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在绝对实力面前,规则都会为你让步,日前中方要求澳大利亚铁矿石以人民币结算,遭到了澳方拒绝,而后中方直接暂停了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据最新消息显示,挣扎了一星期之后的“必和必拓”,已经做出妥协,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从第四季度起,以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公布了9月增持黄金的情况,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此外,在2025年前七个月中,已经净减持了283亿美债,大幅动作的背后,中方或许早就不对特朗普政府抱有期待了。
中国拿到铁石定价权
具体来看,随着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持续攀升。
![]()
在此过程中,巴西与非洲地区亦拥有铁矿石资源,且其价格相较于澳大利亚铁矿石每吨低出10美元,但澳大利亚所产铁矿石在品质上具有显著优势。
而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铁矿石的需求极为庞大,在综合考量品质、供应稳定性及长期合作潜力等多种因素后,中国最终选择了澳大利亚作为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国。
但这有个不好的在于,中国虽明知必和必拓所采用的普式定价机制存在价格虚高、有失公允的问题,但苦于自身对相关资源的庞大需求规模,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不得不被动接纳这一单方面设定的定价体系。
![]()
从数据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其进口量占据全球市场75%的份额。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占比超过其总出口量的82%,且相关年交易额达到澳大利亚全国GDP的5%。
戏剧的是,铁矿石的议价权在澳方手里,且只能被迫以美元计价,这可花了不少冤枉钱。
为何这么说呢?
就拿2025财年来说,必和必拓的产量为2.88亿吨,其成本控制在了19美元每吨,但必和必拓却坚持年度长协约价格为109.5美元每吨左右,这就意味着,中方希望采取现货价并以人民币结算都不能成为现实,要知道同等情况下,现货价只有82美元。
![]()
要说为何此前不采取,核心原因就是国内钢铁企业各自为战,如同一盘散沙,个个被必和必拓敲竹杠。
所以此次必和必拓听到中方要求时,第一时间也是拒绝,甚至当中国下令禁止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时候,必和必拓还表示影响不大。
![]()
哪知道这还未坚持一个星期,就妥协了,这其中不得不说国家的智慧,成立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国内四大钢铁和矿产企业,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在与美西方的谈判过程中,能统一对外谈判口径,再加上如今中国的实力逐渐增强,最终还是同意了使用人民币结算。
中国连增黄金
这一事件的背后,不仅代表中国首次拿到了铁矿石的定价权,更关键的是,铁矿石作为全球贸易量位居前列的大宗商品,若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将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
![]()
在此效应下,后续铜、铝等各类金属以及农产品贸易领域,有望逐步构建起“美元+人民币+欧元”的多币种结算体系。届时,人民币将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眼下,俄罗斯石油贸易商已经开始强制要求印度使用人民币结算,印度最大的国企已经执行了数笔此类交易。
这一动作同样不可忽视,印度一直想推动卢比结算机制,奈何世界根本不需要卢比,俄罗斯即使收到了卢比,也没办法兑换成其他东西,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币成为了唯一路径。
![]()
而这其中释放了一个信号,人民币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非源自中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或外交途径的强制推动,而是得益于其作为具备高度实用性的国际货币所展现出的现实竞争力:
人民币能够无障碍地纳入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体系,被莫斯科方面视为“最具稳定性的非西方货币”。
相较于通过迪拜进行中转或采用美元清算体系,采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可有效降低2%至3%的汇兑成本及交易通道费用。
![]()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具备强大的商品与服务吸纳能力。
俄罗斯在获得人民币后,能够迅速将其用于采购中国制造的成品油、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贸易闭环。
换句话说,人民币能接连胜出,不是靠霸权,而是靠实力。
眼下,中美博弈远未结束,特朗普当局依旧绞尽脑汁对付中国,于中国而言,增持黄金,减持美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才是中国日后面对美国的真正王牌。
真正的影响力,不是喊口号,而是由产业链、金融链以及信任链共同构筑的。
信息来源:《连续第11个月增持,中国央行9月增持4万盎司黄金》华尔街见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