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名嘴”为何沦为全民公敌,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0
分享至

作为央视主持人,董倩曾是无数人心中的“新闻女神”。

但最近几年,她的名字却频频出现在争议的风口浪尖上。

一场又一场采访,让这个在央视主持26年的老将,从“金话筒得主”变成被网友集体声讨的对象。

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人骂她冷血、没有人性,有人甚至喊话:让她滚出主持界

一时间,舆论翻腾,几乎没有留给她任何喘息的空间。

54岁的董倩,到底做错了什么?

董倩在央视的资历,说一句“元老级”也不为过。

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进入央视后干了整整26年,从编辑到主持人,一路靠实力爬上“名嘴”位置。

她主持的节目多以时政、社会、新闻为主,采访风格犀利直接,很多人说——她的提问,刀刀见骨。

可也正是这种“锋利”,让她在职业生涯中树立了不少敌人。

2008年汶川地震,她采访一个刚被救出的孩子。

问的问题包括“你被压在下面时害怕吗”“有没有感到绝望”等。

当时不少观众看得心疼,觉得孩子刚从废墟出来,情绪还没恢复,问得太重太直接。

被指责:“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而这,也成了她被骂“冷血”的开端。



几年后,类似的质疑再度上演。

2013年,董倩采访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时,提了一个让人皱眉的问题:“你当美国队主教练的时候,打中国队,是不是很纠结?”

镜头里的郎平微微一愣,笑容瞬间收敛。

观众看完,纷纷指责她——提问太冒犯,太不给人留面子。

然而真正让大众情绪彻底爆发的,是2015年天津港爆炸那次采访。

面对一位刚从火场救出、身心俱疲的消防员,董倩问:“作为家里的独子,假如你要是出点事儿,爹娘怎么办?”

那一刻,镜头里的年轻消防员沉默了,眼圈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句话,如同一根刺,扎进所有人的心里。

观众彻底炸锅——有人骂她冷漠,有人说她不懂共情。

网络上“让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一句提问,让她的口碑跌入谷底。

董倩并不是第一次面对争议。

2019年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她因为采访一名幸存消防员被骂惨了。

她问:“你跟那位牺牲的战友关系好吗?你自责吗?”

面对刚经历生死的战士,这样的问题让很多人心里发紧。

网友说,她是在二次伤害受害者。

评论区里充满指责与谩骂,有人甚至直言:“她根本不配当主持人。”

可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董倩的回应却依旧冷静。

她说:“采访就要戳到核心,我没有错。”

在她看来,记者的职责就是揭示真相,不是取悦观众。

她始终坚持,只有逼近痛点,才能让问题被真正看见。

而这份“职业冷静”,恰恰成了她被误解的最大原因。

她在用记者的方式追求真相,却被观众用情感的视角审判。



回头看董倩的成长轨迹,她的人生几乎一路顺风。

生在北京,父母宠爱有加,是家里的独生女。

18岁考上北大历史系,毕业时赶上央视招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试,结果一举通过。

虽然没有学新闻,但她天生口才好,逻辑强,很快就在央视站稳脚跟。

刚入行那会儿,她负责《焦点访谈》的编辑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资深前辈,压力大到晚上睡不着。

那段时间她暴瘦十几斤,但没退缩。凭着韧劲,她硬是从零开始学新闻。

1999年,她参与澳门回归的直播;2001年,她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拿下“金话筒奖”;之后,她的名字几乎成了央视的招牌之一。



但人无完人,性格成就了她,也拖垮了她。

她习惯直接,性子硬,采访时不拐弯、不绕圈。面对不同对象,也几乎没有“切换语气”的习惯。

这种方式放在政经新闻里,是锋利的专业;但放在灾难、情感场面中,却容易被误解为冷血。

她的老搭档为她辩解:“她并非无情,只是专业。”

只是观众想要的,是温度,不是理性。

于是,两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其实,在央视众多主持人中,董倩的风格确实“另类”。

董卿温婉知性,撒贝宁幽默高情商,而董倩——锋利、直接、有棱角。

她是那种宁愿被骂,也不愿“端着”的主持人。

也许,她的问题真的太尖锐;但从职业角度讲,她问的每一句,确实都击中了核心。

只不过,观众在悲伤时,并不希望看到“真相”,他们更想被安慰。

真话最重,真相最冷。

而董倩,就是那个永远选择说真话的人。



54岁的董倩,如今早已褪去“央视名嘴”的光环。

她的采访方式依旧被争议,有人批评她冷酷,也有人佩服她真实。

她像一把刀——锋利,却容易伤人;但也正因为这份锋利,才让她在央视主持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或许她并没有错,只是太忠于职业,忘了观众也需要温度。

