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然而,森林丧失和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导致约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仅次于化石燃料使用。为应对这一挑战,REDD+(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及加强保护)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经济激励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维持森林覆盖、增加碳储量和促进人类福祉。目前,全球有超过350个自愿性REDD+项目在运行,其产生的碳信用在自愿碳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然而,自实施以来,REDD+项目的实际效果一直备受争议,多项研究对其声称的气候效益提出质疑,导致市场信心受挫,REDD+碳信用价值在2022年至2023年间下跌了62%。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更稳健的评估方法,结合充分对照、足够样本量和透明分析,以准确评估其气候效益并恢复市场信任。
鉴于此,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团队通过合成控制方法,对全球多个热带地区的52个经Verra认证的自愿REDD+项目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显示,仅有少数项目单元实现了统计上显著的毁林减少,只有19%的项目达到了其报告的减排目标。尽管如此,许多表现不佳的项目仍带来部分气候效益,估计有13.2%的可交易碳信用得到反事实分析的支持。项目有效性存在地区差异,巴西和非洲地区的表现相对较好。尽管系统性过度信用问题依然存在,但本研究揭示的气候效益高于以往评估。改进基线设定方法并加强验证框架,对于提升森林碳抵消项目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Tropical forest carbon offsets deliver partial gains amid persistent over-crediting”发表在最新一期《science》上。
![]()
【REDD+项目有效性分析】
研究共分析了52个REDD+项目中的66个项目单元,涵盖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通过构建合成反事实基线,模拟若无项目干预情况下的毁林趋势,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项目单元(21/66)实现了显著低于预期的森林损失,表明其可能成功减缓了气候变化。例如,巴西亚马逊地区的Portel-Pará项目(977-1)单位每年减少毁林面积1362.5公顷,至2022年累计保存了1.91万公顷森林;同地区的Pacajai项目(981-3)单位则实现了99%的毁林减少率。然而,仍有17%的项目单元(11/66)其REDD+区域内的森林损失高于反事实对照组,如巴西的Serra do Amolar项目(2566-1)和马达加斯加的Ankeniheny-Zahamena走廊项目(1311),每年损失超过1500公顷。项目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拉丁美洲,图1B为非洲主要国家,图1C为塞拉利昂,图1D为东南亚,图1E为全球视角。图2进一步展示了32个具有统计显著差异的项目单元中,有效项目(图2A)与无效项目(图2B)的毁林对比情况。
![]()
图 1. 2001 年至 2023 年期间经认证的 AUD 类别泛热带 REDD+ 项目的分布图
![]()
图 2. 32 个项目单位的 REDD+后项目区年平均森林损失与其综合控制措施(反事实基线)的年平均损失,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官方基线与实际观测的差异】
研究发现,REDD+项目文件中报告的基线毁林风险水平与观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约35%的项目(18/52)其官方基线高出本研究估计值的10倍以上,导致对REDD+项目所带来的毁林减少严重高估。哥伦比亚是过度信用的热点地区,10/12的项目报告基线高出本研究估计10倍以上。相反,约19%的项目(10/52)实际毁林低于预期,表明其毁林风险被保守估计。图3通过年度毁林面积对比,展示了项目区观测值(蓝线)、合成反事实基线(红虚线)、官方基线(黄点划线)及置信区间,其中带星号的子图标题表示项目区毁林变化具有统计显著性。
![]()
图 3. 2000 年后,所研究的 REDD+项目地区每年的森林损失与其综合控制和官方报告的基线森林砍伐情况相比
【区域整体影响与碳信用重估】
通过广义合成控制方法(GSCM)对项目单元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发现REDD+实施在整个泛热带地区带来了毁林率的整体下降(约-0.16%),其中巴西(约-0.33%)和非洲(约-0.19%)下降更为明显(图4)。然而,使用合成双重差分法(SDID)时,结果在P=0.05水平上不再显著,反映出评估方法带来的不确定性。
![]()
图 4.基于全球气候战略的估计,REDD+项目对国家或区域规模(包括巴西、哥伦比亚、秘鲁、非洲、东南亚和整个泛热带地区)年度森林砍伐的平均影响。
在碳信用重估方面,研究对比了48个具有公开VCU数据项目的反事实基线毁林减少量与官方报告基线。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这些项目可能产生的2.64亿可交易碳信用中,仅7300万(28%)来自实际避免的非计划毁林活动,其中约3480万碳信用(占总量的13.2%)能够真实抵消排放(图5)。然而,截至2022年12月,这些项目已发行了2.284亿碳信用(95%已售出),其中1.27亿(55%)已被用于抵消温室气体排放,超出本研究估计的真实额外性的5.6倍,凸显出现行碳信用体系的严重信用失真问题。
![]()
图 5. 比较官方项目报告中预测的可交易碳信用额与根据我们到 2022 年反事实基线重新评估的可交易碳信用额的差异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团队进行了多项敏感性测试,包括调整特许权数据包含范围、使用不同森林损失数据集(如JRC热带湿润森林数据集与全球森林变化数据集)以及调整泄漏缓冲区宽度(5至20公里)。结果表明,这些变化对森林损失估计影响较小,评估结论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稳健性。
【总结与展望】
REDD+在基于自然的气候政策和自愿碳市场中扮演着重要但常受争议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热带地区52个REDD+项目的全面评估指出,尽管仅有少数项目实现了显著的毁林减少,且过度信用问题普遍存在,但许多项目仍能提供部分气候效益,显示出在严格实施与评估下的潜在影响力。与早期研究相比,本研究通过更稳健的分析方法和更广泛的项目样本,将具有真实额外性的碳信用比例提升至13.2%,尤其在巴西和非洲部分地区表现突出。为提升REDD+项目的可信度与实效,未来应优先改进基线设定方法,采用如合成控制模型等更可靠的反事实构建技术,强化认证过程的透明度,并增强项目问责机制。同时,建议对单一项目抵消量引入折扣因子以反映不确定性,优先使用多样化信用组合,并整合国家特定政府周期与反事实方法至Verra等认证体系中,以提升预测准确性。通过这些改革,REDD+项目有望在保障森林碳汇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实质性的作用。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