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只有27平米的老破小,也能摇身一变,住出豪宅的感觉,这有可能吗?
虽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31岁的香港白领Ann就把它变成了现实。
![]()
去年她找来了作为设计师的闺蜜,把这间有着38年楼龄,面积仅27平米的“迷你蜗居”彻底翻新,变成了一个温暖又通透的家。
Ann的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几乎没有实体墙或门来阻挡视线。
全屋大量使用玻璃隔断,让小空间显得格外敞亮。
![]()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造,自然也让装修预算水涨船高,最终这个27平米的小家,砸下了5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大约45.7万元。
这件逼仄的小屋终于完成了蜕变,虽然还是很小,但房主觉得非常喜欢,这就足够了。
![]()
这间公寓户型本身还算方正,改造的精髓就在于拆和透。
原先分隔各个空间的实体墙几乎都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灵活的玻璃门或半墙隔断。
![]()
这样一来从进门就能一眼看到家里的尽头,整个27平米的空间好像都被拉长了。
原本那些狭窄的两间卧室,也就是所谓的眼镜房,也被打通融合。
![]()
只用半墙隔断,再用玻璃门连接客厅,极大地提升了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
一进门就是小玄关,虽然地方不大,但功能却非常丰富。
![]()
玄关空白墙面上装饰了一幅木质世界地图,让屋主可以标记去过的地方。
![]()
头顶的木格栅透出暖光,营造出一种温馨的酒店氛围。
这里最巧妙的设计是一个内凹式的吧台桌。
![]()
既是划分室内外空间的隔断,又隐藏了收纳柜,鞋柜和换鞋凳。
![]()
方便进出时换鞋和放置随身物品,这个吧台还能兼作简单的水吧和早餐桌。
![]()
厨房原本是个狭长又封闭的空间,设计师果断拆掉了隔断墙做成了开放式。
![]()
这一改动让厨房的空间感立马舒适宽敞许多,不再有之前那种压抑感。
![]()
L形橱柜的延伸不仅操作台面更宽裕,也增加了不少收纳空间。
![]()
吊柜用于收纳碗碟餐具,对一个人居住来说绰绰有余。
![]()
底柜藏着洗碗机、烤箱和洗衣机,各种厨电巧妙地嵌入其中。
![]()
开放式设计也让厨房的橱柜和置物架可以向外延伸。
![]()
在原先隔断的一侧放咖啡机和香薰,另一侧则向上延伸到电视柜。
形成一个展示区,整个设计流畅又实用。
![]()
客厅没有传统的沙发和茶几,而是摆放了一张四人位的木质餐桌和几把长凳。
![]()
![]()
既能满足日常用餐,又能兼顾休闲会客和观影需求。
![]()
餐桌对面是一面灰色的水泥质感电视墙,中和了室内暖色调的温馨感。
![]()
这面墙不仅是电视的背景,也是整个空间的一个视觉焦点。
![]()
餐客厅旁边有一扇L形大飘窗,能放置物品,还能把充足的阳光引入室内。
![]()
卧室也遵循了“去隔断”的理念,和客厅之间只用一道玻璃推拉门相隔。
![]()
白天这扇门常开,让光线自由流通。
![]()
晚上为了隐私和安全感,可以关上玻璃门并拉上窗帘。
卧室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地台床设计。
![]()
不占用额外空间,通过抬高地面,向下拓展了巨大的储物空间。
![]()
地台床采用液压支杆开合,下面可以轻松收纳换季衣物和各种杂物。
![]()
床头还设计了一个独特的“风车”形开放式置物架,既实用又有装饰性。
![]()
其中一间卧室被改造成了独立书房。
![]()
书桌正对窗户,白天自然光线充足,连台灯都不用开。
![]()
书房旁的墙面做成了上中下三段式通顶柜,合理利用了垂直空间。
顶柜和底柜用于收纳日常衣物,中间部分的开放柜摆放打印机和文件等办公用品。
![]()
卫生间同样使用了玻璃推拉门,把区域划分出来。
![]()
内部空间方正紧凑,洗手池和马桶分置两侧。
![]()
里面还挤下了坐浴式浴缸和淋浴区,功能齐全。
![]()
这么小的卫生间,也有一扇窗户。
加上客厅,厨房、卧室、书房的窗户,27平米的小家拥有五扇窗户。
卫生间内部选用灰色调,搭配几何形状的吊灯,简约中又不失设计感。
![]()
这个27平米的香港小家,之所以能让人惊艳,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大。
而是它通过大胆的拆和巧妙的透,把一个“老破小”变成了功能齐全,住起来舒心的好房子,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功力,真的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