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一个项目三套代码,你们见过这种事情吗?所谓的三套代码,不是一套一套重构出来的,而是正在开发中的项目,由三个团队同时开发,哪个团队事先开发出来就用哪个团队的,至于剩下的两个团队,大概率是要全部开掉的!这是什么操作呢?
![]()
我们公司有个项目,开发过程极其困难,耗时半年,但是项目组长一句:“剩下的功能还需要半年”,彻底把老板给惹毛了!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其实项目组长说的没错,目前的项目代码只能应付客户,几乎所有的业务代码都是在着急忙慌的情况下写出来的,里面的坑多得很,再加上很多代码逻辑需要优化,客户很多需求需要补充,UI也需要优化,想要完全放心得交给客户使用,不花个半年左右的时间重构,那肯定是不行的!
当项目组长跟老板说接下来需要花时间好好重构代码时,老板不愿意,因为项目进度还得往前推,不重构的话,一两个月就可以把项目糊弄过去,重构的话就遥遥无期了,现在说是半年,到时候再推迟个一两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老板说:“你们继续往前赶,我找人去重构代码!”
研发组长虽然不愿意,但是奈何老板比较坚定,所以研发组长也拿老板没办法。
但是,接下来老板的操作,直接把研发组长看傻了,老板先是招了一批人,去重构现在项目组的代码,结果发现好像新来的那批人的效率也不咋样,搞了两个月连项目都没跑起来。
于是,又招了一批人,这已经是第三波人了,最开始没想着要搞第三套代码,只是想着人多力量大,帮第二波人打下手。
结果老板中途又接了另外一个同样的项目,眼看人手不够了,把第三波人安排到了那个项目里面去了,因为第二波人还没让项目动起来,所以就让第三拨人在最开始的项目组代码基础上直接继续开发。
所以,就有了现在三套代码,看着是不是挺可笑?但是这种事情就是在现实中发生了!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矛盾。
第一个矛盾在于最开始的项目组,我们就叫项目组A吧,项目组A的成员对于老板的安排很有意见:“什么意思?觉得我们代码不能用,所以要重构?重构完了那我们干啥?”,而且,每个团队的代码风格都不一样,代码思想也不一样,即使重构完了,项目组A也不可能再去重头研读和理解第二波人下称项目组B的代码,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被全员放弃。
所以,项目组A的成员开始出现了消极态度,他们觉得反正最后写出来的代码都不会被公司使用,干脆就爱咋咋地了呗!
再看项目组B,项目组B本来就是临插一脚,老板认为前期该踩的坑项目组A都帮他们踩过了,所以给他们的研发时间是压缩过的,所以项目组B的成员压力巨大。
实际上,项目组A的“成功经验”项目组B吸收不了多少,因为项目组A本来就很忙,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去跟项目组B去讨论项目细节,所以项目组B只能通过看项目组A开发的代码去理解项目,所以进度非常慢,而老板又不懂这些,所以对他们的进度很有意见,所以,项目组B很憋屈。
再看第三波人,也就是项目组C,他们才是妥妥的大冤种,不光要像项目组B那样去通过代码理解业务,而且还要往前推进第二个相同的项目。项目组A踩过的坑他们要踩,项目组A没踩过的坑他们同时也在踩!
而且,因为三个项目组搞得是同一个项目,但是目前环境就一个,所以调试项目还得排时间,经常为了抢调试机会而争得面红耳赤!
关键是,老板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因为现在三个团队都很危险,因为虽然现在是两个项目同时在进行,但是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
对于这三个团队来说,现在他们是竞争关系,谁先把项目搞好,其他两个团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最好的结果就是留两个团队,最差的结果就是一套代码复制粘贴到另外一个项目里面去,其他两个团队的代码弃用!
代码都弃用了,团队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结语
不得不说,老板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我现在很怀疑,估计搞到最后三个团队的代码都写不好,而且很容易出现第四套和第五套代码!
说起来理由很简单,这种项目压力和三个团队的竞争压力下,很难保证这三个团队有人撑不住而离职,而团队的核心成员一旦离职,就会产生雪崩效应,演变成团队集体离职。
到时候老板势必会再招一拨人来接手他们的代码,此时,以很多程序员的性格,多半可能还是会选择重构代码,所以,就会出现第四套、第五套甚至更多套代码。
想到这里,细思极恐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