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秋收,农民最犯愁的不是累,是连阴雨。
![]()
多地连着十几天没见太阳,玉米杆子绿着,棒子却灌浆慢。籽粒瘪、分量轻,眼瞅着要减产,采收法子得改。
先记第一条:不早收。雨水多别慌着往家拉,杆子青、叶子绿,玉米还在“吃饭”。养分顺着杆子往籽粒送,晚收几天,能多长百十斤。
有人怕淋雨发霉?
活杆玉米雨水渗不进,早收才打断灌浆。等杆子黄、叶子干,再动镰刀不迟。
![]()
第二条:不快储。要是地块涝、杆子倒,不得不早收,湿玉米别急着入库。
水分大的玉米堆三天长毛,五天发热,十天全烂光。水泥地铺开晒,或者用机器烤干,晒到能“咬出脆响”再存。
见过有人用编织袋装湿粮,两天袋子里烫手,扒开全是绿毛。
喂猪猪不吃,卖也没人要,湿粮入库亏大了。
![]()
第三条:不丢温。玉米灌浆靠温度,16度以上,籽粒“长肉”最快。温度够,酶活性强,淀粉往籽粒里“猛灌”,亩产多收一两袋。
温度低于16度,灌浆停了,再留地里白搭功夫。看天气预报盯紧温度线,抓住最后“增产期”。坊子区有块地,按这法子晚收5天,亩产多了80斤。
也有农户急着收,湿粮没晒干,10亩地霉了半亩。有人问:“杆子半绿半黄,到底收不收?”这得看温度,16度以上再等等,低于16度赶紧动。
还有人愁:“没晒场、没烘干机,湿玉米咋办?
![]()
”宁可地里多放两天,也别堆家里捂坏,损失能少点。今年秋收不简单,天气捣乱,法子得活。晚收、慢储、盯温度,玉米才能“颗粒归仓”。
你家玉米收了吗?
杆子还绿不绿?最近温度掉16度没?留言说说情况,互相支支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