳能力,简直让人惊叹。
![]()
地台表面开了九个大小不一的储物格,连接地台的台阶也被掏空,做成了可以打开的储物柜。
![]()
莫妮卡一个人的所有家当,都能轻松藏进去,外面却丝毫看不出凌乱。
![]()
电视柜下方也充分利用,杂物统统隐藏起来,让小房子视觉上保持干净利落。
![]()
地台中央还有一个可以电动升降的小桌子。
平时就是一块和地台融为一体的面板,不占任何空间。
![]()
这项设计简直是小户型里的“神来之笔”。
省去了传统餐桌占用的固定面积,却能在需要时变出一张功能齐全的桌子。
![]()
当莫妮卡邀请朋友来家做客,这里就是最佳的用餐区,大家可以围坐一圈。
地台的妙用还不止于此。
![]()
设计师沿窗边利用地台的高度,顺势打造出了一张L形的办公区。
这里的高度刚好,地台本身就成了简易的座椅。
![]()
更贴心的,工作区内部那块挡板是可以取下来的。
这让坐在这里的人,无论是体型稍大,还是想让腿部更自由伸展,都能获得更舒适的体验。
![]()
同时这也方便了日常的清洁打扫,再也没有清理死角的困扰。
![]()
居住空间受限于面积,设计师选择了小户型经典的“上下铺”概念。
利用层高优势,在地台上方悬空搭建了一张私密的单人床。
![]()
莫妮卡晚上休息时,只需搬起一旁的梯子就能轻松上床,拥有一个独立的睡眠区域。
整个空间以清浅的原木色为主调,但在梯子,床边框,窗框等关键位置,设计师巧妙地使用了黑色的线条进行点缀。
![]()
为原本柔和的原木色增添了对比和层次感,让装修效果显得更精致,更有设计感。
![]()
一进门就能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
![]()
橱柜采用了开放式的层板结合钻石角设计。
这种设计能有效减轻视觉压迫感,让玄关显得通透宽敞。
同时巧妙利用转角空间,做了一个顶天立地式玄关柜,既不浪费一丝空间,又能放下不少鞋子,保证了玄关的整洁。
![]()
厨房虽然面积迷你,但采用了紧凑的“L”形布局。
![]()
所有大件厨电,包括嵌入式的小冰箱,微波炉和电磁炉,都巧妙地整合进柜体中,实现了视觉统一。
![]()
水槽上方甚至还设计了可移动的盖板,平时不用时盖起来,台面立马变大,增加了操作空间。
![]()
卫生间的设计同样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
以原木色现代风为基调,巧妙地实现了马桶和花洒的干湿分离。
![]()
虽然空间紧凑,但设计师还是努力让这个方寸之地拥有了卫浴所需的基本功能,满足了莫妮卡的日常洗漱需求。
![]()
这间12平方米的香港小房子,在设计师的改造下不仅实现了所有功能需求,更把“极致利用空间”做到了淋漓尽致。
这种“无客厅”的开放式设计,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局促,反而让生活在这里变得井井有条,充满了惊喜。
完美诠释了即便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只要设计得当,小空间也能拥有大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