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心息相依”呼吸法,以及如何开天眼
前面我们提到了“筑基炼己”,当你开始实践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呼吸。道家讲要“心息相依”,关于道教内丹修炼中“心息相依”呼吸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核心要点,现在结合现代语言和科学视角进行解析,便于大家理解与实践:
![]()
一、基本原理
“心”:指意念、心神,即专注力。
“息”:指呼吸的节奏与气息流动。
“相依”:让意念与呼吸深度协调,达到“以息摄心,以心调息”的循环状态。
核心目标:通过呼吸与意念的配合,平息杂念,调和气血,为内丹修炼筑基。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准备阶段
环境:选择安静、通风处,避免强光或噪音干扰。初期练习可选坐姿(散盘或端坐),脊柱自然挺直,双肩放松。
时间:每日固定时间(如清晨或睡前),每次15-30分钟,循序渐进。
2. 基础练习:呼吸与意念的配合
自然呼吸:先不刻意控制呼吸,静坐1-2分钟,观察呼吸的自然节奏(鼻吸鼻呼)。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或丹田(脐下三寸),感受气息进出时的温度与触感。
意念引导:
吸气时:想象气息如清泉般从鼻腔流入,缓缓下沉至丹田,同时默念“静”或“松”。
呼气时:想象体内浊气随呼气从丹田上升,经鼻腔排出,默念“缓”或“空”。若杂念浮现,不必对抗,轻柔地将注意力拉回呼吸即可。
![]()
3. 进阶协调:心息深度合一
数息法(初学推荐):
吸气时默数“1”,呼气时默数“2”,从1数到10后循环。
全程保持呼吸均匀细长,数息仅作辅助,避免机械计数。
随息法(熟练后):
放弃计数,完全跟随气息的自然流动,意念如“旁观者”般觉察呼吸的细微变化。逐步淡化对呼吸的控制,进入“忘息”状态,此时心神澄澈,似守非守。
4. 高阶应用:内丹修炼的衔接
胎息萌芽:长期练习后,呼吸逐渐变得微弱绵长(类似“皮肤呼吸”),进入“真息”状态,此为内丹“采药”的基础。
气感引导:若感到丹田温热或气息自动循环(如任督二脉),保持“勿助勿忘”,顺其自然,避免强行导引。
三、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
1. 呼吸节奏
频率:初期以自然呼吸为主,逐渐过渡到深、缓、细、匀(每分钟呼吸4-6次)。
比例:可尝试“吸-停-呼”节奏(如吸气4秒、闭气2秒、呼气6秒),但需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度。
2. 意念把控
轻守:意念如薄纱轻覆呼吸,不可过重(否则气滞头胀),亦不可散乱(易生杂念)。
位置:初学建议专注鼻息或丹田,进阶后可观想全身毛孔随呼吸开合。
3. 常见问题
昏沉:若练习时昏昏欲睡,可睁眼稍作调整,或改为站桩姿势。
气感异常:若出现胸闷、头晕,立即停止,调整为自然呼吸,放松意念。
时间控制:避免过度追求长时间打坐,初期以“少量多次”为宜。
![]()
四、科学视角的辅助理解
神经调节:深缓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压力。
气血循环:腹式呼吸增强膈肌运动,促进内脏按摩与氧气交换。
脑波变化:α波(放松)与θ波(深度冥想)增强,提升专注力与创造力。
“心息相依”本质是通过呼吸锚定意念,借生理节律调和心理状态,是内丹修炼的入门钥匙。
一句话口诀:“心随息入,息随心定;似守非守,绵绵若存。”
坚持练习可逐步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但需注意:
此为修身养性之法,非特异功能训练;如有严重身心疾病,应配合医学治疗。
还有很多人问,怎么开天眼?老师可以跟你一起修行吗?在道家修行体系中,“开天眼”被视为一种通过激活松果体、提升灵性感知的高级修炼成就,其核心在于“性命双修”与“三光汇聚”。以下是结合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及多派修法的系统性修炼方法:
![]()
一、核心法门:吕祖“伊字秘诀”
吕洞宾在《太乙金华宗旨》中提出的“伊字秘诀”是道家开天眼的经典法门,需结合静功与意念导引:
