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赖清德登上台岛权力巅峰后,迅速展开一连串动作,引起两岸舆论一片哗然。
而张维为教授在武汉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冷静地抛出一句话:
台湾不会有下一次“大选”了,统一后会比治理香港更容易。
那么,台湾是否真的没有下一次“大选”了?统一后的台湾会变成什么模样?
![]()
其实从2022年开始,台湾局势已经开始转变,佩洛西窜访台湾后,解放军的军事演训不再是临时性的演习,而是变成常态化、实战化的部署。
当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象征性的警告,没想到却是战略转型的开始。
在之后的一年中,围岛演训成了常态,海警船进入金门水域巡逻,甚至传出未来将扩展至澎湖,军事手段已经不再只是展示肌肉,而是为可能的统一行动“打前站”。
2023年,台湾凤梨滞销成了一个典型案例,大陆限制进口台湾凤梨后,岛内农民怨声载道,赖清德却依旧一意孤行,完全无视经济民生的现实。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对大陆出口,一旦两岸关系彻底中断,台湾经济是否能独立运转成了一个巨大问号。
![]()
2024年,是局势全面升级的一年,赖清德上台后开了数次“国安高层会议”,不仅推动“文化台独3.0”,还开始清算反对派。
岛内支持统一的人士频频被打压,言论空间进一步收窄,岛内社交平台上,“绿色恐怖”一词被越来越多使用。
更重要的是,赖清德开始推动所谓“非红经济链”,试图将台湾从大陆经济体系中剥离出去,这种脱钩行为不但不现实,还可能加剧岛内经济困境。
3月13日,“赖十七条”出台,这是一份带有浓烈对抗意味的政策文件。
从限制两岸人员交流,到取消双重身份,再到控制军队防止“倒戈”,可以说每一条都在给统一制造理由。
岛内不少人也察觉到风险,网络上“拒统十七条”的说法迅速传播开来,可以说,赖清德的每一步,都是在把台湾往对抗的深渊推。
![]()
大陆方面的应对也愈加系统化和法律化,“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意见》。
这份文件明确表示,将对“台独”分子实施缺席审判,适用刑法第103条。
这表明,大陆司法权已经开始向岛内“台独”分子延伸,与此同时,统一后的法律框架也在逐步成型,过去的“一国两制”逐渐被“一国一制”取代,治理思路更加清晰。
不仅如此,张维为教授在演讲中还指出,统一后,台湾将比香港更好治理。
这并非空谈,台湾的体制已经被岛内党争严重侵蚀,议会频繁打架,政策朝令夕改,民主制度形同虚设,民进党通过意识形态打压异见,形成事实上的言论审查。
相比之下,大陆的高效治理模式显然更有执行力。
![]()
统一后的台湾将会是什么样?大陆学者已经提出了系列设想。
军队方面,台湾原有建制将被取消,作战部队遣散,技术人员择优吸收,优秀军官将担任“蓝军假想敌”。
顽固“台独”分子将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思想改造,教育方面,将全面清除“去中国化”教材,推行大陆版九年义务教育,文字可保留繁体,思想必须统一。
部分台湾政客或许会被安置在大陆担任职务,台胞可以迁往大陆设立“台胞聚居区”,大陆人也可以迁居台湾,推动双向融合。
这样的安排不仅打破了原有的隔阂,也为未来的统一打下了人口和文化基础。
![]()
社会治理方面,将严打“暗独”与“分裂分子”,部分主张通过“惩戒一批、震慑一批、分流一批”的方式稳定局势,经济层面,部分“土改”建议正在酝酿,对反对者的财产进行没收,私产将受到法律保护,但前提是必须“爱国”。
2025年,赖清德的行为开始失控,岛内对立加剧,“绿色恐怖”政策不断升级,亲中人士频频被打压,岛内反对声浪虽存在,但被官方压制,更多的“国安会议”召开,岛内似乎进入了“战时状态”。
现实中,解放军已经具备在十天内瘫痪台湾经济的能力。
围岛封锁、港口停摆、机场关闭,这些战术早已在演训中演练过多次,一旦情势升级,“困岛战术”可能随时启动。
![]()
台湾GDP约8000亿美元,大陆则达到19万亿美元,是台湾的24倍。
在这样悬殊的实力面前,赖清德以“抗中”为策略,不仅不现实,更是拿岛内民众的未来做赌注,2024年两岸贸易额依然维持在数千亿美元,说明经济联系依然紧密,一旦完全脱钩,台湾经济可能瞬间崩溃。
统一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正在进行的现实,从军事准备到法律铺设,从政策转变到思想动员,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大陆的目标非常明确,统一是历史大势,而和平只是方式之一,台湾的未来,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向一个方向靠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