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是西藏人民的“禁忌”,谁敢说毛主席不好,就会遭到围攻!

0
分享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你去过西藏吗?如果去过,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很多藏族老人家里,神龛上供着的不只是佛像,还有一张照片,毛主席的照片。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从档案里找答案,这些档案,记录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西柏坡的那个冬夜

1949年2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毛主席会见了苏联代表米高扬,谈话进行到深夜,米高扬问起西藏问题。

毛主席的回答很有意思。



"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他停顿了一下,"只是不能太快。"

不能过于鲁莽。

为什么?他给出了三个理由:西藏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最关键的是第三点,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它更需要时间

这话说得实在。

当时全国都在打仗,解放军节节胜利,很多将领都想快刀斩乱麻,毛主席偏偏说要慢。

慢有慢的道理。

几个月后,兰州即将解放,1949年8月6日,毛主席给彭德怀发了一封电报。内容很简短,就一句话的意思,攻兰州时,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

这封电报发出去的时候,兰州还没打下来,战事正紧。毛主席惦记的是什么?是保护一位宗教领袖



班禅当时在青海塔尔寺,听说解放军要来了,他很紧张,派人去观察,看解放军对待藏民和宗教的态度。

观察的结果让他放心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班禅在青海香日德寺听到消息,立刻让秘书起草电报,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电报里有一句话:"西藏解放,指日可待。"

两个月后,毛主席亲自回电,电文是他自己起草的,里面有这样一句:"西藏人民是爱祖国而反对外国侵略的。"

这句话分量很重。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刚刚制造了"驱汉事件",把国民党驻藏人员和汉人商贩都赶了出去,国际上有人说,这是西藏要独立的信号。

毛主席的回电,是给西藏人民一个承诺,也是给国际社会一个态度。



1951年5月1日的握手

天安门城楼上。

阿沛·阿旺晋美紧张极了,他是西藏地方政府派来谈判的首席代表。1951年4月底到的北京,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他被通知,毛主席要接见他。



城楼西侧,毛主席走过来了。

阿沛后来回忆那一刻:"我紧张地走上前去,按藏族的风俗,向毛主席献上了一条洁白的长哈达。"

毛主席接过哈达,握着他的手说:"谢谢,谢谢,欢迎你们到北京来。"

然后说了一句很家常的话:"我们都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就能办好。"

一家人。

这三个字,阿沛记了一辈子。

几天后,5月23日,协议签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十七条协议

第二天,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阿沛他们五个代表都去了。



毛主席已经在门前等着了。

"你们一路风尘,辛苦了。"

阿沛说,一路上各地负责人都很热情,在重庆,邓小平接见了他们,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

毛主席笑着说:"为了祖国团结统一,你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你们是应当受到欢迎的。"

接着他一个一个问,问名字,问年龄,问职务。问从高原来到北京,身体适应不适应,生活习惯不习惯。

代表们一听问话就站起来,毕恭毕敬。

毛主席赶紧让他们坐下。"请坐,请坐。"还让工作人员给他们上糖、上茶、上烟。

气氛慢慢放松了。

毛主席开始讲历史,他说藏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他特别提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说从那时起,吐蕃和唐朝就建立了亲密关系。文成公主带去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对西藏发展起了好作用。

讲完历史,他话锋一转。

"在历史上,藏族曾经是很强大的。"毛主席说,"薛仁贵是唐朝一员名将,却被吐蕃打败了,吐蕃军队还打到长安,那时候,藏族人口曾经达到过一千万人。"

阿沛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毛主席接着说:"以后衰落下来了,历代统治者压迫剥削你们,对你们没有帮助好。现在人口已经减到一百多万人了,这样继续几百年,藏族就会灭绝的。"

他看着阿沛:"你们希望不希望发展啊?"

阿沛赶紧说,希望发展。

"我们共产党不仅要帮助所有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还要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这是我们共产党的责任。"



几年后,毛主席见到阿沛,问他有几个孩子,阿沛说有12个。

毛主席听了,满面笑容:"好啊!西藏人口太少了,你对西藏工作有贡献,对发展西藏人口也有贡献!"

