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苏,这次升职的机会给赵涛更合适,你资历还浅。"陈经理的话让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明明是我拿下的八百万大单,凭什么加薪机会被别人抢走?
我没有争辩,只是淡淡一笑。
同事们都以为我认命了,可他们不知道,当集团总部考察团来到公司的那一刻,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面对考察团团长,我缓缓开口:"张总,我建议撤资,这家公司不行。"
全场哗然,谁也想不到,一个普通员工竟敢如此大胆。
![]()
01
苏晓雨推开华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玻璃门,深吸了一口气。
前台小姐抬头看了她一眼,职业性地微笑着:"请问您找谁?"
"我是新入职的员工,苏晓雨。"
"哦,市场部的新人是吧,张姐在等你了。"
人事部的张姐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她翻看着苏晓雨的简历,眉头微皱:"985毕业生?怎么想到来我们这种小公司?"
苏晓雨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想从基层开始,多学点实际经验。"
张姐点点头,没有深究:"那行,我带你去市场部报到。"
华信科技的办公区不大,大概能容纳两百人左右。
市场部在二楼东侧,十几个工位排列得整整齐齐。
"大家注意一下,这是新同事苏晓雨,以后就是市场部的一员了。"张姐拍了拍手。
几个正在工作的同事抬起头,礼貌地打了招呼。
苏晓雨被安排在靠窗的一个角落位置,桌面上放着一台略显老旧的电脑。
旁边工位的小李主动介绍:"我叫李明,做了三年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谢谢。"苏晓雨放下包,开始整理自己的工作台。
这时,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走了过来。
"你就是新来的大学生吧?我是副主管赵涛。"
赵涛三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梳得很整齐,说话时喜欢双手插在裤袋里。
"赵主管好。"苏晓雨站起来打招呼。
"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同事。"赵涛笑着说,"不过新人嘛,还是要从小事做起,慢慢学。"
说完,他指了指办公室里侧的一间独立办公室:"那是我们经理陈经理,等会儿你过去见见。"
苏晓雨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透过玻璃门能看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正在打电话。
"陈经理经常出差,公司里的事主要是我在管。"赵涛补充道。
李明在旁边小声说:"赵主管人很好的,对新人特别照顾。"
苏晓雨点点头,心里却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办公室里的气氛看起来很和谐,但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比如那个陈经理,电话已经打了半个小时了,而且声音听起来不像在谈工作。
再比如赵涛,明明是副主管,但说话的语气却像是这个部门的老大。
苏晓雨没有表现出异样,而是认真地开始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
她被分配负责一些基础的市场调研和客户资料整理工作。
虽然不是什么高端任务,但苏晓雨做得很认真。
她从小就被父亲教育要脚踏实地,不管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
当然,父亲并不知道她现在在哪工作。
苏晓雨只是告诉家里自己找了一份市场工作,具体在哪家公司没有详细说。
第一天下班的时候,李明主动邀请她一起吃饭。
"怎么样,第一天感觉还可以吧?"李明问道。
"还不错,同事们都很友善。"苏晓雨回答。
"那就好。"李明压低声音,"不过有些事情你慢慢就会了解的。"
苏晓雨没有追问,但心里已经开始留意了。
工作了一个月后,苏晓雨对公司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华信科技主要做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
公司的业绩看起来还不错,至少从各种报表上是这样显示的。
但苏晓雨发现了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陈经理经常不在办公室,但每次客户来访他都会及时出现。
比如,一些重要的项目讨论,明明应该整个团队参与,但往往只有赵涛一个人知道详细情况。
再比如,公司的供应商选择似乎有些固定,即使有更便宜的选项也不会考虑。
这些细节单独看起来都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连在一起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了。
苏晓雨没有声张,而是继续观察。
她知道作为一个新人,最重要的是先站稳脚跟。
这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
公司接到了一个大单子,来自市里的一家国企,项目金额高达八百万。
这是华信科技今年最大的一笔业务,所有人都很重视。
项目的前期工作一直由赵涛负责,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等等。
但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客户方突然表示不满。
"你们的方案太粗糙了,完全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实际需求。"客户方的技术总监在电话里很不客气。
"而且你们的项目经理,说实话,专业水平让我们很担心。"
这话传到公司里,整个市场部都紧张起来。
八百万的大单子,如果丢了,整个部门的年终奖都会受影响。
陈经理连夜召开了会议。
"现在客户方要求更换项目负责人,我们必须想办法挽回。"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知道这事不好办。
![]()
陈经理的目光在房间里扫了一圈,最后停在了苏晓雨身上。
"小苏,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专业对口,要不你来试试?"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苏晓雨,包括赵涛。
赵涛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苏晓雨想了想:"我可以试试,但需要重新梳理整个项目。"
"没问题,需要什么支持你尽管说。"陈经理很爽快。
会议结束后,赵涛走到苏晓雨身边。
"小苏,这个项目水很深,你一个新人能搞定吗?"
