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个朋友和我抱怨:“结婚三年,每次吵架都是同一个流程:他指责我太敏感,我抱怨他不关心,吵到最后要么我妥协,要么他冷战,问题从来没解决过。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改不了了?”
其实很多时候让关系陷入困局的,不是人不对,而是我们无意间陷入了固定型思维的陷阱。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花了十年时间观察不同人面对挑战的反应,最终发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 这两种思维模式是怎么影响亲密关系的?
- 又该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可以携手走下去的那个人?
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看待爱情,总是带着童话滤镜,觉得好的关系该是天生合适的,不用磨合,没有矛盾,所有问题会自动消失,一旦需要努力,就怀疑「这不是对的人」;一旦出现问题,就认定是「对方性格有缺陷」。
面对生活的差异,固定型思维者会坚持“我一直都这样,改不了”、“我一旦改变,就不是自己了”,拒绝尝试调整,反而把需要努力当成不合适的证据。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从不追求天生契合,而是相信好的关系是相互磨合出来的,他们知道,没有谁天生就懂另一个人,也没有哪段关系永远一帆风顺,但只要愿意一起调整、一起尝试,就能把「不合适」变成「刚刚好」。
面对生活习惯的差异,不会纠结谁对谁错,而是主动找折中方案,互相包容尝试,慢慢找到双方都接受的方式。
快速判断Ta是否有成长型思维
很多人会问:“道理我懂,但怎么判断 TA 是不是成长型思维呢?” 看这 2 个日常表现就可以了。
(1)问题出现时,Ta是解释还是解决?
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用“我天生这样”、“我之前就这样” 的固定标签解释问题,本质是在推卸责任:我改不了,错不在我。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主动思考解决方案,把问题视为需要共同应对的事,而非自己的固定标签。
(2)对新事物的态度,是没必要还是试试呗?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抗拒改变,觉得没必要折腾;成长型思维的人不害怕尝试新事物,甚至会把一起体验新东西当成关系的小惊喜,毕竟新鲜感不是靠找新的人,而是靠和旧的人一起做新的事。
这2个细节,比「我爱你」更能看清 TA 对这段关系的态度:是想和你一起往前走,还是只想停在原地。
如果Ta是固定型思维
你可以这样做
思维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慢慢调整的。分享两个实用方法,帮彼此从 “固定型” 向 “成长型” 靠近:
(1)我们叙事法
「我们叙事法」的核心在于重构语言,将指向对方的指责句,转化为描述共同处境的陈述句,也就是用“你……”改成“我们……”的表达方式,用共同视角改变对话走向,将对抗转化为协作。
![]()
(2)用肯定+期待强化改变动力
固定型思维的人对否定格外敏感,想要他们做出改变,首先需要肯定对方的努力和付出,接着再说明你的期待。
比如当对方终于愿意敞开心扉和你沟通,可以用“你愿意跟我聊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下次你有什么随时都可以跟我说”来回应,既肯定了对方,又明确了你的期待。
当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尝试有被鼓励,固定型思维的外壳便会慢慢松动。
写在最后
我们都曾期待天生合适的爱情,觉得不用磨合就能懂彼此,不用努力就能走到底。
但后来发现,那些能一起走十年、二十年的人,不是运气好遇到了完美伴侣,而是愿意陪着对方,一起变成更适合彼此的人。
所以别再纠结TA 是不是对的人了,不如问问自己:TA 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把这段关系变成对的关系?
作者简介:心理学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1年心理学经验,陪伴10000+人走过了心理成长之旅。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您有一点帮助,就请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关注我,用心理学视角解读生活问题,
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