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装修新办公室时,常陷入 “点位能省则省” 的误区,等到员工入职、设备部署,却发现工位断网、会议室连不上投影仪、智能设备无处供电 —— 临时布线不仅破坏装修美感,还会额外增加 30% 以上成本。建议从 “当下需求 + 未来扩展” 双维度规划,让点位既不浪费也不短缺。
![]()
一、先算 “基础账”:按功能区精准配比
点位规划的核心是 “按需分配”,不同区域需求差异显著:
• 办公工位:1 个工位至少 1 个点位,若员工需同时连接电脑、打印机,建议 1 工位 2 个(含 1 个备用);靠窗或过道工位额外多留 1 个,方便后期调整座位。
• 会议室:20㎡内预留 2 个点位(支持多设备投屏、笔记本联网),超 20㎡每增加 15㎡加 1 个,避免多人开会时 “抢网”。
• 公共区域:茶水间、前台各 1 个点位,满足员工临时办公、访客联网需求;机房周边预留 3-4 个,便于后期服务器、交换机扩容。
二、预留 “弹性量”:应对 3-5 年扩展需求
企业发展速度往往超预期,点位规划需预留 “缓冲空间”:
• 按办公面积算:每 100㎡额外留 2-3 个备用点位,避免新增部门、扩招时无点位可用。
• 按技术升级算:所有点位统一布超六类网线(支持万兆传输),同时预留 1-2 条光纤接口,应对未来 5G、WiFi 7 等技术升级,避免后期换线返工。
三、踩准 “技术点”:避开返工坑
很多企业因忽略细节,导致点位 “能用但不好用”:
• 优先选 PoE 供电点位:AP、监控、智能考勤机可通过网线供电,减少电源线布线,建议 80% 以上点位支持 PoE 功能。
• 控制点位间距:办公区每 8-10㎡1 个点位,避免 WiFi 覆盖死角;机房点位需远离强电箱,防止信号干扰。
某科技公司初期按 “1 工位 1 点位” 规划,未留备用。半年后新增研发团队,只能在天花板拉临时网线,不仅花费 2 万余元,还影响员工办公。后续补充 8 个备用点位 + PoE 接口后,2 年扩张都无需再布线。
办公室网络点位没有 “固定标准答案”,关键是匹配企业规模与发展节奏,结合员工数量、业务需求(如是否用云桌面、IoT 设备)科学规划,才能避免后期返工浪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