他的语气听起来是在关心,但苏晓雨从他眼中看到了一丝不甘。
"我会尽力的。"苏晓雨平静地回答。
"如果搞砸了,整个部门都要受影响。"赵涛继续说。
苏晓雨点点头表示理解,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处理这个项目了。
02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晓雨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她发现之前的方案确实问题很多,需求分析做得一塌糊涂,技术方案也漏洞百出。
更要命的是,连基本的项目文档都不完整。
苏晓雨只能从头开始,重新和客户沟通需求,重新设计技术方案。
她几乎把客户公司的所有相关部门都跑了一遍,详细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和技术环境。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这才是专业的项目经理!"客户方的技术总监对苏晓雨赞不绝口。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苏晓雨不仅把项目拉回了正轨,还为公司争取到了意外的收获。
客户方看到了新的项目方案后,非常满意,主动提出要追加两百万的投资。
"我们还想让你们帮我们做一个配套的移动端应用。"客户方说。
这意味着原本八百万的项目变成了一千万,而且客户方还表示愿意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消息传回公司,整个市场部都沸腾了。
李明兴奋地对苏晓雨说:"太厉害了,你这是给公司立了大功啊!"
其他同事也纷纷过来祝贺,办公室里一片欢声笑语。
只有赵涛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
第二天,总经理李总亲自找苏晓雨谈话。
李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说话很和气。
"小苏啊,这次你的表现很出色,公司决定给你升职加薪。"
苏晓雨心里一喜,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
"从下个月开始,你就是市场主管了,月薪从六千涨到一万二。"李总继续说。
这个待遇确实不错,苏晓雨点头表示感谢。
"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有能力的人。"李总拍了拍她的肩膀。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公司。
从市场专员直接升到市场主管,这在华信科技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同事们都为苏晓雨感到高兴,纷纷过来祝贺。
"请客!必须请客!"李明开玩笑地说。
苏晓雨笑着答应了,心情确实很不错。
这是她靠自己的能力赢得的机会,让她很有成就感。
但是第二天一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陈经理把所有人都叫到会议室开会。
"关于市场部人事调整的事情,公司重新考虑了一下。"陈经理的表情很严肃。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他继续说下去。
"经过慎重考虑,公司决定让赵涛担任市场主管。"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都炸了。
![]()
几个同事面面相觑,显然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赵涛资历更深,经验更丰富,更适合这个职位。"陈经理继续解释。
"至于小苏,考虑到她的出色表现,工资上调一千块,继续担任市场专员。"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几个和苏晓雨关系不错的同事都露出了不满的表情。
李明更是直接说道:"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明明是小苏拿下的大单子!"
"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团队合作。"陈经理冷冷地说。
"而且赵涛一直在幕后支持,功劳不能只算一个人的。"
苏晓雨坐在那里,表情出奇地平静。
她没有争辩,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我明白了。"她只是简单地说了这么一句。
会议结束后,几个同事围过来安慰她。
"小苏,这事太过分了,你应该去找李总!"
"就是啊,明明是你的功劳,凭什么给别人!"
苏晓雨摇摇头:"没关系,我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同事们都以为她在强颜欢笑,纷纷为她抱不平。
只有苏晓雨自己知道,她心里已经开始计划着别的事情了。
被"抢"了升职机会后,苏晓雨并没有消沉。
相反,她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公司的运营情况。
作为苏氏集团董事长的女儿,她从小就对商业运作有着敏锐的嗅觉。
虽然父亲不知道她在华信科技工作,但多年的耳濡目染让她具备了分析企业问题的能力。
赵涛升任主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个一千万的大项目重新收回自己手里。
"这么重要的项目,我必须亲自把关。"他在部门会议上这样说。
但实际情况是,所有的具体工作还是苏晓雨在做。
赵涛只是在客户面前露个脸,然后把苏晓雨的工作成果当作自己的汇报。
苏晓雨对此没有说什么,但她开始留意其他的细节。
比如,陈经理最近和财务部的会计李姐走得很近。
两人经常一起出入,关系似乎超出了正常的工作需要。
有一次,苏晓雨无意中听到他们在茶水间的对话。
"这次的项目款下来了,按老规矩处理。"陈经理小声说。
"知道了,不过数额这么大,会不会有问题?"李姐有些担心。
"放心,做得隐蔽点就行。"
03
两人发现有人过来,立刻停止了谈话。
苏晓雨装作什么都没听到,接了杯水就走了。
但这段对话在她心里留下了印象。
接下来的几天,苏晓雨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公司的财务状况。
她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公司的供应商选择很固定,即使市场上有更便宜的选项也不会考虑。
再比如,一些项目的成本报价明显偏高,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咨询费""服务费"被计入了项目成本。
最让她觉得奇怪的是,公司的人员花名册上有十几个人,但她从来没有在办公室里见过。
这些"幽灵员工"的工资去了哪里?
