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的丹霞地貌间,岩茶的岩骨花香与岚谷熏鹅的烟熏辣香交织成独特的味觉密码。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城市,不仅孕育了千年茶文化,更将一道“岚谷熏鹅”淬炼成闽北饮食的活化石。
岩茶香魂入馔
岚谷熏鹅的精髓,在于以武夷岩茶为引的熏制工艺。当地匠人选用正山小种或大红袍的茶梗与桂叶、糯米混合,在铁锅中铺成香料床。当百日龄的闽北白鹅经30余味香料卤煮至八分熟后,置于茶香床上以文火慢熏。茶叶中的茶多酚与鹅肉脂肪发生美拉德反应,赋予表皮琥珀色光泽,同时让岩茶的兰花香渗入肌理。这种“以茶入馔”的智慧,使熏鹅兼具松烟香与茶韵,入口时茶香打底,继而泛起桂叶的清冽,最终以持久辣味收尾。
![]()
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
2022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岚谷熏鹅制作技艺,至今遵循“三洗三晾”古法:鹅体需用武夷山泉水冲洗三次,悬挂于竹匾晾干表皮;卤制时以八角、肉桂等香料配比,低温煮40分钟保有鲜甜;熏制阶段需每隔15分钟翻动鹅身,确保茶香均匀渗透。在岚谷乡非遗体验馆,游客可亲手操作传统熏炉,见证鹅肉从洁白到金黄的蜕变。
宴席上的文化符号
![]()
在武夷山民俗中,熏鹅是婚庆“十全盘”的首道菜,也是祭祀“三牲”之首。当地人将熏鹅视为“福鹅”,其金黄表皮象征财富,紧实肉质寓意家族兴旺。如今,这道非遗美食已衍生出真空包装、辣度分级等创新形态,却始终保留着“现熏现卖”的传统——在五九路老店,师傅们凌晨四点开始熏制,确保中午前将带着炉温的熏鹅送到食客餐桌。
当岩茶的醇厚遇上熏鹅的泼辣,武夷山的山水灵气便在舌尖上活了过来。这口穿越六百年的烟熏美味,既是闽北人餐桌上的乡愁,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