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规划的重要性,国土空间规划毫无疑问排在首位。要说规划的关注度,交通类规划可以说吸睛程度也毫不逊色!
![]()
近日,我们迎来了《南京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草案公示》这样一个重磅级规划的公示阶段。今天,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里面的重点。
权威性。
规划里多次强调本规划属于《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专项规划,公示部门也从此前的交通部门变成了本次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
除了研究范围为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更大范围,其他内容都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了高度一致。
很全面。
这句属于正确的废话,专项规划必然更全面!所以,还是要挑出一些重点内容跟大家分享。
![]()
1,交通目标:2035年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23”交通出行圈: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各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2,交通战略:4大战略,其中前两个是这样的。
战略一为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二构筑高效互联南京都市圈。
3,打造链接全球的空港枢纽。
完善南京机场国际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规划形成“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总体布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机场为辅助机场。规划高淳定埠、溧水和风、栖霞龙潭、浦口老山、六合龙袍5处通用机场。
![]()
4,规划“两环十八线,四处跨江通道“的铁路网布局。
![]()
![]()
其他线路都是老生常谈,这三个有点特殊,需要特别解读一下。
北沿江铁路肯定不是在建的北沿江高铁,很有可能是滁州到马鞍山的北沿江铁路;
宁淮铁路也应该不是在建的宁淮高铁,而是规划中的宁淮普速铁路,大概是从淮安到扬州再到南京;
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这个概念此前提过,本次入规说明南京在这一块要真做了!
5,规划“三主七辅客运站、两个编组站、四个物流基地”的特大型客货枢纽格局。
![]()
枢纽规划与线网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南京北站建成后,三主格局将定!
6,完善国家公路主枢纽功能。
建设完善“两环两横十四射”都市圈骨干高速公路网,“一环八横二十五射”的市域干线公路网和服务全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公路网,配套完善城乡公交、物流枢纽场站设施与服务。
构建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支撑宁镇扬、宁马滁同城化片区构建,促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这里面其实回应了两点关切:
第一,南京乃至都市圈南部高速路网不够发达的问题,提到了溧芜高速和沪武高速。
第二,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问题,规划中明确提到了要推进这件事。
7,完善跨江通道。
![]()
规划提到了24处27条过江通道,还有1处预控。既有或者已经开工的就不提了,重点看一下规划中的。
锦文路过江通道:南京最南边的跨江通道,双层。
江心洲中部夹江通道:顾名思义,不跨江只到江心洲。
17、18、13、14号线:地铁过江通道。
汉中西路过江通道:重要性和难度系数都挺大。
九里梗夹江通道:和上坝夹江大桥一起构成浦仪公路跨长江、八卦洲的通道。
上元门、七乡河铁路过江通道:其中七乡河为公铁两用。
龙仪过江通道:就是预控的这一条,坊间也称为上坝过江通道,为了和既有上坝夹江大桥区分,官方叫龙仪过江通道。
都市圈一体化不是噱头。
![]()
这个国庆大家应该感受到了,汤山的火爆对句容的带动很明显。对于即将通车的宁马城际,和未来要通车的宁滁城际和宁扬城际,同样可以抱有很高的期待!
轨道上的都市圈,已经到来!
对未来充满期待
![]()
很明显,这份规划最终将推动南京从“城市交通”向“都市圈交通”、“区域交通”升级,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这种升级不仅会加速南京与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协作、人才流动和公共服务共享,让“同城化生活”向多领域延伸,更会让南京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
宏大叙事背后,也为大家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出行体验,这份体验表现在工作、生活和旅行等多个方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