直白是一种勇气,温柔是一种智慧。

而真正的成熟,或许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愿董倩的坚持,能被更多人理解。

也希望每一位主持人,都能在追问真相的同时,留下几分人情的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程晓玥官宣怀二胎,透露早孕反应非常严重,近照曝光孕肚超明显

程晓玥官宣怀二胎,透露早孕反应非常严重,近照曝光孕肚超明显

娱圈小愚
2025-11-01 13:18:07
专家确认是新疆首次发现,可渔民20年前就发现,以前每年都能捞到

专家确认是新疆首次发现,可渔民20年前就发现,以前每年都能捞到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2 07:38:40
终于懂了为啥这么多大佬都待见杨幂!

终于懂了为啥这么多大佬都待见杨幂!

小光侃娱乐
2025-09-28 14:30:03
快船巅峰赛季场均9.7分!曝新疆男篮签下前NBA后卫蒂龙·华莱士

快船巅峰赛季场均9.7分!曝新疆男篮签下前NBA后卫蒂龙·华莱士

狼叔评论
2025-11-01 21:42:12
街畔的橙棕调:街头里的轻俏与松弛

街畔的橙棕调:街头里的轻俏与松弛

白宸侃片
2025-11-02 00:28:51
机场内直接抓人!女子哭喊“我有证件”,专家心碎,美国网友却拍手叫好

机场内直接抓人!女子哭喊“我有证件”,专家心碎,美国网友却拍手叫好

华人生活网
2025-11-01 04:25:04
《一路繁花2》最新一期:刘嘉玲真敢说,她墙头草,张柏芝好做作

《一路繁花2》最新一期:刘嘉玲真敢说,她墙头草,张柏芝好做作

冷紫葉
2025-11-01 13:41:37
大陆若实施“武统”,韩国是否采取行动? 李在明的回答相当干脆

大陆若实施“武统”,韩国是否采取行动? 李在明的回答相当干脆

奥字侃剧
2025-10-25 17:05:36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费曼与杨阳洋香港重聚,满嘴黄牙头秃油腻,举止怪异被曝有自闭症

费曼与杨阳洋香港重聚,满嘴黄牙头秃油腻,举止怪异被曝有自闭症

圆圆神神神
2025-11-01 21:53:47
有人问安世破产谁损失大?损失的只有中企,荷兰能有什么损失呢

有人问安世破产谁损失大?损失的只有中企,荷兰能有什么损失呢

南权先生
2025-10-23 12:11:28
德国媒体一语惊人:因为中国,特朗普已经不敢给乌克兰战斧导弹了

德国媒体一语惊人:因为中国,特朗普已经不敢给乌克兰战斧导弹了

墨山看客
2025-10-30 11:21:47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陈赫前妻不穿内衣大胆出镜,胸和肚子快一样平,那张脸倒是很美

陈赫前妻不穿内衣大胆出镜,胸和肚子快一样平,那张脸倒是很美

涵豆说娱
2025-09-09 17:09:17
崩溃!男子将上百万资金交女友保管,结果女友花了200多万在脸上

崩溃!男子将上百万资金交女友保管,结果女友花了200多万在脸上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0-29 04:33:11
二战期间,镜头中的是一群被扒光衣服等着被处决的犹太人

二战期间,镜头中的是一群被扒光衣服等着被处决的犹太人

忠于法纪
2025-10-31 09:00:13
美国过河拆桥,拟宣布安世中国工厂恢复出货,荷兰彻底沦为小丑

美国过河拆桥,拟宣布安世中国工厂恢复出货,荷兰彻底沦为小丑

闻识
2025-11-01 22:22:50
为什么一直不动手收台?专家:不是不敢,而是一打就停不下来了!

为什么一直不动手收台?专家:不是不敢,而是一打就停不下来了!

科普100克克
2025-10-10 19:50:55
到手 140 万、无非升即走、编制到人,博士的「铁饭碗时代」回归!

到手 140 万、无非升即走、编制到人,博士的「铁饭碗时代」回归!

生物学霸
2025-11-01 17:11:57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一只番茄鱼
2025-11-01 18:08:25
2025-11-02 01:48:49
南风不及你温柔
南风不及你温柔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345文章数 2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数码要闻

2599元起,联想多款新品发布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