1. 万缘放下:静坐入定,摒弃杂念,进入“无念无相”的禅定状态(建议至少达到四禅定基础)。道家强调“心泯浊意”,需通过长期静坐(如每日1-2小时)培养定力。
2. 梵文伊字观想:观想梵文“∴”符号:中点存于眉心(天目穴),左点存左眼,右点存右眼。用意念将双目神光汇聚于眉心,形成“三光会聚”,逐步激活松果体。
3. 能量导引:通过“还精补脑”法,引真气或金液(内丹能量)润养松果体,提升其感光与信息接收能力。
配合呼吸法(如胎息),使能量沿任督二脉循环,强化“玄牝之门”(泥丸宫与下丹田的能量枢纽)。
![]()
二、具体修炼步骤
1. 基础准备
修心正见:需持戒(戒色、戒躁、戒邪),积累善行以净化业力。
静功筑基:每日练习“安神守舍”法,闭目静坐,专注呼吸,逐渐达到“无念无住”状态。需修至“四禅定”境界(心念澄澈,六根不动),方可进入高阶天眼修法。
![]()
2. 光能凝聚法
凝视光点(如烛光、日月):清晨或夜晚凝视光源,闭目后存想光点于眉心,逐步增强松果体感光能力。
结合“脐息法”:吸气时观想光能沉入丹田,呼气时引至眉心,形成能量循环。
3. 松果体激活
泥丸宫修法:以意念将光能(如日月精华)注入松果体,呼气时扩散至全身毛孔,强化“光气合一”。修至后期,闭目可见“虚室生白”(内视白光),此为松果体激活的初期征兆。
4. 次第进阶
阴阳眼(初级阶段):感知阴性能量(如鬼神),需通过“回光内照”法,六根振动后显像。
验证标准:闭目可见内脏轮廓或微弱光团。
天眼通(中级阶段):具备透视、遥视能力,如扁鹊“视人五脏”之能,需配合丹道“炼气化神”。
慧眼与法眼(高阶阶段):慧眼可洞悉因果,法眼能改变物质规律(如“观断钢丝”),需“炼神还虚”成就。
![]()
三、辅助修法与注意事项
1. 能量采摄
日月星三光法:卯时(5-7点)采东方少阳之气,酉时(17-19点)采西方少阴之气,强化天目能量。
地脉灵气:选择山水交汇处修炼,利用地磁场增强松果体共振频率。
2. 风险警示
走火入魔:强修可能导致幻觉、脑压升高甚至精神异常,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阴气反噬:若未持戒修德,易招致阴灵干扰,需配合金光咒护体。
3. 验证标准
生理征兆:
印堂发亮、眼神清澈(“五官明亮”),闭目可见光团或色彩。
松果体钙化逆转(通过医学检测可见)。
功能显现:透视物体、预知事件、感知灵体(需排除心理暗示干扰)。
四、其他流派修法参考
1. 佛教禅定法:
通过“第四禅定”开启天眼,需戒色修善,配合烛光观想。
2. 民间速成法(慎用):
柳叶擦眼(需清明露水)、乌鸦眼秘术(风险极高),多为旁门左道。
道家开天眼本质是“逆返先天”的性命修炼,需以“道法自然”为宗,切忌急功近利。吕祖强调:“必思度尽众生”,修天眼应以济世度人为愿,而非追求神通。建议初学者在明师指导下修习,并优先夯实静功与心性基础。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灵遁者哲学书籍《重构世界》
![]()
作者简介:灵遁者,中国独立学者。原名王银,陕西绥德县人。1988年出生,现居西安。哲学家,艺术家,作家。代表作品《触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变化》《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全》《笔有千钧》《非线性波动》《见微知著》《探索宇宙》《伟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风清》《我的世界》《牙牙学语》等。其作品朴实大胆,富有新意。
个人座右铭: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灵遁者热读书籍有:科普六部曲,国学三部曲,散文小说五部曲。
科普五部曲分别为:《变化》《见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构世界》《观自在大千世界》《信息与关系》。
国学三部曲分别为:《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观园》《朴易天下》。
散文小说五部曲分别为:《伟大的秘密》《非线性波动》《从今往后》,《云淡风轻》《我的世界》《春风与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