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你糊弄我,我糊弄你”这样的现象似乎成了一种无奈的循环。这两天,家长群里可谓是热闹非凡,一条条学校通知被大家疯狂转发。原来,省纪委正在进行巡查工作,而此次巡查的重点聚焦在了教辅资料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上。
![]()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他目前上小学五年级。每次看到他那沉甸甸的书包,我的心里就一阵心疼。除了几本课本之外,书包里还被塞得满满当当,有《全解》,它试图将课本知识全方位解读;有《必刷题》,号称涵盖了各种题型,让孩子通过大量刷题来巩固知识;还有《单元测试卷》,用于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自我检测。老师虽然没有明着要求家长去购买这些教辅资料,但家长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大家都有这样的担忧:别人的孩子都有这些资料,自己的孩子要是没有,在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上跟不上怎么办呢?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家长们纷纷加入到购买教辅资料的行列中。
对于家长而言,购买教辅资料的经济压力可不小。一套教辅资料,便宜的也要几十元,贵的则要上百元。一年下来,花费千把块钱是常有的事。这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家长们不仅要承担经济上的压力,还要在众多的教辅资料中进行选择,纠结哪本更适合自己的孩子,这其中的烦恼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家长才能体会。
![]()
而老师们其实也有他们的难处。学校追求教学成绩,家长渴望孩子有更快的学习进度,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老师们总觉得不额外加点资料,心里就没底。他们希望通过让学生做更多的题目,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然而,这种做法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每天,孩子们都要写到晚上十点,一个个累得眼睛都快贴到本子上了。
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是资料越多成绩就越好吗?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依赖教辅资料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操作来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大量的习题。我国也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盲目地刷题。
![]()
这次省纪委的巡查,就像是给教育领域拧了一把“水龙头”。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只能保留一本同步练习册,老师办公室里也不能再摆放成摞的教辅资料。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管得严”,但往深了想,这其实是在给过度的“内卷”踩刹车。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大家都在拼命地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教育的本质不该是一场“资料堆出来的竞赛”。
孩子的时间是无比宝贵的,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足够的时间去休息、玩耍和探索世界。同时,孩子的视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这与长时间的学习和过度用眼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之下,孩子的时间和视力比多做两套题要金贵得多。
![]()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担心,个别地方可能会把这次巡查当成一种“应付”。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比如藏起教辅资料、遮住资料上的标识,试图蒙混过关。一旦风头过去,一切又会恢复原样。这种现象在以往的类似巡查中并不少见。有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表面上做得十分合规,但实际上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巡查的初衷,也让教育改革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
真心希望这股“严”风能够吹进日常的教育生活中。让老师们能够安心地教课本知识,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学习知识,在一个没有过多压力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也让家长们不用再为买哪本教辅资料而纠结不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到它的本质,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早日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