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谈合作医疗(新农合)

0
分享至

新农合缴费连年上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农民们纷纷吐槽年年上涨,都交不起了。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些声音折射出农民们的无奈与愤慨。新农合作为一项惠民政策,本应让广大农民受益。然而连年上涨的参保费用却让不少农民感到力不从心。一些家庭甚至萌生了退保的念头,有的干脆就不交,尽管村干部多次催缴,仍有少部分人不买单,他们宁可冒着生病无保障的风险,也不愿继续为高昂的保费买单。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支出却在不断攀升,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障农民健康和减轻其经济负担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新农合这项政策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的重任,2003年新农合制度正式启动试点。那时的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许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新农合的出现无疑给了农民一剂“强心针”。二十多年过去了,新农合虽然在覆盖面上取得了进步,但在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却未能跟上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许多农民反映即使参加了新农合,看病仍需自掏腰包,报销比例低得让人心凉。

某农民生了场大病,住院花了近10万。新农合实际报销还不到一半,农民怎不寒心?

类似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仍旧有发生。新农合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似乎偏离了初心。笔者大体梳理了新农合缴费的情况:2003年—2006年缴费10元、2007年20元、2008年30元、2009年50元、2010年60元、2011年80元、2012年100元、2013年120元、2014年150元、2015年180元、2016年200元、2017年220元、2018年240元、2019年250元、2020年280元、2021年320元、2022年350元、2023年380元、2024年400元、2025年400元。

新农合政策缴费年年增涨引发群众不满的主要原因:

费用持续攀升,2003年新农合试时个人缴费仅10元/年,至2025年已涨至400元/年,部分家庭年缴费达1600元,医疗成本上涨(如药品、设备、新技术应用和报销范围扩大是主要推手)。

报销待遇差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乡镇医疗报销比例(70%——80%),显著高于城市医院(50%——60%),部分群众认为“缴费不划算”。

资金去向不明:部分群众对医保资金具体用途缺乏了解,质疑资金管理透明度。

政策宣传不足:涨价原因及政策调整缺乏有效宣传,导致群众对制度可持续性产生疑虑。

免缴范围有限:2025年新增监测对象,重度残疾人等七类免缴人群,但覆盖范围仍无法满足部分群体的需求。

为什么合作医疗会年年涨,农民承受不起。

合作医疗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缴纳金额之所以逐渐在上涨,主要是因为合作医疗报销资金支出需求在不断增加。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

一、报销范围和水平的提高

(1)合作医疗建立之初,报销范围主要是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等,而现在报销范围已扩大,还包括了恶性肿瘤放化疗等费用较高的门诊特殊病、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因此报销范围逐渐扩大,报销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所需缴纳金额也就逐年增加。

(2)随着报销范围和水平的提高,参合人员能够获得的医疗费用报销额也在逐渐增加,就医需求得到释放,总体的就医人次和需要报销的人次均大大增加,合作医疗报销资金的需求自然地随之增加。

二、就医选择和医疗费用上涨

(1)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合作医疗报销政策的提高,参合会人员在看病就医时更愿意选择大医院。大医院的治疗费用往往数倍于乡镇卫生院的住院费用,对于这类费用,合作的报销支出要随之增加。

(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机构软硬设施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所需材料价格的上涨,医疗费用不可避免地出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在按项目付费方式下,医疗费用增长,合作医疗的报销支出也会随之增长。

综上所述,合作医疗的缴纳金额逐年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报销资金需求,确保这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收支平衡,持续运行。新农合的涨价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种种问题,农民的不满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源于对现实的无奈。、

新农合刚推出时可是让农民们欢欣鼓舞的,记得有多少位老农激动的说:“总算盼到头了,咱农民也能有医保了!”那时农民的参保的积极性可高了,怪不得全村老少都赶紧去报名缴费。

随着时间推移新农合的参保费用开始节节升高,从最初的每人每年几十元到现在的几百元,这增幅可不小。对城里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农民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城里人的工资每年涨个5%,即还能勉强跟上物价上涨。可农民种地化肥、农药、种子、收割的费用不断上涨,而收下的粮食却不长。在这种情况下新农合的年年涨价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让农民所心寒的是交了钱,却未必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不少人反映生了病跑医院,排队半天才能看上病。好不易轮到自己医生三下五除二就把你打发走了。拿着大堆药回家结果没几天又得复诊。这一来二去医药费蹭蹭往上涨,可病情却不见好转。