苏晓雨把这些发现都记录下来,但她没有声张。
她知道仅凭这些观察还不足以说明什么,而且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她也没有权限获取更详细的财务信息。
但有一点她很确定:华信科技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
这种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迟早会拖垮整家公司。
苏晓雨想起父亲经常说的话:一家企业最怕的不是外部竞争,而是内部腐烂。
外部竞争至少还能促进进步,内部腐烂则是慢性自杀。
华信科技现在的情况,很像父亲描述的那种慢性自杀。
表面上业绩不错,实际上根基已经开始松动。
苏晓雨决定继续观察,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她相信这样的机会很快就会出现。
果然,一个月后,一个重要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公司。
"集团总部要派考察团过来!"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炸弹,在华信科技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每年的考察关系到来年的投资计划和人事调整,表现好的子公司会得到更多资源,表现差的可能面临重组甚至关闭。
李总连夜召开了管理层会议,要求各部门务必做好准备工作。
"这次考察非常关键,大家务必全力以赴。"李总的语气很严肃。
陈经理和赵涛更是紧张得不行,立刻开始整理各种材料。
"所有的项目资料都要重新梳理一遍,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陈经理对部门同事说。
"还有,这几天大家的言行都要注意,千万不能在考察团面前说错话。"
整个市场部都忙碌起来,加班加点地准备各种汇报材料。
苏晓雨也参与了准备工作,但她的心思显然不在这里。
她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内情。
苏氏集团确实在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全面评估,表现不好的要么被出售,要么直接关闭。
华信科技正好处在这个评估的关键节点上。
如果这次考察的结果不好,公司的未来就很难说了。
考察团一共三个人,由集团副总裁张总带队,还有财务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
苏晓雨对张总很熟悉,那是父亲的老部下,也是集团里除了父亲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
当然,张总并不知道苏晓雨在华信科技工作。
按照父亲的要求,她的身份必须严格保密。
考察的第一天,李总亲自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公司。
从办公环境到设备设施,从企业文化到发展规划,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包装过。
苏晓雨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看着这场精心准备的表演。
张总等人对公司的硬件条件表示满意,但更关心的是业绩数据和管理水平。
"我们想看看具体的项目情况。"张总对李总说。
"没问题,我们安排了详细的汇报。"李总连忙回答。
下午的汇报会上,陈经理特意让赵涛负责介绍那个一千万的大项目。
苏晓雨只是作为"技术支持"坐在一旁。
赵涛讲得头头是道,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我就亲自负责,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每一个环节我都严格把关。"
"客户方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不仅追加了投资,还要和我们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张总听得频频点头,似乎很满意。
但苏晓雨注意到,财务总监的表情有些凝重。
他一直在翻看着手里的材料,眉头紧皱。
会议结束后,张总等人回到了为他们准备的办公室继续工作。
苏晓雨若无其事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但心里已经在思考着什么。
她知道张总是个很精明的人,不会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
而且财务总监的表情说明,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
果然,第二天的情况就证实了苏晓雨的判断。
考察的第二天,张总提出要和员工代表单独谈话。
![]()
"我们想了解一些真实情况。 "张总对李总说。
李总心里一紧,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他精心挑选了几个"可靠"的员工代表,当然不包括苏晓雨。
这些员工代表都是平时和管理层关系不错的人,说话肯定不会有问题。
谈话安排在会议室进行,李总在门外等候。
一切看起来都在按计划进行。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那个一千万项目的客户方突然来电话,说发现了系统的严重漏洞,要求立即派技术人员过去处理。
"情况很紧急,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业务。"接电话的前台小姐慌张地汇报。
李总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04
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赵主管,你立刻带人过去处理。"李总对赵涛说。
赵涛的脸色也很难看,他哪里懂什么技术细节,根本解决不了系统漏洞。
"那个...我觉得还是让小苏去比较合适,她对这个项目比较熟悉。"赵涛硬着头皮说。
李总没有多想,立刻同意了:"小苏,你马上过去,一定要把问题解决好。"
苏晓雨点点头,拿上笔记本电脑就出门了。
她在客户那里工作了一整天,不仅修复了漏洞,还优化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客户方的技术总监对她的表现赞不绝口。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和华信科技合作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么专业的技术人员。 "
"说实话,你们之前派来的那个项目经理,技术水平真的让我们很担心。"
"幸好有你这样的人,否则这个项目根本没法继续下去。 "
苏晓雨只是谦虚地表示这是应该做的,但心里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
客户方对赵涛的不满,对自己的认可,这些都说明了问题的本质。
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办公楼里还亮着灯,苏晓雨知道考察团还在工作。
她正准备回家,在电梯口遇到了张总。
张总一个人从楼上下来,看到苏晓雨有些意外。
"这么晚了还没走?"张总主动打招呼。
"刚从客户那边回来,处理了一个紧急问题。"苏晓雨回答。
"你就是苏晓雨吧?"张总似乎知道她的名字,"我听说那个大项目实际上是你在负责?"
