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7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可点击上面“耳机”图标收听音频
五年前,80%以上的人都认为房价会涨,只有不到20%的人抱持怀疑,几乎没人敢说房价会跌。
今天,80%以上的人都认为房价会跌,只有不到20%的人抱持怀疑,几乎没人敢说房价会涨。
![]()
在这个时候谈房产投资,感兴趣的人很少,即便有点兴趣,也只是看看热闹,很少有人真的会去执行。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房产是他们看得懂的少有的投资品之一,也是风险相对可控,不至于血本无归的投资品之一。
老司机相信,在经历此轮大调整之后,从长远的周期来看,许多人还是会把房产作为配置的重要资产,并且从长期成长中获益。
说到房产投资,首先要把它和自住区别开来,虽然自住也天然具备投资属性,但自住是完全被动的投资,几乎没有操作空间。
自住之外的房产买卖,才可被视为主动投资,前些年楼市火爆的时候,主动投资的渗透率非常高,宁波的中产及以上人群,大多投身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投资大潮之中。
当然,现在他们正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多数人投资房产的第一大误区——占比过大。
例如一个人有1000万资产,房产的比例应该最好不要超过60%,但现实情况却是这1000万几乎全部都是房产。日本在泡沫破灭之前,房产占比也非常高,但现在已经下降到了35%左右。
房产占比过高,让个人资产与房价几乎完全捆绑,房价涨个人财富猛涨,房价跌也随之猛跌。如果加了杠杆,这种涨跌还具有放大效应,个人财富的变化,甚至比房价的涨跌还要高出2-3倍。
坦率的说,老司机接触到的这种人不少,他们前几年还有不少净资产,现在已经基本归零,令人十分惋惜。
究其原因,还是投资理念不成熟,赌徒心理过重。看到房价在涨,就把全部资金砸进去,再加杠杆ALL IN,完全无视房价波动可能对个人财富带来的冲击。
投资房产的第二大误区是产品雷同,结构单一。有些投资客喜欢买低价房,杭州湾、方桥、梅山买了好多套,他们认为低价房将来涨幅更大;也有些投资客只喜欢买豪宅,江东、江北、东部新城到哪都是买大平层;还有的投资客喜欢收老破大,到现在手上一堆的垃圾资产。
结构单一最大的坏处是一损俱损,就像买低价房的,在郊区价格崩盘之后,没有一个郊区楼盘能够幸免,如果手上都是这样的房子,损失会成倍放大。
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法是保持结构的差异,比如有郊区的房产,博它涨价,也要有成熟地段的房产,图它保值;有低租金高成长的住宅,也有高租金低成长的商铺/公寓。在一类房产遇到问题时,另一类房产可以带来相应的补偿。
当然,对于资金有限的投资客来说,要做到这样的组合恐怕不容易,这时候精挑细选比组合方案更有意义。
投资房产的第三大误区是只想赚大钱。现在人们才开始注意到,租金是房产价值的重要依据,但要放在五年前,没有投资客看得上那点租金。房价一年能涨百八十万的,三五万的租金能搞得好啊?
老司机有时候会苦口婆心的劝一些房东把房子租出去,每个月能收几千块钱也好,至少可以还还利息。但能够听进去的房东其实不多,他们说如果我只是为了赚那点租金,我肯定不买房,投资点啥不好?
看不起租金收益是很多投资客的通病,他们想要的是30-50%的上涨,甚至翻倍的上涨,他们把投资房产当作快速发财的一种方式。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可复制的快速发财的方式,否则大家都发财了。不可否认,房地产过去曾经历过一段快速大幅上涨,但那是短缺时代的历史偶然,碰到了纯属运气,不是说它就是一种成熟的发财方式。
最近五年的巨幅下跌,让房地产失去了几乎全部的投资光环,人人避之不及。但老司机想说,对于房地产的歧视性态度是不理性的,就像过去对于它的狂热态度一样。
如果房地产回到常态,它是一种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大概率能跑赢CPI(过去70年全球主要城市已经证实)的、相对主流的投资品。
如果CPI是3%,房产的年均涨幅难以超过5%,优秀的城市也很难超过10%,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许多想发大财的投资客来说,房产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任何东西,一旦祛魅回到常态,都不会太性感。
房产老司机2001年开始从事房地产,2018年创建了《房产老司机》自媒体平台,是宁波目前收费最高,业务量最大的独立咨询师。我们的主要业务是高端不动产(豪宅)交易,主要服务于年度VIP会员,请点击下面小标签了解详情。
|年度VI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