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都退休了,哪来的那些烦心病?”
黄师傅刚过完自己第55个生日,围着退休生活忙活:晨练、遛鸟、打牌。他自认生活规律,身体健康。可去年底的一次体检结果,却给这个自信的男人当头泼了盆冷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偏高。
“我一点症状没有,还能喝酒撸串,哪能跟癌沾边?”黄师傅犟犟地找医生理论。医生却摇了摇头:“前列腺癌早期往往没明显不适,并不是只有‘不舒服’的才会查出来。”
![]()
黄师傅这才恍然,原来被前列腺癌‘盯’上的人,本以为离自己很远,其实就在日常点滴之间埋下隐患。那么,50岁之后哪些行为正在悄悄加速风险?很多人第一个就做错了。今天,我们就来说清楚。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前列腺逐渐出现“警报”。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每年递增12%左右,50岁以后成为高发年龄段。很多中老年男性有个“侥幸心理”:没啥症状就没事。可恰恰相反,早期前列腺癌80%以上没有特殊不适,一等发现又往往已是晚期。
那么,是什么让癌症青睐“熟男”?医学会发现,饮食、作息、生活陋习,正悄悄把健康拖入深渊。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出:前列腺健康有四大天敌,尤其第3个,太多人常中招。
高脂高热量饮食年纪上来,依然喜食大鱼大肉、油炸烧烤,短时间内或许“没事”,长期却大大增加前列腺癌风险。研究表明:高脂肪摄入者前列腺癌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约2.2倍。
![]()
尤其重口味爱好者,要警惕:加工肉制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也会增加危险。
频繁酗酒,嗜烟成瘾酒桌上的“哥们义气”,烟雾缭绕、杯盏交错,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社交标配”。但你知道吗?酒精与烟草可导致前列腺细胞DNA受损,诱发癌变。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长期饮酒者前列腺癌发病率提升18%,吸烟则高出13%。戒烟控酒,不仅保护心脑血管,更是守住“生命腺”的底线。
久坐不动,憋尿习惯别以为“坐着舒服”,长时间久坐加憋尿,都会令前列腺处于“慢性充血”状态。这样下去,前列腺组织抵抗力下降、炎症易发,为癌变埋下隐患。据权威健康数据:每天坐7小时及以上的人,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22%。尤其冬季,很多叔叔阿姨懒得起身,切记及时活动。
![]()
熬夜劳累、压力大“退休了,还能啥事?”其实,不规律的作息、晚睡、工作至深夜,依然很常见。长期过劳、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为肿瘤“松绑”。有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17%。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距”,也许就成了健康的分水岭。
饮食清淡,蔬果为先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高膳食纤维食品,适当摄入深海鱼,减少红肉、油炸、腌制食品摄入。改变“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让前列腺远离高危环境。
戒烟限酒,方式变社交香烟与酒精的“朋友情”可以换成散步、运动、棋牌等健康社交方式。与家人、朋友交流时,主动拒绝酒烟诱惑。
规律作息,适度锻炼保证每晚至少7小时优质睡眠,不熬夜,早睡早起。平时多活动,散步、慢跑、太极都很好,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效果尤佳。
![]()
重视体检,及早筛查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PSA指标筛查和泌尿系统彩超。发现不适或尿路变化(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应及时就医,而不要“拖一拖再说”。
前列腺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忽视健康“地雷”,让危险在潜伏中慢慢逼近。医学界普遍认为,规范生活习惯、科学作息、及早体检,是减少中老年男性被前列腺癌“盯”上的有效防线。健康,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藏在你现在吃进嘴里、做出的每一个生活选择里。今天开始,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的“男人腺”就多一份安全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