这话说得,阿沛都不好意思了。



1956年的那封联名信

时间到了1956年。

当,一个修建飞机场的工地。

几十个藏族民工干完活,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写封信。写给谁?写给中央,要求实行民主改革



这事听起来不可思议。

要知道,旧西藏的农奴,连人都不算,他们属于农奴主的私有财产,就是农奴主家里"会说话的牲口"。

农奴主可以随意处置他们,庄园里的刑具有镣铐、鞭子、皮掌、夹手刑具、尖刀,刑罚手段极其残忍。

农奴没有医疗,儿童死亡率高达40%到75%,三分之一的人得天花,平均寿命很短,藏医只服务少数贵族。

生产力水平更低,农耕大量使用木犁、木锄,铁器都很少见。

解放军来了之后,一切变了。

进藏部队执行一条铁律:"不吃地方"

什么意思?就是不向藏民征用一点粮食,宁愿自己吃树皮,挖野菜,也绝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藏民看在眼里。

他们给解放军起了个名字叫"金珠玛米"。金珠是藏语,意思是拯救苦难的菩萨,玛米是兵,合起来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

这个称呼一直用到今天。

解放军来了五六年,农奴们见识了什么叫人人平等,他们看到,共产党培养藏族干部,发展藏族党员,普及自由平等的思想。

于是就有了当雄机场那封联名信。

民工们主动要求改革

这封信递上去,毛主席知道了。

他怎么做的?

没有立刻推动改革,反而提出了"六年不改"的政策。

为什么?



他希望西藏上层能够认清形势,主动跟随人民前进的方向,不要让老百姓成为冲突的牺牲品。

这就是他在西柏坡说的那句话,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

1959年,形势变了,西藏上层勾结国外势力,发动了武装行动。

民主改革全面铺开,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神龛上的照片

拉萨郊区,有个老人叫洛桑。

他家里有个神龛,神龛上供着什么?佛像,还有毛主席的照片

照片上还挂着一条哈达。

这不是个例。



山南市隆子县热荣乡,有位老人叫次卓玛,1960年代初出生

她记得小时候,家里长辈常说:"以前土地都是供地主耕种,自己连吃饭都难,多亏了毛主席,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口,才能吃饱穿暖。"

次卓玛家里,挂着一幅毛主席的照片,1935年在陕北穿军装的半身像

这幅照片,她保存了几十年。

波密县,1953年底。

文工队的同志下乡调研,他们听到藏族群众在唱歌,唱的是什么?

"在东方的山顶上,升起了红太阳,那不是红太阳,那是毛主席的光芒!"

文工队的胡金安听了,很受启发,他写下了新的歌词。后来王蓉瀚又进行了再创作,涂青华连夜谱曲。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毛主席的光辉》。



"毛主席的光辉,照到了雪山上,溶化了千年的冰和霜。"

这首歌,最早就是在波密传唱的,后来传遍全国。

有个歌唱家叫才旦卓玛,1937年6月出生在日喀则

她出生在一个农奴家庭,出生第二天,农奴主就到她家登记,从那天起,她就成了小农奴。

解放后,她进了日喀则文工团,1958年底,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

1964年,《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排演,周总理说,最好有各民族的演员。

才旦卓玛被选中了。

她演唱的就是《毛主席的光辉》。

多年后,她在央视节目里回忆,说到和毛主席握手那一刻,她哽咽了。



"我就抱着主席的手不放!"

为什么不放?

因为在她心里,毛主席就是她的再生父母。

阿沛·阿旺晋美晚年接受采访,记者问他,藏族人民怎么看待毛主席。

他说了一句话:"像拥护爱戴毛主席一样……"

这句话没说完。

其实也不用说完。

你去西藏就知道了,在很多普通藏族老百姓心里,毛主席的地位和活佛一样高。

这不是谁规定的,是他们自己放在心里的。

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会发现一个细节。



毛主席做的很多决策,都是反常识的。别人说要快,他说要慢;别人说要强硬,他说要尊重;别人说要统一思想,他说要保护信仰。

他把藏族当成一家人

所以西藏人民记住了他。

七十多年过去了,那些经历过旧西藏的老人,大多数已经不在了。

留下来的,还在讲那些故事,讲解放军进藏的故事,讲民主改革的故事,讲毛主席的故事。

年轻人听着,也许不能完全理解。

可是当他们看到家里神龛上那张照片,看到老人眼里的泪光。



他们就懂了。

有些情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参考资料: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毛泽东主席与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系列文章(2024年8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2021年5月)
中国西藏网:《追忆阿沛·阿旺晋美与毛泽东交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转载,2018年12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普览
普览
探寻历史文化, 不仅是了解过去, 更是启迪未来
2718文章数 2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