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厨房搪瓷碗柜:沾着油香的 “食光盒”二、客厅旧藤编筐:装着热闹的 “小窝”三、卧室布艺收纳凳:载着温柔的 “小驿站”四、阳台老木花架:爬着绿意的 “时光架”
![]()
我家厨房的搪瓷碗柜是奶白色的,柜门边角被岁月磨得发暗,左下角还磕出个指甲盖大的小坑 —— 是去年冬天搬高压锅时没留神,锅底撞在柜门上弄的。当时我还心疼了半天,妈妈却笑着用抹布擦:“没事,磕个坑才像咱家的碗柜,不娇气。” 现在每次开柜门,我都会下意识摸一摸那个小坑,像跟老朋友打个招呼。柜门上贴着张卷边的黄色便签,是妈妈写的 “碗碟要擦干再放,不然容易长霉”,字旁边还沾着点深褐色的酱油印,是她上次调馅时,手没擦干净就写便签蹭上的,我好几次想换张新的,妈妈都不让:“留着吧,看到这酱油印,就想起那天包的白菜饺子。”
柜子最上层摆着一套蓝边瓷碗,碗沿的蓝色都有点褪了,其中一个碗沿缺了个小三角口,是我刚学做饭时,煮完面条端碗手滑,碗磕在灶台上弄的。当时面条洒了一地,我急得快哭了,妈妈却蹲下来帮我捡面条:“没事,缺口的碗不硌嘴,以后就是你的专属碗,别人想抢都抢不走。” 现在每次用它盛面,都能想起那天面条煮糊、汤溅到围裙上的手忙脚乱,还有妈妈擦灶台时的温柔。中层的抽屉里藏着块方格布巾,是奶奶生前织的,蓝白格子早就洗得发灰,边缘起了一圈小毛球,却特别吸油,每次擦完碗柜的油渍,布巾上都沾着淡淡的柠檬味洗洁精香,闻着就像奶奶还在身边,站在我旁边教我 “擦柜子要顺着木纹擦,才擦得干净”。
抽屉最里面还放着一把旧铁勺,勺柄上有个小弯,是爸爸年轻时修水管时,用它当工具撬东西弄弯的,现在偶尔还会用它捞面条。上个月整理碗柜,我在最下层的角落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颗水果糖 —— 糖纸是粉色的,印着小草莓,都被碗柜里的水汽浸软了,是孩子上个月偷偷藏的。他当时踮着脚,把糖往碗柜缝里塞,还跟我说 “妈妈别告诉别人,我给碗柜留颗糖,它装了好多碗,也该尝尝甜”。现在糖纸都有点黏手,孩子却宝贝似的揣回兜里,说要 “给碗柜的糖找个更安全的地方”,碗柜好像也跟着笑,柜门关上时 “咔嗒” 一声,满是熟悉的安稳。
![]()
客厅角落的旧藤编筐是爸爸去年从老家带来的,藤条早就褪成了温润的浅褐色,边缘被磨得发亮,是他在老家时,常年用它装报纸、杂志蹭出来的。筐子里面垫着块碎花布,是妈妈用我的旧衬衫改的,布角有点脱线,她却总说 “凑合用,洗了晾晾还能再用”,现在每次爸爸往筐里放新报纸,都要先把布垫捋平整,怕报纸边角勾到脱线的地方。
这筐子还是孩子的 “秘密基地”—— 他总爱把蓝色的玩具车、绿色的小恐龙塞进筐里,自己也蜷着腿坐在里面玩 “躲猫猫”,藤条被他压得有点变形,中间凹下去一小块,爸爸却舍不得说他,只笑着跟妈妈说 “筐子结实,不怕压,孩子高兴就好”。有次我收拾客厅,想把筐子里堆了半年的旧报纸卖掉,刚把报纸抱起来,孩子就从房间跑出来,抱着筐子不肯放,眼泪都快掉了:“妈妈别卖!报纸是筐子的好朋友,赶走它们,筐子会孤单的!” 最后只好把报纸挪到筐边的小茶几上,筐子里依旧装满他的玩具,还有他偷偷放进去的小枕头,说 “这样我在筐里睡觉,就不冷了”。
冬天的时候,妈妈会在筐子里放个小毛毯,是她织的,浅灰色的,特别软。有次孩子感冒了,裹着小毛毯在筐里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小脑袋靠在藤条上,爸爸怕他着凉,轻轻把他抱回床上,藤筐里还留着毛毯的温度和孩子的小玩偶。前几天下雨,空气潮乎乎的,藤筐有点返潮,爸爸早上起来,把它搬到阳台晒,还特意翻了翻里面的布垫,让潮气散得快些。傍晚收回来时,他用干布擦着藤条,边擦边跟我说:“这筐子跟着我快二十年了,你小时候还在里面睡过午觉呢,当时你才这么点大,蜷在里面像只小猫。” 我看着筐子里孩子的小恐龙玩具,突然觉得,这旧藤筐装的不是报纸和玩具,是爸爸的回忆、孩子的快乐,还有一家人的热闹,摸起来暖乎乎的。
![]()
