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水法院多措并举筑牢固体废物污染司法屏障

0
分享至



固体废物,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垃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被丢弃的各种固态、半固态物品物质,以及装在容器里的废气物等。常见的有工业垃圾、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等。数量多了会形成“垃圾围城”影响城市环境,还会污染土壤、地下水、河流、空气,有毒物质会危害人的健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决打击涉固体废物违法犯罪,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违法倾倒、堆放,提升公众法治环保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文水法院多措并举,在打击犯罪、修复生态、源头防控、普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

依法审判,打击固体废物违法犯罪

文水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审理翟某某等5人污染环境罪一案中,该团伙以牟利为目的,于2021年底至2022年6月间,在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一铁厂院内沙坑非法倾倒深灰色泥状固体废物共计11万余吨。经专业机构鉴定,该固体废物造成公私财产损失122万余元。案件审理中,五名被告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并自愿缴纳生态损害修复费及环境绿化费用共计82.5万元。文水法院综合考虑依法判处五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相应罚金。此案的公正裁判,彰显了文水法院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立场,有力震慑了潜在违法犯罪。

协同治理,建立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针对以往环境修复资金管理运用不灵活的问题,文水法院立足县域实际,和政府共同探索运行生态修复资金,制定《生态环境修复资金运行机制(试行)》并设立文水县生态环境修复账户。该机制规定,将环境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中的生态环境赔偿金、修复费用,优先用于被破坏环境的修复或替代性生态项目,如水、土、气、林等县域环境治理工程。

在翟某某案中,五名被告人缴纳的修复资金已实际用于受损土地修复及县域绿化,不仅有效修复了被破坏的土地,更促使被告人从“环境破坏者”转变为“环境守护者”,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

源头预防,颁布《固体废物禁倒令


在加强事后惩处的同时,文水法院注重事前预防,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污染行为。2025年7月,法院针对县域内重点生态敏感区域,发布《固体废物禁倒令》,以司法禁令形式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态脆弱区排放、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份司法禁令,是文水法院践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的具体实践,为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污染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普法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提升公众环保法治意识是治本之策。2025年9月,文水法院联合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普法宣传活动。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知识,科普固体废物的种类、危害、相关管理要求及违法后果。普法现场气氛热烈,过往的居民们就废电池、废药品等常见固体废物的规范处理进行咨询,在一问一答中居民们认识到了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文水法院将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探索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持续筑牢绿色生态司法屏障,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文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编:穆沛方

来源:环境资源法庭

编辑:任智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水法院 incentive-icons
文水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1988文章数 4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