苏晓雨有些意外,但还是如实回答:"我只是做一些技术工作。"
"是吗?"张总似笑非笑,"刚才客户方来电话的时候,我也在旁边听到了一些。"
"他们对你的评价很高,对你们的项目经理...评价似乎一般。"
两人一起走出了办公楼。
夜风有些凉,苏晓雨紧了紧外套。
张总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
"如果让你来评价这家公司,你会说什么?"
这个问题让苏晓雨愣了一下。
她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张总的这个问题绝不是随口问的。
苏晓雨正在考虑该如何回答,突然,她的手机响了。
苏晓雨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整个人都僵住了。
来电显示让她的心跳瞬间加速:爸爸。
如果在张总面前接这个电话,她精心隐藏了几个月的身份就会彻底暴露。
可如果不接,万一父亲有什么急事怎么办?
更关键的是,她突然意识到,也许是时候摊牌了。
张总注意到了她的异样,疑惑地看着她:"怎么了?"
苏晓雨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做出了决定。
她按下了接听键。
"爸,我在公司楼下,张叔叔也在这里。"
电话那头传来苏董事长熟悉的声音,张总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震惊,然后是恍然大悟的苦笑。
他用一种完全不敢置信的语气喃喃自语:"不可能...苏总的女儿怎么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晓雨看着张总震惊的神情,平静地说:"张叔叔,我想我们需要找个地方好好谈谈。"
"我就说老板为什么让我特别关注一个叫苏晓雨的员工。"张总苦笑着摇头,"原来是这样。"
电话里,苏董事长的声音传了过来:"既然都知道了,那就没必要继续隐瞒了。"
"晓雨,把你这几个月的观察结果告诉张总吧。"
三人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厅坐下。
苏晓雨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这是我这几个月来整理的材料。"
张总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就皱起了眉头。
"虚报项目成本?供应商回扣?这些数据你是怎么拿到的?"
"大部分是公开信息,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苏晓雨说。
![]()
"比如那些供应商的报价,明显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三十以上。"
"还有一些项目的人员配置,账面上是十个人,实际上只有六个人在干活。"
张总越看脸色越沉重,不时发出"啧啧"的感叹声。
"最关键的是,"苏晓雨继续说道,"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员工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有能力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长此以往,公司肯定要垮。"
张总放下文件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问题我们其实也有所察觉。"
"但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
苏晓雨点点头:"其实还有更严重的。"
她翻到文件夹的最后几页:"这里记录了一些资金流向,都很可疑。"
"还有那些'幽灵员工'的工资,我估计都进了个人腰包。"
张总看完所有材料,表情变得非常严肃。
"明天就是考察的最后一天,按计划你父亲会亲自过来。"
"看来这次考察的结果已经很明确了。"
苏晓雨没有说话,但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明天将是华信科技命运的关键一天。
第三天上午九点,苏氏集团董事长苏振华的专车缓缓停在华信科技门口。
整个公司都沸腾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集团创始人很少亲自到子公司视察。
李总亲自到门口迎接,身后跟着一大群管理层人员。
"苏董,您辛苦了!"李总恭恭敬敬地握手。
苏振华点点头,表情淡然:"走吧,去看看公司的情况。"
05
会议室里,李总正在做最后的工作汇报。
各种数据和图表都显示华信科技业绩优秀,发展前景广阔。
赵涛也再次详细介绍了那个一千万的大项目,把自己包装成了公司的功臣。
"这个项目我从头跟到尾,客户方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
"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提出要和我们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苏振华一直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表情看不出喜怒。
台下的员工们都屏住呼吸,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紧张。
直到汇报结束,苏振华才开口说话。
"汇报很详细,数据也很漂亮。"
李总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通过了考验。
"不过,我还想听听员工代表的意见。"苏振华继续说道。
"特别是年轻员工的看法,他们往往能看到一些管理层注意不到的问题。"
李总连忙介绍了几个早就准备好的员工代表。
但苏振华摇了摇头:"我想听听苏晓雨的意见。"
全场一片哗然。
苏晓雨?那个普通的市场专员?
为什么董事长会点名要听她的意见?
李总和陈经理面面相觑,显然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赵涛的脸色更是难看,他不明白为什么董事长会知道苏晓雨这个名字。
苏晓雨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站了起来。
她环顾四周,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看着刘经理和赵涛惊讶的表情。
深吸一口气,她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