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最近有点不理想。
曾经那个单月卖五万、财报亮瞎眼的“新势力优等生”,如今交付量跌破三万,利润下滑,现金流吃紧,连一向稳坐钓鱼台的李想,也得开始盘算怎么“续命”了。
要知道这可是曾经喊着 "不打价格战" 的理想,如今不光车型大降价,消失小半年的李想也突然开起了三天三夜的AI Talk,又是聊女儿又是谈创业血泪,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
说起来理想这两年的反差简直像坐过山车。前两年靠着 L 系列 "奶爸车" 的定位,单月销量能冲到 5 万辆,门店里看车的人排着队,销售说话都带着底气。可今年三季度突然掉了链子,交付量预计只有 9 万到 9.5 万辆,同比直接跌了近四成。我家楼下的理想门店,以前周末停车都得抢,现在路过时经常能看到销售站在门口揽客,这变化着实有点让人意外。
最直观的就是价格上的 "大放水"。这次理想几乎是全系跳水,L6 直降 2.1 万还送 1.1 万保险补贴,算下来比官方指导价便宜了三万多;就连五十多万的 MEGA 都给了 1.2 万折扣,还送 2000 度免费超充。常州的朋友更划算,当地政府还额外补 1 万,等于在全国优惠基础上再砍一刀。有车友算了笔账,现在买辆 L6,比三个月前省出的钱够给孩子报两年兴趣班,难怪车友群里都在说 "等等党赢麻了"。
但降价也引来了麻烦。有去年底刚提车的老车主晒出订单,当时花 27 万买的同款车,现在直接亏了 5 万,气得拉横幅维权。理想没出保价政策,只给老车主送了点积分,这波操作让不少人吐槽 "割韭菜太狠"。不过吐槽归吐槽,低价确实管用,我去 4S 店看车时发现,L6 的订单排到了 11 月,销售说现在订车还能赶在年底前提车。
比降价更让人意外的是李想的 "复出"。自从去年 MEGA 上市后,他就很少公开露面,发布会全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但最近突然高调起来,先是开了场超长 AI Talk,直言自己想做人工智能企业,还规划了 VLA 模型的三步走战略,甚至放话 2030 年要造 AI 超跑。访谈里他还聊起了 14 岁的女儿,说孩子成了家里的 "第三个支撑点",连创业时亏 20 亿的痛苦回忆都翻了出来。
这波 "卖惨 + 温情" 的组合拳确实戳中了不少人。有网友说 "以前觉得李想高高在上,现在听他说创业血泪,突然觉得真实多了"。要知道在现在这个 "人设即品牌" 的时代,创始人的存在感太重要了。问界有余承东天天站台,小米有雷军亲自吆喝,理想之前少了李想这张牌,确实丢了不少关注度。这次他亲自下场讲技术、聊规划,明显是想给用户吃颗定心丸。
![]()
不过真正让理想 "逆风翻盘" 的关键,居然是辆被骂 "像棺材" 的车 —— 理想 i6。这车刚曝光时槽点满天飞,有人说侧面抄奔驰 R 级,有人调侃车尾方正得像 "移动棺材板"。可骂声越大卖得越火,上市没几天订单就破了 3 万,连我那个天天吐槽理想 "没技术" 的发小,都偷偷去交了定金。
究其原因,还是理想太懂家庭用户的心思了。i6 看着设计普通,内部空间却玩出了花样:后排座椅放倒能当床,后备箱地台一拉还能多出一层储物空间,周末拉个婴儿车加露营装备都不在话下。续航更是直接干到 1000 公里,我邻居开着它去了趟北戴河,来回都没充过电。最关键的是配置,同级别车型有的座椅按摩、四屏联动它全有,价格却比竞品便宜 5 万多,这不就是 "花毛坯房的钱买精装房" 嘛。
但理想的麻烦还没完全解决。先说内部,刚上市的 i8 就陷入了定位尴尬,想兼顾家用又要吹科技感,结果消费者不买账,有人吐槽 "配置不如 L8,价格却差不多,实在看不懂"。外部的竞争更激烈,问界 M7 带着华为 ADS 4.0 杀过来,乐道 L90 靠低价抢市场,连五菱宏光都装上了冰箱,曾经的 "冰箱彩电大沙发" 卖点早就不新鲜了。
![]()
智能驾驶这块更是块心病。之前理想总爱堆参数,可用户真正关心的是 "出事了算谁的"。比亚迪早就推出了 "智驾出事兜底" 的政策,理想却迟迟没动静,难怪有网友说 "同样预算,能选问界的 ADS 4.0,为啥要选理想的基础智驾"。不过李想在最近的访谈里透了底,说理想的 VLA 模型正在加速研发,2025 年就能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还放话要解决行业解决不了的问题,这话能不能兑现还得打个问号。
好在理想的家底还算厚实。根据一季度财报,它手里还有 1107 亿现金储备,连续 11 个季度盈利,这在新势力里算是独一份的能耐。而且 L6 这样的走量车型表现很稳,上半年卖了 9.7 万辆,平均每月能交 1.5 万辆,算是撑起了基本盘。接下来只要 i6 能稳住月销近万的目标,i8 慢慢调整定位,再加上 MEGA 的加持,纯电车型月销冲 2 万还是有希望的。
其实理想这波操作,本质上还是在 "懂家庭" 的老路上升级成 "懂人心"。降价抓的是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李想站台打的是情感牌,i6 的设计则精准踩中了 "实用至上" 的需求。毕竟在 20 到 30 万这个价位,家庭用户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概念,而是续航够长、空间够大、配置够用,理想恰恰把这些点做到了极致。
![]()
至于理想能不能彻底翻身,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从车友群的讨论来看,大家对它的期待值明显回升了。有人说 "就等 i6 的长期口碑,好的话年底换车",也有人觉得 "李想亲自站台,至少说明企业没摆烂"。毕竟在新能源市场里,只要能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再加上足够的诚意,就总有翻盘的机会。
李想的“理想”能不能继续理想,就看他敢不敢拔下这几根毫毛,来一场真正的自我革命。否则,再好的车,也载不动太多叹息。
你们觉得理想这波操作能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