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的一场央视主持人聚会上,水均益一进门就被郎永淳热情拥抱,俩人勾着肩膀说笑,全场的目光都跟着转。没人注意到水均益身后跟着个头发花白的大叔,穿着熨得还算整齐的衬衫,手里攥着个空茶杯,想凑上去搭话又没敢动。直到有人小声嘀咕“那不是阿丘吗”,才有人瞥了他一眼,随即又转过头去,没人起身,没人握手,整个大厅里,他像个走错片场的陌生人。
![]()
郎永淳跟水均益聊得热火朝天,完全没往他这边看。阿丘尴尬地站了半分钟,只好自己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端起茶杯抿了口凉水,苦着脸看着眼前的热闹。这场聚会成了他被封杀5年来最公开的一次露面,可这份“露面”比隐身更难堪——曾经的同事们用沉默划清了界限,就像他从没来过央视一样。
![]()
水均益
谁能想到,这个在角落无人问津的大叔,17年前可是央视最有特色的“名嘴”。那口带点南方味的普通话,把严肃的社会新闻讲得跟街坊唠嗑似的,《社会记录》因为他收视率一路飙升,观众说“就爱听阿丘扯新闻,比看电视剧还上瘾”。可现在呢?57岁的他头发白了大半,在北京郊区租着小房子,靠接写稿、主持小会议的零散活计过日子,当年的风光连影子都找不到了。
要聊阿丘的故事,得从他那“颠沛流离”的童年说起。他本名叫邱孟煌,1968年底在广东汕头出生,祖籍是梅州梅江区的村子。他爸是军人,一家人跟着部队调动到处跑,今天在潮汕待半年,明天又搬到广西,最后才算在南宁扎下根。这种日子没让他觉得苦,反倒练出了一副“语言天赋”,潮汕话、广西话张口就来,后来这口音还成了他的“招牌”。
1985年他考上广西师范学院,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搁当时也算端上“铁饭碗”的苗子。1989年毕业分配到南宁棉纺印染总厂,天天在车间里跟机器打交道,噪音大得说话都得扯嗓子。下班累得直不起腰,别人要么打牌要么睡觉,他却趴在小板凳上写剧本,灯光就用个15瓦的灯泡,密密麻麻写满一本子又一本子。
就这么写了几年,南宁艺术剧院的人找上门了。人家说“看了你写的几个小品,挺有灵气,来剧院当专业编剧不?”阿丘二话不说就答应了,1992年正式从工厂工人变成了编剧。在剧院那几年他写得风生水起,还拿了广西笑星大赛一等奖,名气慢慢传到了南宁电视台。台里看中他的才华,把他招去做幕后编导,没成想他一上镜就收不住,直接转型成了主持人。
![]()
阿丘
那时候地方台节目不多,阿丘主持的本地新闻和访谈根本不端着,一口亲切的南方口音,问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观众觉得这主持人“接地气”,收视率在台里一路拔尖。2001年他还评上了编剧高级职称,事业刚有起色,家庭也稳了——娶了中学老师徐环宇,俩人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徐环宇特支持他,家里的事儿全揽下来,后来甚至辞了工作专门带孩子、管家务。
2003年,阿丘的人生迎来了大转折。央视要成立新闻频道,在全国找主持人,有人把他的资料递了上去。他自己都懵了,“我是搞文艺的,怎么能去做新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穿了一身黑西装黑衬衫,结果前面的上海主持人一口标准播音腔,把他吓得差点打退堂鼓。
![]()
还好制片人拉住他,“你跟他不一样,我们要的就是你的特色”。他索性放开了说,“新闻不一定非得一个调调,老百姓爱听的、接地气的才管用”。就这股实在劲儿,居然真的被选上了,进了央视新闻评论部,主持《社会记录》。
进了央视的阿丘彻底“放飞自我”。别的主持人正襟危坐,他却把戏剧元素搬进新闻里,讲热点事件时能插句俏皮话,聊民生问题时能皱着眉叹气,活脱脱一个“浑身是戏”的主持人。有次录节目间隙,个小姑娘拿着本子找他,不是要签名,是问他身上的运动服在哪买、多少钱。他愣了一下,笑着逗人家“你拿纸笔是记价格的啊?这衣服哪儿都有,三四百块,真真假假一抓一大把”,逗得全场笑出声。
观众是真喜欢他这风格,《社会记录》的收视率蹭蹭往上涨,他很快就成了央视的“知名嘴替”。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北京买了大房子,彻底从“车间工人”变成了“央视名嘴”。那段时间他还加入了央视主持人足球队,跟董浩、韩乔生他们一起踢球,模仿鲁健失球抱怨的样子,能把全场逗笑,那会儿的他,真是风光无两。
![]()
董浩
可名气这东西,有时候真是“双刃剑”。2007年,网上突然爆出他和年轻女子的亲密照片,有人说他“包养女大学生”。阿丘赶紧出来否认,“我工资就够养家,哪有钱养别人?”可谣言这东西一旦传开,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知情人慢慢透露出消息,说他早就跟原配徐环宇闹掰了。
徐环宇当年可是在他最穷的时候嫁给他的,岳父母都不看好这门婚事,她却铁了心跟着。婚后为了让他专心工作,主动辞掉中学老师的铁饭碗,在家当全职主妇。结果他发达了,反倒把糟糠之妻给甩了。2009年,俩人正式离婚,这事儿一锤定音,阿丘的“好男人”人设彻底崩了。
![]()
央视虽然没直接开了他,但给他的节目肉眼可见地变少了,慢慢从一线主持退到了幕后。毕竟是国家台的主持人,私德出了问题,观众那关就过不去。不过那会儿大家还没把他彻底否定,觉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不定以后还能翻身。谁也没料到,11年后的一句话,会把他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2020年2月20号,武汉刚封城没多久,钟南山院士还在镜头前说“武汉先发现不等于源头在这”,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ICU里连轴转,普通人在家隔离连菜都得抢着买。就在这节骨眼上,阿丘的微博更新了,那句“虽然‘东亚病夫’的牌匾早已踢碎了一个多世纪了,但我们可不可以把口罩戴起来,向世界鞠躬,说声对不起?”一出来,评论区瞬间炸锅。
