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全球治理观察员敦志刚在分议题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增进开放包容发展研讨环节发表演讲时表示, 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难以完全适应当前多极化世界的复杂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勇于改革,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现将其演讲内容发布如下: (全文约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非常荣幸能在此与各位智者相聚,共同探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增进开放包容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是走向对立隔阂,还是迈向合作共赢?答案就蕴藏在我们今天的议题之中。在此,我以《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共创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未来》为题,分享几点思考。

01
以全球治理新架构夯实文明互鉴之基
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难以完全适应当前多极化世界的复杂需求。其固有的代表性不足、发展导向缺失及规则滞后等问题,已成为深化文明互鉴的结构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勇于改革,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一是打破壁垒坚冰,倡导平等对话的治理新模式。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必须彻底摒弃“中心-边缘”的旧思维,拒绝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
我们主张,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治理规则应由大家共同制定和维护。这要求我们搭建更多像本次论坛一样的平等对话平台,确保每一种声音都被倾听,每一种文明的经验都被尊重,让全球治理倡议真正成为所有文明共同的舞台,而非少数文明的“独角戏”。
二是完善机制平台,筑牢多元互动的治理新支柱。理念需要机制承载,对话需要平台支撑。我们应积极支持和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体系,同时鼓励各类区域合作机制、非政府组织、智库及企业等多元主体发挥建设性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网络化的全球治理矩阵。例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我们应共同创建包容性的规则框架,确保技术发展惠及所有文明,而不是成为新的鸿沟。
三是聚焦共同发展,紧扣互利共赢的治理新目标。一个不能让所有文明共同受益的治理体系是难以持久的。新型全球治理必须将发展置于核心位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力解决国际发展合作中的“碎片化”问题。
当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合作中共享发展红利,文明的交流互鉴才会拥有最广泛、最深厚的民意基础,才能行稳致远。

02
以文明互鉴新实践赋能全球发展之力
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是“筑路”,而文明的交流互鉴则是路上的“车与货”,是激活全球发展新动能的源泉。因此我们应秉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传统文化基因,携手擘画开放包容发展的崭新蓝图。
一是深挖文化富矿,激发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引擎。通过深化人文交流、联合考古、艺术共演、学术互访,我们可以促进知识的跨界融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正如古丝绸之路不仅交流了商品,更交流了思想和技术,催生了跨越大陆的繁荣。今天的文明互鉴,必将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注入最澎湃的创意活水。
二是增进民心相通,凝聚开放包容的发展新共识。政策的背后是民意,合作的根基在人心。全球化遭遇的逆流,很大程度上源于陌生、误解和隔阂产生的恐惧。而文明互鉴是最好的“解毒剂”和“黏合剂”。它通过教育、旅游、媒体、青年交流等“微循环”系统,润物无声地增进各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认同。
三是应对共同挑战,淬炼团结协作的发展新智慧。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独善其身。单一文明的智慧和资源已不足以应对。人类必须团结起来,汇集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文明互鉴,我们不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更能形成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集体行动意志,这是我们面对不确定未来的最大确定性。

03
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重塑新型全球治理体系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必将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破解治理困境,提供全球治理新方案。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代表性不足、有效性不够、公平性缺失等突出问题。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直面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通过共商解决代表性不足问题,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通过共建解决有效性不够问题,凝聚各国力量共同推进全球治理;通过共享解决公平性缺失问题,确保全球治理成果惠及所有国家。这一治理观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担当。
二是引领时代潮流,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这一治理观否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零和思维和冷战心态,主张各国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应该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解决国际争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新型全球领导力体系将不再是少数国家垄断的特权,而是所有国家共同参与的过程;不再是霸权稳定的维护工具,而是人类共同利益的保障机制。这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凝聚国际共识,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型全球领导力体系将更好地平衡不同国家利益诉求,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展望未来,随着这一治理观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球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有效,国际秩序将更加公正合理,各国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
中国将继续做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与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新型全球领导力体系,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位同仁,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但它始于我们今天的每一次对话、每一个共识、每一项合作。让我们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摒弃傲慢与偏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开放包容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携手开创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平繁荣、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欢迎
加入人大重阳社群
为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让大家有更好的交流体验,人大重阳建立了“企业”“学术”两大社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人大重阳工作人员的微信(rdcy2013sph)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及想加入的群聊,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将您拉入群内。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
别忘了“点赞”+“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