卧室的布艺收纳凳是浅灰色的,布套是我和妈妈一起选的,当时选浅灰色是因为耐脏,结果孩子第一次坐在上面喝橙汁,就洒了一大片,现在布套上还留着几点洗不掉的淡黄色果汁渍。妈妈当时没生气,只是笑着用纸巾擦:“没事,以后这就是凳子的小标记,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家的。” 凳面中间有点塌陷,是我总把换下来的外套、围巾堆在上面压的,妈妈每次看到都要念叨 “别总堆着,凳子会累的”,可我每次下班回家,还是习惯性把外套往上面一扔,像找到个临时的 “小依靠”,累的时候还会坐在上面歇会儿,靠着床头玩手机。
收纳凳里面藏着不少 “宝贝”:我的旧围巾(是前年生日闺蜜送的,毛线有点起球,去年冬天几乎天天戴,现在天暖了,就收在里面)、孩子的小袜子(总丢一只,凑不成对,就先收在里面,妈妈说 “说不定哪天就能找到另一只”)、还有爸爸的老花镜盒(盒盖有点松,每次打开都要小心捏着,怕盖儿掉了)。有次孩子想找他的小恐龙玩具,翻遍了收纳凳,没找到恐龙,却掏出了我的旧围巾,他抱着围巾跑过来,举到我面前:“妈妈,这围巾好软,我帮你叠好吧!” 小手笨笨地叠着,边角都没对齐,还掉了几根毛线,我却觉得心里暖暖的,把他抱在怀里,跟他说 “谢谢宝贝”。
我还有个小习惯,每次把外套扔在收纳凳上时,会把口袋里的钥匙、手机放在凳面的右上角,怕压坏。孩子看到了,后来每次我下班回家,他都会跑过来,帮我把钥匙和手机放在旁边的小盘子里,说 “妈妈东西要放好,别丢了,凳子也怕被压疼”。上个月降温,我从收纳凳里翻出厚袜子,手伸进去时,摸到个硬东西 —— 是颗蓝色的弹珠,是孩子藏的,他说 “给凳子留个小玩具,它一个人待在卧室,会孤单的”。我把弹珠递给孩子,他蹦蹦跳跳地跑去跟凳子 “分享”,把弹珠放在凳面的小坑里,还跟凳子说 “你玩呀,很好玩的”,收纳凳好像也跟着开心,布套轻轻晃着,满是温柔的小欢喜。
![]()
阳台的老木花架是爷爷生前做的,距今快三十年了,木头早就变成了深沉的褐色,摸起来糙糙的,却很结实。架腿上还留着当年爷爷锯子划过的纹路,不仔细看都快磨平了,他当时用的是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锯木头的时候花了一下午,还在最左边的架腿上刻了个小小的 “福” 字,现在被绿萝的藤蔓遮住了,只有扒开叶子才能看到。花架最上层摆着盆绿萝,是妈妈去年从邻居家剪的枝,当时只有几根细藤,现在藤蔓顺着架子往下垂,叶子都快垂到第二层了,绿油油的,把老木架遮得满是生机。
中层放着个旧搪瓷杯,里面种着多肉,是我小时候用的水杯,杯身上印的小熊都掉漆了,只剩下个模糊的轮廓,杯底还有个小缺口 —— 是我当年摔在地上磕的,如今却成了多肉透气的 “小窗户”。妈妈说 “扔了可惜,种多肉刚好,搪瓷杯不漏水”,现在每次浇水,都能看到杯壁上沾着的水珠,顺着小熊的轮廓往下滑。最下层摆着爸爸的旧茶罐,是他年轻时用的,里面装着花肥,是用喝剩下的茶渣做的,他说 “用茶渣当肥,花儿长得旺,还没臭味”,茶罐盖儿有点松,每次打开都要先敲敲罐身,怕盖儿掉在地上。
妈妈给绿萝浇水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会用爷爷留下的旧水壶,壶嘴有点歪,每次浇水都会洒一点在木架上,时间长了,木架上有一圈圈的浅褐色水痕,像年轮一样,记录着日子的流逝。孩子有时候会帮妈妈浇水,却总把水浇在多肉的叶子上,妈妈也不说他,只笑着说 “没事,叶子喝了水更胖,更可爱”,现在多肉的叶子上还有孩子浇过水的痕迹,胖乎乎的,特别招人喜欢。有次孩子在阳台玩,不小心把多肉碰倒了,搪瓷杯摔在花架上,磕出个新小坑。他吓得快哭了,拉着妈妈衣角说 “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妈妈却笑着说 “没事,多个坑更特别,咱们的多肉有新家标记了”,还让孩子帮着把多肉重新种好,教他怎么填土、怎么浇水。
现在每次看到那个带坑的搪瓷杯,看到爬满绿萝的老木架,都能想起孩子蹲在花架旁,小心翼翼填土的模样,老木花架好像也记着这件事,藤蔓长得更旺了,叶子更绿了,爬满了时光的暖,也爬满了一家人的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