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最喜欢说的是动辄耗费百亿乃至千亿研发,工程师365天X24小时昼夜研发,推进技术创新,至于技术是否真的创新不太清楚,但是如今大家看得到的赚钱创新却是感受得到的,而且不仅软件和互联网服务要收钱,硬件也要收钱,简直贪婪无道。
![]()
之前已传出的锁电需要付钱已广为人知,十几万的车,花的钱竟然只是买到车身,电池还得额外付钱,这样的做法让许多车主无法理解,也非常担忧。
对于电车来说,其中价值最大的部分正是电池,如果花钱买到的仅是车身,而没有电池的拥有权,那么基本上这辆车就已经废了,车主除了为电池额外付钱,没有其他选择。
![]()
当然这样的做法太过于恶心,科技企业跨界造车则吃相好看得多,某科技企业跨界造车后,有车主下单发现其中的硬件收费项目之多,价格之昂贵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该车主拿到的清单显示,顶配的车身价格不到33万,而诸多配件如轮胎、车漆等选配如果全数付钱拿下合计价格达到7万元,而这款车的起售价是26万左右,此前还可以选配车头盖而售价达到4万多元,这些配件的价格合计就达到11万元左右了,相当于车辆起售价的42%。
这让诸多传统汽车企业惊愕,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啊,毕竟如今一辆车的利润已低于1万元,甚至只有两三千元,而这家车企卖配件的价格高达11万,其中的利润有多丰厚可想而知,据说仅是卖那个车头盖的利润就是1万元的几倍了。
![]()
卖配件赚钱正是科技企业的拿手好戏,几年前有手机企业就曾说过,卖手机基本不赚钱,赚钱主要靠卖配件,如今他们将这一切复制至汽车行业,而这个行业的赚钱丰厚程度是手机行业所不能比的。
至于软件和服务收费同样项目众多,智驾收费众所周知,某外资车企的智驾一次性买断的费用高达6万多元,而车价不到30万元,智驾的收费是车价的两成,然而后续随着智驾功能的更新等还需要额外付钱,这就简单了,增加功能嘛,对于软件来说那是小意思,这赚钱方式那是源源不断啊。
除了智驾之外,互联网服务也要额外付费,某外资车企就需要每月支付互联网服务费,不过这家外资车企还算好一点,付钱了后,就再没其他费用了,而其他车企就玩出花来了。
![]()
有车企的四驱系统、方向盘加热等功能需要额外付费激活,还有远程控制、娱乐系统等需要另外付费,噢,还不止于此,在线音乐、视频等还要额外购买会员,算起来这些复杂的收费似乎就是无穷无尽。
尤为让人无解的是一些手机上的互联网服务是免费的,而这些互联网企业却要额外收费,例如地图导航服务,手机上的离线地图、实时路况等是免费提供的,而在汽车上这些服务竟然被列入收费服务。
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互联网电视,当初互联网电视曾宣称电视硬件低价乃至免费,靠互联网服务赚钱,然而后来互联网电视发展起来了,互联网电视早已不再低价,与传统电视价格一致,而这些互联网收费服务却延续了下来,诸多互联网服务收费一年近千元,而以前的有线电视每年收费不过300多元。
![]()
可以看出这些科技企业是钻到钱眼子里了,他们365天X24小时昼夜研发的技术可能是如何开创新的项目从车主手里赚钱,而真正的技术不知付出了多大比例的精力,而这一切在于这些智能汽车的配件大多都被芯片控制,而车企则有了控制车辆的更多途径,赚钱不要太简单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