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
据zonamilitar网10月8日报道,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通过其YouTube频道发布短视频称,即将加入美国海军的未来核动力航母“约翰·F·肯尼迪”号(CVN-79)正为启动海试做最终准备,这标志着“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母二号舰的建造取得进展。视频画面显示,这艘巨舰在拖船协助下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码头移至詹姆斯河,完成了180度调头后返回原泊位。
![]()
图片来源: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
此次调头操作的负责人之一保罗·安德鲁表示:“船舶‘调头’是航母建造过程的关键环节,因为某些系统只能在船舶朝向特定方向时进行作业。这项任务并不轻松,由于河道并非全程具备相同水深,操作中必须保持高度专注。”
建造总监谢恩·劳斯指出,为确保证操作万无一失,本次调头共动用了六艘拖船。他补充说,这艘未来航母的建造过程充满挑战,目前公司正在安装并测试海试前的最终设备。
![]()
图片来源: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约翰·肯尼迪”号的建造过程因严重延误已被美国海军标记关注,交付时间较原计划推迟长达两年,预计将在2027年上半年完成。面对此情况,美国海军将暂时面临现役航母编队规模缩减——“尼米兹”号(CVN-68)在服役逾50年后将于明年退役。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前影响该航母的主要有两个技术难题:先进武器升降机(AWE)和先进拦阻装置(AAG)。后者作为航母舰载机回收的关键系统,被设计用于取代“福特”级前航母采用的传统液压拦阻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电磁涡轮电机,不仅能适配更广重量范围的舰载机,还可降低舰载机着舰时的结构负荷。
![]()
图片来源: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
而先进武器升降机则采用新型直线电磁电机,旨在更高效地将武器从弹药库运送至飞行甲板进行挂载。但安装后,船厂始终难以完成运行所需的精确调试,这个问题在首艘“福特”级航母上同样存在且尚未彻底解决。此外,延误报告还指出船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及供应链问题也是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除了要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和延误之外,还需完善“约翰·F·肯尼迪”号未来的母港设施。位于华盛顿州的基察普·布雷默顿海军基地正在更换升级供电网络,以适配新一代“福特”级航母的自动化系统需求。据美国分析人士称,这些工程实际要到2029财年才能全部完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