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济南市幼安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里格外热闹,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济南试验站任海霞研究员带着“蘑菇的秘密”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用菌科普活动。
![]()
“同学们,你们见过伞状的蘑菇吗?”“平时家里餐桌上都吃过哪些蘑菇呢?”“你们知道这些蘑菇是长在泥土里,还是长在别的地方呢?”活动一开始,任海霞就抛出一连串贴近生活的问题,教室里瞬间举起一片小手。“我吃过火锅里的金针菇!”“我见过超市里像小扇子的平菇!”“我猜蘑菇长在树林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答案,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好奇,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
随后,任海霞以“多姿多彩的蘑菇”为主题展开讲解。她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蘑菇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是自然界里特殊的‘真菌大家庭’成员。”有的真菌非常小,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从蘑菇喜欢的阴凉潮湿生长环境,到不同蘑菇的形态特点,她娓娓道来;再通过大屏幕展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照片,孩子们一下子认识了十几种可食用蘑菇——胖乎乎的杏鲍菇、细细长长的金针菇、黑亮亮的黑木耳、粉嫩嫩的粉木耳,还有大家熟悉的香菇、平菇。
不少孩子指着图片小声惊叹:“原来木耳和蘑菇是‘一家人’呀!” “餐桌上的蘑菇是怎么生产的呢?”任海霞还介绍了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蘑菇的营养来自棉籽壳、玉米芯、木屑,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粉碎后的材料灭菌、装袋、接种,在黑暗潮湿的环境种小蘑菇就开始生长啦。”她还分享了蘑菇的营养功效,“多吃蘑菇能补充维生素,让大家长得更结实”,并举例香菇可以做汤、金针菇能煮火锅,让孩子们对蘑菇的食用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
精美的图片配上声情并茂的讲解,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讲座结束,大家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任老师,蘑菇会开花吗?”“蘑菇成熟后的孢子会砰的一声喷到我身上吗?”“山里的蘑菇能随便采来吃吗?”“我们养蘑菇需要每天浇水吗?”任海霞认真聆听孩子的每个问题,并耐心地一一解答:蘑菇不会开花,但会长大“开伞”;蘑菇孢子散发时只有少数会爆炸,常见的是马勃;山里的野蘑菇可能有毒,千万不能随便采;养护蘑菇要控制好湿度,不能浇水太多哦!
活动最后,任海霞还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蘑菇盲盒”——里面装着蘑菇栽培基质和菌种。孩子们脸上满是期待,她微笑着说:“接下来就靠大家亲手照顾这些‘蘑菇宝宝’,看着它们慢慢长大,你们就是小小的‘蘑菇培育员’啦!”
![]()
这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蘑菇的生长奥秘,拉近了与自然科学的距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自然的种子。任海霞用专业知识丰富了课堂内容,为学校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也让家校联动有了更生动的实践。(任海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