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球迷最近又有新鲜段子可以聊了——北控男篮继首钢之后,也在休赛期一头扎进了军训的套路里,五天时间,队员们不碰篮球反复正步走,教练板着脸喊口号,乍一看像回到了高中军训现场,这种“同城模仿秀”一上热搜,评论区果然炸了,基本就两派:一边说“都什么时代了还搞这个”,另一边冷嘲热讽“再来几年季后赛都进不去,还不如多憋几套战术”,一句话,大家的质疑核心都很直接,这玩意儿对提升球技有用吗
先聊聊北京首钢这起“军训潮流”的开头,去年许利民带队刚搞军训那会儿,确实惹来不少球迷吐槽,说这种操作顶多增添些集体荣誉感,至于实际作用,说白了也就图个热闹,但偏偏首钢上赛季还真打出了点像样的成绩,直接杀进总决赛收获亚军,球队气质和精神面貌好像也有点提升,所以不少管理层、媒体甚至球迷开始自我安慰:形式主义有时也能带来“化学反应”,这下轮到北控看在眼里学在手上,结果就有了今天的“北京两队接力军训”一幕
你要说没点道理吧,其实放在目前CBA大环境下,也不全是笑话,休赛期对于职业球员来说,本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律、把控好个人训练节奏和状态维护,军训顶多给全队加点仪式感,像是定调“新赛季从这里出发”,但真要说靠拉练就能解决球场上的执行力、攻防默契、心态崩塌,讲道理,也就骗骗外行人罢了,尤其北控男篮这种尴尬定位,球迷认可度低,战绩还不稳定,如果光靠一波军训立志,指望新赛季立竿见影,未免天真了点
![]()
转头说主教练变化,这其实才是北控休赛期最大看点,上赛季闵鹿蕾“生病”闪退,外教格兰临时接班,也没能把球队救回来,北控一路摆烂无缘季后赛,老板脸都绿了,今年一狠心请来了张庆鹏这位球员时代的“东北虎”——可惜华丽履历在教练席上暂时还显得有点单薄,毕竟天津队那几年的战绩摆明了问题不小,季后赛连门槛都摸不到,对比北控作为北京的“二号球队”,关注度和首钢还是差着一道横沟,只不过京城球队就摆在那,如果接下来一个赛季还是继续掉链子,不客气地说,张庆鹏可能真得准备好面对直接“对喷”的质疑了
再说北控的队史,很多人一直当它是“北京本地品牌”,其实人家前身是重庆男篮,2014年才升入CBA,打了一年就北漂,算得上是这座城市篮球的“过客”,这些年热度靠着马布里的人气顺带升温,可归根到底,这支球队始终没太扎根在北京球迷心里,京城小弟的外号也不是一天叫出来的,偶有操作,比如去追逐赵继伟、王岚嵚这样的国手,最后都是陪跑,买不到核心,资源有限,想靠一场军训就能提升全队下限,这种希望说实话太悬了
当然,形式主义归形式主义,俱乐部管理层有他们自己的账本和逻辑,军训这种老一套一无是处吗,倒也未必,换个角度说,调动士气、打造集体氛围、对新主帅立威也算一个铺垫,但别忘了,再热血的仪式感都替代不了战术素养积累和球场细节的精修,目前这支北控,核心结构没什么补强,去年主力这帮人压根没达到理想状态,如果依然要靠外教找感觉、菜鸟教练摸索轮换、年轻球员抓机会自我突破,那这班底在强手如林的北区能有多大突破,老实说球迷不奢望季后赛,但你总得打出点新东西才说得过去
![]()
说到这里就绕不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真正决定球队上限的,难道不是磨合、科学训练和持续引援吗,看看CBA这几年强队都怎么折腾,辽宁广东哪队靠军训就变强了,能摆烂的还是得继续摆烂,能补强的怎么也会补强,对北控来说,此情此景,如果今年又是开局连续拉胯,还不如早点想着把目光放长远些,别等到年底再来一次换帅大戏,到时候被球迷“点赞回怼”都算客气了
更让人担心的,其实是北控的定位和活力感,身处北京却始终没法收获主流球迷的归属感,尤其这套含马布里基因的品牌、夹杂着频繁人事更迭和外界舆论冷嘲,这年头职业体育要想逆风翻盘,拼的还真不是谁走得整齐、口号喊得响,该拼精神的时候当然重要,但还得看有没有内容,频繁模仿、形式感泛滥,最后看台和热搜还不是一片吐槽
![]()
综上,北控男篮今年这一波军训,不管是管理层稳士气的安排,还是新主帅张庆鹏要和队员建立更强联系的过渡,说到底都算一次被动选择,能不能治标又治本,拿成绩说话才算真本事,如果复制去年首钢的轨迹是他们的突破口,那最好得先想好,自身底子还差几块补丁,不然新赛季只会更忙,球迷只能边看边等,“京城小弟”到底何时能翻身,恐怕还得靠真刀真枪的比赛里见分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