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连续五次吞咽口水,成了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
分享至


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来,试试看,你能不能连续吞咽口水五次?”

首先,坦白说:我试了。在写这段文字时,我偷偷在电脑前做了几次实验。结果?第三次吞咽后,喉咙开始抗议,第四次时差点呛到,第五次?算了,保命要紧。

如果你好奇为什么简单如吞咽口水的动作,人类却无法连续完成五次,那就跟着我往下看,让我们从最直观的“口水不够”说起。

口水不够你的唾液腺不是无限量供应站

首先,吞咽口水需要口水本身,对吧?但你的唾液腺可不是永动机

根据美国牙科协会的公开资料,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唾液分泌率约为0.3-0.4毫升每分钟,但在刺激下(如咀嚼或想象食物)可能短暂升至1.5-2毫升每分钟。


问题来了:一次吞咽大约需要1-3毫升唾液。如果你尝试连续吞咽五次,假设每次用掉2毫升,总需10毫升唾液。

但你的唾液腺无法即时补货。这意味着,在快速连续吞咽中,唾液库存在第三次左右就可能见底。

你可能会说:“我可以多攒点口水啊!”但实验显示,即使有意蓄积,唾液流速的物理限制也会让后续吞咽变成“干吞”,容易引发不适或失败。

这不是偷懒,而是进化带来的保护机制——防止食管因干燥而受损。

所以,下次你抱怨口干舌燥,别忘了感谢唾液腺的“节能模式”。它可不想让你在无聊挑战中浪费资源。

生理来不及准备吞咽是场精密的神经肌肉交响乐

如果说口水是燃料,那吞咽动作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流水线。

从神经信号发出到肌肉执行,需要时间协调——而这,正是第二个瓶颈。根据《吞咽生理学》教科书,一次正常吞咽涉及超过25组肌肉和多个脑区协作,包括脑干中的吞咽中枢


整个过程从口腔准备到食管推进,耗时约0.5-1秒。

关键点在于:吞咽不是简单重复动作,而是需要“重置”的反射循环。

研究显示,连续吞咽时,神经肌肉系统必须在前一次吞咽完成后重新初始化,包括舌骨和喉部肌肉的复位。

如果间隔太短,比如试图在1秒内吞五次,系统就会“超载”。数据表明,吞咽反射的最小安全间隔约为1.5-2秒,否则可能引发咳嗽或吸入风险。

这解释了为什么到第三、四次吞咽时,你会感觉喉咙“罢工”。不是你不努力,而是生理时钟不允许——你的身体在默默喊停,避免你玩脱了。

想想看,如果吞咽能无限连发,我们吃饭时早呛死八百回了。进化留下的这个“延迟”,其实是保命设计。

心理学的陷阱

当意识成为敌人

讲最后一点前,首先要提一个概念“白熊效应”。这是哈佛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提出的一项实验:他让受试者尽量不去想一只白熊,结果白熊在脑中挥之不去

吞咽口水同理,当你被要求专注于呼吸或吞咽时,这些本能动作会变得僵硬

你以往的吞咽可能出于习惯,但当你专注此事时,意识便会介入,把自动行为变成“任务”。

一旦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它,失败率则会飙升。

心理学杂志《意识与认知》的一篇论文分析,这种注意力的转移会激活前额叶皮层,干扰脑干的自动化处理,导致动作不协调。

人体的“不完美”,正是智慧的体现

回过头看,这个看似幼稚的挑战,实则揭示了人体工程的精妙。这些机制,在医学上常用于理解吞咽障碍(如脑卒中患者康复),提醒我们“简单”动作背后的复杂性。

所以,下次有人怂恿你尝试这种挑战,大可一笑置之——你的身体比你更懂“适可而止”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这种“无法连续”反而彰显了生命的韧性:它不是缺陷,而是经过百万年打磨的保险丝

或许,我们该感谢这些限制,它们让我们在脆弱中活得足够久,从而能去追问为什么。

你最多能连续吞咽几次?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31 09:04:39
蕉内地铁广告引争议,“太阴间!太洗脑”

蕉内地铁广告引争议,“太阴间!太洗脑”

LOGO研究所
2025-11-01 10:01:37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山洞发现两具女尸,确认为亲姐妹,法医在两人体内检测出多人DNA

山洞发现两具女尸,确认为亲姐妹,法医在两人体内检测出多人DNA

罪案洞察者
2025-09-17 10:18:34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澎湃新闻
2025-11-02 00:30:24
邱淑贞普陀山礼佛归来彻底沦为普通人,坐在商场门口发语音无星味

邱淑贞普陀山礼佛归来彻底沦为普通人,坐在商场门口发语音无星味

柠檬有娱乐
2025-10-13 10:38:54
沈阳一大型商场今起闭店!

沈阳一大型商场今起闭店!

沈阳公交网小林
2025-11-01 00:08:10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29 08:52:35
说中国不学逻辑学、只学辩证法,这不是无知就是蛊惑人心

说中国不学逻辑学、只学辩证法,这不是无知就是蛊惑人心

读鬼笔记
2025-10-31 20:25:03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TVB的四小花
2025-11-02 01:07:32
30天拿奖金10万!拼到亲妈都不认识,这届年轻人为啥爱当“野人”?

30天拿奖金10万!拼到亲妈都不认识,这届年轻人为啥爱当“野人”?

秋叶大叔
2025-11-01 07:40:53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参加开国大典,9年后毛主席下令:立刻将他逮捕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参加开国大典,9年后毛主席下令:立刻将他逮捕

历史龙元阁
2025-10-31 18:40:09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雷速体育
2025-11-01 23:18:31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原广工业
2025-10-31 12:22:40
开油车的车主,每个月的油费不心疼吗?油车车主来说说吧!

开油车的车主,每个月的油费不心疼吗?油车车主来说说吧!

我科篮球馆
2025-10-30 23:50:40
中美下周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中国外交部回应,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中美下周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中国外交部回应,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青风点评
2025-10-31 18:42:09
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一只番茄鱼
2025-11-01 18:07:33
央视一追就解冻!卖粮28万被冻案反转,贵州警方回应了,网友吵翻

央视一追就解冻!卖粮28万被冻案反转,贵州警方回应了,网友吵翻

史行途
2025-11-01 15:03:57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只是不知有几人能听进去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只是不知有几人能听进去

清晖有墨
2025-10-30 11:56:39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Barrons巴伦
2025-10-30 18:11:10
2025-11-02 02:31:00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和10万+超级智客一起,发现硬科技,认知新商业。
4663文章数 1571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数码要闻

2599元起,联想多款新品发布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