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记者曹磊10月9日报道:今天下午,《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上海开幕,标志着这座距今15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与上海市民开启跨越时空的“线下对话”。作为上海文旅2025年下半年重量级文博大展,展览于10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3月26日。
本次特展由云冈研究院主办,创新落地海派文化中心区与趣看美术馆“双展区”,以“跨媒介艺术”重构观展路径。户外的海派文化中心区聚焦云冈第12窟“音乐窟”,全球首例可移动1:1 3D打印复制洞窟在此亮相,观众可近距离触摸千年石壁纹理,直观感受北魏天宫伎乐的艺术神韵;室内的趣看美术馆则划分“化相”“匠道”“光息”“神往”四大单元,云冈石窟标志性的第20窟佛首与沪上首展的第20窟西立佛重磅登场,成为展览核心看点。
![]()
展览深度融合科技与艺术,打造多维度沉浸式体验。全景光影厅内,近30分钟、7个篇章的激光造像表演,通过4K全景光影、激光雕刻与舞者展演,将云冈石窟的历史脉络、石刻纹样与伎乐场景“活化”呈现;观众可穿戴北魏服饰化身“画中人”,在VR交互中与历史对话,还能聆听“音乐窟”十余种古乐器复现的悠扬乐声,见证飞天力士舞蹈的灵动再现。
值得关注的是,“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云冈乐舞首次登陆上海,该作品由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田晴团队编排,以云冈石窟飞天、力士形象为蓝本,融合北方游牧民族音乐风格,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定期上演。开幕式上,机器人演绎的“云冈第9窟雕刻复原舞”更成吸睛亮点,这支经5年实地勘察与典籍研究、借助AI算法复现的失传舞蹈,完美诠释科技与文化遗产的碰撞。
![]()
此外,展览期间还将同步开展学术讲座、文化沙龙及公共教育活动,并推出多款文创周边。作为中国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端,云冈石窟此次以创新形式走出山西,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让观众“看见从未看见,听到从未听到”,不仅解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新解读维度,更以时代化表达将千年匠心推向世界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