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一票否决权”,到底该废还是该留?新加坡外长带头,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
联合国大会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28日报道,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现场,新加坡外长维文当着193个成员国代表的面明确提出——
应当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加以限制,避免这一权力被滥用而侵蚀联合国的合法性。
众所周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新加坡向来以“小国大外交”著称。
此次主动牵头呼吁限制否决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其长期战略布局的延续,更是中小国家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寻求话语权的典型缩影。
新加坡的立场,始终带着鲜明的 “平衡色彩”。
![]()
新加坡外长维文
早年间日本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时,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曾明确表态,支持日本成为新常任理事国,但坚决反对给予新常任理事国否决权。
这一态度背后,是新加坡对多边体系的深刻认知,作为依赖国际贸易生存的国家,联合国的有效运转,直接关系到新加坡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
一旦否决权被更多国家掌握,安理会决策效率可能进一步降低,甚至沦为新的权力博弈工具。
如今维文呼吁限制现有五常的否决权,本质上是对这一立场的延续:
既不挑战大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又要为中小国家争取更公平的决策环境。
![]()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
在话语表达上,新加坡也避开了 “挑战大国权力” 的敏感表述,始终以 “维护《联合国宪章》精神” 为切入点,强调限制否决权是为了让安理会更好地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
这种温和的表述方式,甚至赢得了英法等部分五常国家的理解。
不过,光有中小国家的呼吁还不够,联合国改革要真正落地,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当前国际社会围绕否决权改革提出的方案众多,却始终难以突破僵局,而新加坡联合多国推动的“折中路径”,正成为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
![]()
芬兰总统斯图布
与芬兰总统斯图布提出的 “取消否决权” 的激进方案相比,新加坡的思路显然更具现实可行性。
芬兰的方案虽然得到部分中小国家支持,但直接触碰了五常的核心利益——从联合国成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愿意主动放弃否决权。
而新加坡主张的 “限制否决权”,既没有完全剥夺五常的特殊权力,又通过“合理限制”增加了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加沙、乌克兰等地缘危机的关切。
当前,联合国正处于80周年的重要节点,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一系列倡议,为联合国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时机窗口。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加沙地区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更让国际社会对否决权滥用的不满达到新高度——
美国今年已多次否决加沙停火相关决议,导致联合国人道援助无法顺利推进,数百万平民面临断粮风险。
这种舆论压力,正成为推动五常态度松动的重要力量。
新加坡的努力或许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安理会的权力结构,但它的行动证明,中小国家并非只能在国际政治中被动跟随。
通过精准的议题设置、灵活的联盟策略,以及对现实路径的理性探索,小国也能成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 “增量力量”。
![]()
联合国大厦外的各国旗帜
正如维文在发言时所说的那样:“《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维护国际社会的特殊责任,而安理会的改革也需要切实履行这一使命。”
当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这一点,联合国改革或许终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