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部长约翰·诺公开表示“强烈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台湾地区防务开支应大幅提升至GDP的10%的主张。
约翰·诺的原话是,美国需要确保“盟友和伙伴花更多的钱,承担更多责任”,而台湾被特别点名,要求将军费开支硬生生拉到GDP的十分之一。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知道有多夸张了。
![]()
根据2025年10月最新的全球防务开支数据,北约要求成员国的军费目标是GDP的2%,韩国约2.8%,日本也就1.3%左右。美国自己常年维持在3.5%上下。
突然对一个地区提出10%的要求,这已经不是“鼓励”,恐怕不用大陆出手,台岛先被自己口中的“自己人”开了一枪!
![]()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新闻,可能觉得美国又在给台湾“递刀子”,帮它强化防卫。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被带偏了。
约翰·诺这番话,表面是“支持”,实则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10%的GDP投入防务,对台湾经济来说,无异于一场无声的“抽血”。
台湾2024年的GDP总量大约在8000亿美元水平,10%就是每年要拿出800亿美元专门用于军费。
![]()
而根据台当局“国防部”2025年10月最新预算草案,原本的防务开支占比才2.5%左右,约200亿美元。
一下子要翻四倍,钱从哪儿来?无非是三条路:大幅加税、疯狂举债,或者狠砍民生福利预算。
无论选哪条,岛内民众都得先扛上重担,教育、医疗、基建的钱被挪去买武器,老百姓的日子还能好过吗?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逼着台湾社会内部先崩盘。
![]()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点名的时机非常微妙。
当前台海局势经过多年磨合,反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大陆方面近期在对台表述上甚至出现某些缓和迹象,强调交流合作。
可美国偏偏在这时候跳出来,用“10%军费”这种极端标准刺激局势。这不排除是想主动打破现状,逼着两岸关系重新紧张化。
![]()
美国军工复合体是高兴了,台湾得成批购买美国武器,F-35战机、“鱼叉”导弹恐怕得订单接到手软。可台湾除了换回一堆烧钱的装备,还换来了什么?可能是更直接的安全风险。
而约翰·诺的发言,暴露出美国对台策略的一种深层转变:过去还讲点“战略模糊”,现在连伪装都不要了,直接明码标价,把台湾当成提款机。
这也反映出美国自身的战略焦虑:在西太平洋地区影响力下滑的背景下,它急于让“盟友”冲在前面当炮灰。
![]()
台湾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必要时,棋子也是可以当成“筹码”消耗掉的。
而美国要求将军费增至GDP的10%,也不排除是在为下一步行动做铺垫。
如果台湾真的照做,两岸军事平衡被强行打破,反而可能触发更剧烈的反制。而不照做,美国又可以借口“台湾不愿自卫”减少支持。进退两难之间,台湾民众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这“第一枪”,看似是军费要求,实则是美国对台湾社会稳定和经济前景的精准打击。
![]()
但大陆也必须谨慎美方这番言论中的陷阱。
美国口口声声说“盟友要承担更多责任”,但台湾什么时候成了美国的正式盟友了?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美国对台没有防卫承诺。
如今美国高官公开把台湾和其他北约盟友并列要求,这话听起来是抬举,实则是在偷换概念,企图把台湾从一个中国的省份,悄悄包装成“准军事同盟成员”。
![]()
这种话术陷阱非常危险。它向岛内某些势力传递错误信号,仿佛只要军费够多,就能“倚美谋独”,但靠烧钱买不来安全。
乌克兰危机就是前车之鉴,西方不断递武器、喊支持,最终国家被打成废墟。而美国现在对台湾的套路如出一辙:先煽动对立情绪,再推销军火,最后让地区陷入冲突边缘。
真正受益的只有美国的军火商,而台湾经济可能被拖垮,社会可能被撕裂。
![]()
大陆方面这次反而不用急着发声。
因为美国自己已经把话挑明了:它不在乎台湾的发展与民生,只关心如何最大化利用这枚棋子来牵制中国大陆。
这种“支持”本质上是一种“透支”,透支的是台湾的未来,也是台海的和平。大陆的淡定,反而凸显出一种战略自信,谁在真心维护台海稳定,谁在蓄意制造紧张,明眼人一看便知。
![]()
台湾问题关乎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不是美国某些官员喊个数字就能改变的,而台海的和平,终究要靠两岸同胞的智慧来维护。
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但美台若误判红线,可能迫使反“独”行动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