在农村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这些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新农合能报一部分,但自会比例仍然不低,长期下来不少家庭感到吃不消。

还有就是少部分人一年根本就不用报销,不生病,也不吃药。但到年底缴费的费用就清零。这部分钱用到了何处,老百姓认为不合理,很难让人接受。

新农合的涨价某种程序上反映了医疗成本的上涨,但问题是这种成本上涨是否合理,农民们的声音也不应被忽视,农民也不是不明白国家的难处,但也希望能有个说法。

新农合涨价,如果能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农民们或许还能接受,现实是很多农民感觉自己支了更多钱,却没得到更好的服务,这种落差自然会引发不满,再者何时是个头,年年上涨?

新农合面临的挑战,某种程序上反映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困境。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多等因素,都给新农合带来巨大压力。

要解决新农合面临的问题,单靠提高参保费用是不够的,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比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加大投入等。

也可考虑引入商业保险,作为新农合的补充。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既能享受基本保障,又能根据自身需求购买额外的保险。

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医生到基层工作。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同时要大力搞好宣传,让百姓充分理解和支持合作医疗政策,正确看待每年的上涨,同时建意不是老大病尽量不去大医院。希望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也要充分理解百姓们的意见,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尽量不能年年涨价。

百姓对新农合涨价引发的争议,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折射出的是整个农村医疗体系面临的挑战,以及农民相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关乎农民健康、农村发展的大问题。农民的身体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倒下全家就没了依靠,所以健康不是小事。

新农合涨价的事虽然让农民心里不痛快,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农村医疗保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总能找到一条即能保障农民的健康,又不会让农民负担过重的好路子。今年就不再涨了,免缴人群比例在扩大,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健康是农民的“命根子”,千万不能马虎。

(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 刘保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35:23
泽连斯基:中国不听我的,求川普出手施压中国

泽连斯基:中国不听我的,求川普出手施压中国

寒叔说国际
2025-11-03 11:15:54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70后”副部任上落马,上周25人通报被查,3名中管干部同日被处分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70后”副部任上落马,上周25人通报被查,3名中管干部同日被处分

上观新闻
2025-11-03 11:19:0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湖人崛起
2025-11-03 13:04:26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这才是新西兰
2025-11-03 06:48:50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跌幅超60%!苏州昆山房价呈现大幅雪崩态势,从单价30000跌至8000

跌幅超60%!苏州昆山房价呈现大幅雪崩态势,从单价30000跌至8000

火山诗话
2025-11-02 15:24:56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4:00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IN朝鲜
2025-11-03 14:07:25
国安内部人士:传闻说俱乐部要解散、欠薪8个月都是谣言

国安内部人士:传闻说俱乐部要解散、欠薪8个月都是谣言

懂球帝
2025-11-03 13:19:32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峰视点
2025-11-03 09:34:58
卫健局已立案!10岁孩子被切除6个器官事件的背后真相

卫健局已立案!10岁孩子被切除6个器官事件的背后真相

医客
2025-11-03 12:10:37
布克28+13太阳送马刺赛季首败,卡斯尔26+7+5文班亚马仅9+9

布克28+13太阳送马刺赛季首败,卡斯尔26+7+5文班亚马仅9+9

湖人崛起
2025-11-03 11:31:35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自称“昆仑童子”“玉皇大帝”“紫薇圣人”,敛财超500万、奸淫妇女10人!起底“天道鸿元”

自称“昆仑童子”“玉皇大帝”“紫薇圣人”,敛财超500万、奸淫妇女10人!起底“天道鸿元”

新京报
2025-11-03 07:53:33
被上港重金挖走?韦世豪官宣,正式签约,2年合同,薪水曝光

被上港重金挖走?韦世豪官宣,正式签约,2年合同,薪水曝光

乐聊球
2025-11-03 12:09:26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2025-11-03 16:39:00
时代报告 incentive-icons
时代报告
报道河南权威资讯。
29245文章数 17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第一次听到婴儿尖叫

数码要闻

Steam 10月软硬件调查:RTX 3060居首、AMD CPU持续逼近Intel!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