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小夫妻Issac和KELLY多年奋斗,终于在近期实现了目标,买下了一套25年房龄的老房子。
这间被称为“眼镜房”的蜗居,面积仅有40平米,典型特征是两间卧室虽然朝向一致,却都显得狭小局促,客厅空间更是逼仄。
![]()
按理说能在40平米里挤出两间卧室已属不易,这这对年轻夫妇决定,找到靠谱的设计师把其中一间卧室彻底缩减。
打造出一个量身定制的宽敞一居室,与其在两间不实用的“鸽子笼”里周旋,不如彻底改造,量身定制一个舒适且能真实满足生活需求的家。
![]()
最终这套仅有40平米的小蜗居投入了高达488,000港币,约合人民币45万元的装修预算。
![]()
但当改造完成之后,原本的老破小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充满了年轻活力和实用的专属蜗居。
![]()
“住到退休”的房子没必要强求两间卧室。
![]()
与其让其中一间闲置不实用,不如彻底释放出来,匀给家里其他更重要的空间。
![]()
一进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面弧形墙。
![]()
它是集玄关鞋柜,杂物柜和步入式衣帽间于一身的多功能收纳区。
设计成弧线是为了柔化入口的生硬感,视觉更流畅。
![]()
为了增添设计感顶部还嵌入了灯带,门板上的波浪腰线也让柜体更显层次。
![]()
拉开弧形门里面别有洞天,所有卧室衣物都被巧妙地收纳到这里。
步入式的衣帽间内挂衣区,收纳格一应俱全。
![]()
![]()
玄关的一部分空间被巧妙地延伸成了厨房的功能区,是一个弧形的吧台。
![]()
这个吧台不仅是早上吃早餐、喝咖啡的休闲区,还能兼作临时办公桌。
![]()
弧线设计不仅美观,更巧妙避开了走廊动线,保证了美观和实用。
吧台台面一直延伸到厨房,和底柜和隔板架结合,变身家庭水吧。
![]()
厨房内部采用L形橱柜布局,洗切烹饪动线流畅。
![]()
洗衣机和冰箱被巧妙嵌入到多功能柜中,释放了厨房和餐厅原有空间。
![]()
嵌入式设计不仅整洁,还留出了台面和吊柜。
![]()
无论是当作洗衣区延伸还是临时置物,都灵活方便。
![]()
吊柜和底柜的组合,确保了所有厨房用品都能隐藏收纳,保持台面清爽。
![]()
原眼镜房的次卧被彻底打开,变成了现在通透的客厅,与餐厅融为一体。
![]()
虽然客厅面积算不上巨大,但采光和通风效果相比之前真是天壤之别。
![]()
餐厅选择了一张圆形餐桌,比方桌更显轻盈灵活,尤其适合小空间。
![]()
餐桌后方有个窄体餐边柜,虽不大但能收纳杯具或摆件。
![]()
墙面上的云纹大理石装饰,和吧台区域相呼应,提升了整体格调。
![]()
![]()
卧室入口门被设置在侧边,和一旁的卫生间门同样采用了弧线造型。
![]()
也和玄关的弧形墙面元素形成整体感,白色门扇简洁干净。
![]()
卧室内摆放了双人床,两侧留出的窄通道确保了上下床互不打扰的动线。
![]()
细节布置也追求简单实用,缩短的窗帘高度避免了拖沓感。
![]()
床头背板的灯带和背景墙的装饰,让卧室充满了温馨和灵动。
![]()
卫生间的面积也得到了有效扩充。
![]()
通过卧室让出的部分空间,原本方正,拥挤的小卫生间得以加长。
![]()
干区台面和马桶区域方便日常洗漱如厕,告别了过去功能挤作一团的窘境。
![]()
浴室内的坐墩更是点睛之笔,这个细节很人性化。
![]()
40平米“眼镜房”改造,一切以自身生活习惯和舒适度为出发点。
牺牲一间卧室也在所不惜,不过好在最后的改造结果很不错,住起来舒服又好打理,真的很值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