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房买车,
老婆在家带娃,
跨行投资创业......
以上几条,你有没有中?
![]()
常听人说“中年人离返贫最近”,以前还没太当回事,直到身边几个朋友接连栽了跟头,才明白这话有多实在。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手里那点积蓄都是半辈子省吃俭用攒的,可有时候一个不留神,就能让这些钱“打水漂”,比年轻时白手起家还让人难受。
人到中年,这5个坑千万别踩,踩一个可能半辈子白干。
第一个就是跨行创业这个坑。
芒格曾说:“如果做你喜欢并擅长的工作,你将会有很大优势。” 可太多中年人偏要脱离自己擅长的领域盲目闯荡。
我认识的老周,以前在国企做技术,四十多岁时觉得“上班没奔头”,听说开奶茶店赚钱,就把手里20万存款全投进去,还借了10万加盟。
结果呢?他连奶茶的甜度都分不清,更不懂怎么搞营销,店里每天就几个人光顾,撑了半年就关门了,不仅积蓄没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只能去打两份工还债。
娱乐圈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演员张庭曾跨界做微商品牌,即便有明星光环加持,终因模式问题栽了大跟头,多年积累的口碑和财富几乎清零。
其实不是不能创业,王石早说过:“创业不是赌气,得懂行。” 像小区里开面馆的张哥,一开始只是下班兼职在夜市出摊,摸清了客源和成本,才慢慢租了小店,现在生意稳定,也没影响家庭生活。
李嘉诚关于长期主义的论述很有道理:“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就是企业家。” 中年人试错成本太高,真要创业,先从小成本试水,别把全家的保障都赌进去。
![]()
第二个就是高杠杆贷款买房买车这个坑。
现在不少中年人把房子当成“必选项”,甚至不惜加高杠杆。我同事小林,为了买市中心的学区房,首付借了亲戚15万,月供占了家庭月收入的70%。
结果去年公司裁员,他失业了三个月,那段时间天天愁得睡不着,怕断供房子被收走,最后只能把父母的养老钱拿来填窟窿。
前几年房地产下行时,不少炒房客的遭遇更令人唏嘘,有企业家加杠杆囤了十多套商铺,最后租不出去还不起贷款,只能低价抛售,从千万身家跌回普通阶层。
其实买房这事,刚需可以买,但得量力而行。理财专家普遍建议,最好月供别超过家庭收入的30%,不然一旦遇到失业、降薪,房子就成了压垮生活的巨石。
像我邻居老陈,前年没跟风买大户型,选了个通勤方便的两居室,月供只占收入的20%,去年他老婆生病请假,也没因为房贷慌了神,反而能安心照顾家人。
第三个则是孩子的教育焦虑这个坑。
很多中年人总觉得“砸钱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我表姐就是这样,为了让儿子上私立小学,每年学费6万,还报了钢琴、奥数、英语等七八个兴趣班,一个月开支就快2万。可孩子根本不喜欢这些,成绩没上去,还变得越来越叛逆。
现实中,花几百万送孩子出国,最后月薪几千的例子不在少数,某知名主持人曾分享,为培养孩子留学花费近500万,可孩子回国后只想做普通文员,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后来表姐才想通,教育不是“军备竞赛”。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与其逼孩子学不喜欢的东西,不如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和专注力,现在孩子反而对编程产生了兴趣,学习也更主动了。真正重要的是让孩子有独立人格和学习能力,而不是把钱砸在盲目跟风上。
![]()
第四个就是盲目理财这个重灾区。
中年人总觉得“再不理财就晚了”,容易被高收益迷惑。芒格就曾警示:“我不会放弃熟悉的投资策略,去追求并不完全理解的新方法,即使我可能会错过唾手可得的财富。”
和同事闲聊中他告诉我,他老爸的朋友去年听说虚拟货币能一夜暴富,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50万全投进去,结果没过多久平台跑路,钱一分都没拿回来,儿子的婚礼也只能简办。
其实理财没那么复杂,稳妥起见,就把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存定期,一部分买指数基金,剩下的留作活期应急,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定,这几年也没亏过钱。
中年人理财,一定要记住“看不懂的不碰、高收益的警惕、要先打钱的全是骗子”,别想着靠理财 “赚快钱”,保住本金比什么都重要。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当市场非理性下跌而导致持股贬值时,如果投资者放任自己惊慌失措,那么他原有的优势就会转化为根本性的劣势。”
第五个就是透支身体,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坑,也是最重要的。
《时尚》杂志前编辑原晓娟患癌后曾说:“贫穷和富有,就是一场病的距离。”
我前领导老吴,为了签单经常陪客户喝酒到深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去年体检查出胃癌,不仅花光了30万积蓄,还得停职治疗,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学费全靠老婆一个人扛。
商界大佬李开复也曾因过度劳累患上淋巴癌,治病期间不仅事业停滞,还耗费了巨额医疗费用,康复后他才幡然醒悟:“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
![]()
其实健康才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像我现在,再忙也会每周抽时间跑步,每年定期体检,还买了百万医疗险,不是惜命,而是知道自己倒下了,整个家就垮了。
中年人别把“拼命”当美德,身体垮了,赚再多钱也没用。人到中年,赚钱不容易,守住钱更难。
巴菲特说:“想要彻底改变自己,不完全取决于你花了多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于你是否用了心并找对方法。”
其实返贫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机会避开坑,却因为贪心、焦虑或盲目跟风栽了跟头。
中年人的成功,从来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能不能稳住生活,让父母安度晚年,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要不踩这些大坑,哪怕日子过得慢一点,也能一步步把小日子过稳、过好。毕竟,对中年人来说,“不返贫”就是最好的“赚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