![]()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简直是戳中国人心窝子的痛处。那时候全国人民正憋着一股劲儿抗疫,没人想听这种“自我贬低”的话。网友们涌进评论区,“你凭什么代表中国人道歉?”“医护人员在前线拼命,你在这儿说风凉话?”不到一天,话题阅读量就破了800万,99%都是愤怒的谴责声。
阿丘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删了微博,把账号设置成仅半年可见,还去掉了“央视主持人”的认证。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截图早就传得满天飞,连外国媒体都拿着这话做文章,硬生生把一场内部讨论变成了“国际笑话”。
央视的反应比谁都快。3月4号,所有他主持过的节目全被紧急下架,《社会记录》《人物新周刊》《天天故事汇》这些曾经的爆款,再也找不到他的影子。官网上他的名字、资料被彻底清空,内部通报直接给了“永久处理”——说白了,就是彻底封杀,永不录用。从2003年进央视到2020年被开除,17年的职业积累,就这么在短短几天内清零了。
![]()
被封杀后的阿丘,才算真正尝到了“世态炎凉”。2020年下半年,他给湖南卫视的老熟人打电话,想接个地方台的小型访谈节目,对方客气得不行,说“哥,不是不帮你,现在网友盯得太紧,我们真不敢用”。2021年有次去给个企业站台,刚拿起话筒介绍产品,台下就有人喊“你不是让中国道歉的那个吗?滚下去”,主办方赶紧把他拉到后台,后续合作直接黄了。
他试着在社交平台注册新号,想分享点生活日常,结果刚发第一条动态,评论区就被“道歉哥”“东亚病夫代言人”的留言刷满了,没几天就只能停更。有自媒体说他回了广西南宁老家,靠卖菜、种地维持生计;也有网友在北京郊区见过他,穿得跟普通大爷没两样,在菜市场跟摊主砍价,手里拎着两把青菜,慢悠悠地往出租屋走。
后来才知道,他确实在北京郊区租了个小房子,院子里种了点青菜,57岁的人了,头发白了大半,看着比实际年龄老不少。为了糊口,他开了个小公司,就两三个人,接的都是写活动稿、主持小商户年会的活儿,挣得刚够交房租和吃饭。以前在央视的时候,他住的是北京城里的大房子,出门有车接,现在出门要么骑共享单车,要么坐公交,俩状态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
家庭方面更是一地鸡毛。离婚后女儿跟着徐环宇走了,娘俩早就跟他断了联系。当年他成名后围着他转的那些“朋友”,现在见了他都躲着走,别说帮忙找活儿,就连吃顿饭都没人愿意赴约。2019年12月28日,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央视,主持《中国品牌档案》,谁能想到那会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点。
有人说阿丘这性子,可能跟他的家族经历有关。他以前在央视《客从何处来》节目里讲过,外公外婆在50年代马来西亚动乱中失踪了,还被指控是“叛徒”。母亲为了避嫌改了姓,连高考加分都不敢用。这段藏在心底的往事,或许悄悄影响了他的价值观,才让他在疫情那个特殊节点,说出了那样不合时宜的话。
但这绝不是为他开脱的理由。作为央视主持人,他的身份早就不只是“邱孟煌”,而是代表着媒体立场,甚至牵动着公众情绪。疫情那会大家有多难?医护人员脸上勒出红印,社区工作者冻得手流脓,普通人隔离在家失去收入,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鼓劲,不是泼冷水。他那句“道歉”,不光伤了国人的心,还给别有用心的人递了刀子,这代价自然得自己扛。
现在的阿丘,基本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社交账号一年前就停更了,央视重播老节目,只要有他的镜头全被剪得干干净净,换成了新主持人。偶尔有媒体提起他,评论区还是一片骂声,没人愿意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那场主持人聚会的尴尬场面,或许就是他如今处境的最好写照——行业把他拉黑了,观众把他忘了,曾经的光环碎得连渣都不剩。
![]()
57岁的年纪,本应该是事业稳定、家庭和睦的阶段,阿丘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从车间工人逆袭成央视名嘴,他靠的是才华和运气;从名嘴跌落到无人问津,他输在私德和分寸。这事儿其实挺给所有公众人物提了个醒:名气从来不是“胡言乱语”的通行证,你享受着聚光灯的红利,就得扛得起相应的责任。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些错,犯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儿。阿丘现在可能每天就在出租屋里种种菜、做做饭,出门买个菜,跟普通老头没两样。只是不知道他偶尔想起当年在央视的日子,想起那条引发众怒的微博,会不会真的后悔过。但后悔也没用了,人生这趟车,一旦下错站,就再也回不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