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是迷信!九月初三霜降,记得:1不出、2不吃、3不破,有讲究

0
分享至

九月初三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智慧与生活哲学。今年霜降恰逢农历九月初三(2025年10月23日),民间素有“霜降一过百草枯”的说法,此时天地阳气渐收,阴寒之气始凝,传统养生讲究“顺应天时”,老辈人总结的“1不出、2不吃、3不破”的禁忌,实则是古人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结晶,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规律与人文关怀。



**一、霜降“1不出”:夜不出户护阳气**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夜间寒气尤甚。《黄帝内经》载“寒邪客于经络,则血泣不通”,此时人体阳气内敛,若深夜外出易受寒邪侵袭。古人强调“日落而息”,不仅因农耕时代照明条件有限,更因深秋夜晚露重霜凝,外出易引发关节疼痛、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老人与体弱者,晚间应减少外出,如需出行务必添衣保暖,避免在寒露中久留。福建地区至今保留“霜降夜闭户”的习俗,家家户户早早熄灯休憩,正是对这一智慧的传承。

**二、霜降“2不吃”:忌寒凉、戒辛辣**

1. **不食生冷寒凉之物**

霜降后脾胃功能减弱,西瓜、冷饮等寒凉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元代《饮膳正要》特别指出“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此时应多食芝麻、核桃等温润之品。山东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流鼻涕”的谚语,但需注意空腹或体寒者不宜多食,以免引发胃柿石。现代营养学建议,可增加山药、南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根茎类蔬菜,既润燥又助消化。



2. **少食辛辣燥热之品**

尽管辛辣食物能短暂驱寒,但秋季本就燥气当令,过度摄入辣椒、生姜等易导致“燥上加燥”,引发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四川部分地区会在此日以冰糖炖梨替代火锅,既润肺又符合“秋冬养阴”之道。需特别注意的是,霜降前后海鲜肥美,但螃蟹等大寒之物需配姜醋食用,体质虚寒者尤需节制。

**三、霜降“3不破”: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

1. **不破土动工**

农谚云“霜降破土,来年虫蛀”,此时土地进入休养期,翻动土壤会破坏蛰虫越冬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北方农村至今保留霜降后停耕的惯例,转而进行粮仓修缮等室内劳作。从现代生态学角度看,此举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为春耕积蓄养分。

2. **不破冰取水**

古时井水在霜降后渐生薄冰,强行破冰取水被视为“惊扰水脉”的行为。江苏部分地区仍存“敬井神”习俗,取水前需焚香祷告。实际上,冰层对地下水系具有保温作用,过早破坏冰层可能导致水质浑浊。现今虽多用自来水,但“不破自然之冰”的理念仍具环保启示。



3. **不破晨睡**

“春困秋乏”在霜降前后尤为明显,传统养生强调“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时清晨寒气凝结,过早起床锻炼反而耗伤阳气。湖南民间流传“霜降睡足,一冬不咳”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秋季适当延长睡眠能增强免疫力。建议将晨练推迟至日出后,或改为室内八段锦等柔和运动。

**四、霜降习俗的现代演绎**

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古老禁忌被赋予新内涵。如“夜不出户”可理解为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社交应酬,注重家庭陪伴;“不食寒凉”提醒人们关注食品安全与体质调理;“不破土”则与当代生态保护理念不谋而合。在苏州,年轻人将霜降习俗创新为“三暖派对”——暖茶、暖食、暖语交流;广州白领间流行“霜降养生盲盒”,内含艾草贴、核桃糕等应季物品。



这些看似“禁忌”的规矩,实则是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重新审视这些传统智慧,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范式。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在这个寒意初显的时节,遵循“1不出、2不吃、3不破”的古老训诫,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生命规律的敬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佬们最新重仓股来了!

大佬们最新重仓股来了!

新浪财经
2025-11-01 10:15:12
中国商务部出手后,荷兰芯片厂反杀!安世断供撕开供应链死结:谁在卡谁的脖子?

中国商务部出手后,荷兰芯片厂反杀!安世断供撕开供应链死结:谁在卡谁的脖子?

小蜜情感说
2025-11-02 02:04:49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云霄纪史观
2025-10-21 11:45:46
每体:亚马尔脸上贴了一个星形贴纸,有保护皮肤和消炎的功能

每体:亚马尔脸上贴了一个星形贴纸,有保护皮肤和消炎的功能

懂球帝
2025-11-02 09:37:07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观察者海风
2025-10-12 09:53:25
美国富豪榜大洗牌:盖茨第14,埃里森狂涨1010亿,AI 云服务密码

美国富豪榜大洗牌:盖茨第14,埃里森狂涨1010亿,AI 云服务密码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2 05:48:51
陈道明“阴阳同体”!?

陈道明“阴阳同体”!?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26:09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澎湖海战》不怕抵制,重大题材立项,片方手握免死金牌

《澎湖海战》不怕抵制,重大题材立项,片方手握免死金牌

光影新天地
2025-10-30 14:00:01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成这样:黯然回乡,老公已分开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成这样:黯然回乡,老公已分开

热风追逐者
2025-10-24 01:15:03
吴音宁将接台肥董座!国民党青年爆民进党用人逻辑:从不考量专业

吴音宁将接台肥董座!国民党青年爆民进党用人逻辑:从不考量专业

新时光点滴
2025-11-02 11:54:59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熙熙说教
2025-10-31 20:56:52
4-0,巴萨天塌了!皇马又赢了+6连胜,稳居榜首

4-0,巴萨天塌了!皇马又赢了+6连胜,稳居榜首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2 06:39:42
火箭大胜凯尔特人!7人上双,阿门蜕变,奥科吉攻守兼备太稳了!

火箭大胜凯尔特人!7人上双,阿门蜕变,奥科吉攻守兼备太稳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2 10:20:16
杜兰特26分战胜凯尔特人,火箭赢球有多大原因

杜兰特26分战胜凯尔特人,火箭赢球有多大原因

老嗮说体育
2025-11-02 11:25:48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21:55:51
从断网到断声:塔利班正在把阿富汗变成一座巨大的笼子

从断网到断声:塔利班正在把阿富汗变成一座巨大的笼子

西域都护
2025-10-03 15:15:59
73岁的谭咏麟近照曝光惊呆网友,简直若判两人,这还是当年那个谭咏麟吗?

73岁的谭咏麟近照曝光惊呆网友,简直若判两人,这还是当年那个谭咏麟吗?

今古深日报
2025-10-31 11:02:26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5:32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顾史
2025-07-08 21:02:11
2025-11-02 13:12:49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164文章数 177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寂静岭2RE》DLC传闻再起!Steam后台暗藏玄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数码要闻

樱桃推出 CHERRY STREAM ULTIMATE 外设,含可自定义电磁滚轮鼠标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