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仅供中国大陆地区执业的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您非前述专业人士,请离开本页面。
前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更新迭代和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并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NSCLC的预后。随着EGFR-TKI的探索从疾病晚期贯穿至早期,围术期靶向治疗的应用愈发引起临床关注。本案例聚焦于一例EGFR L858R突变的IIIB期NSCLC患者接受伏美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后实现降期,经评估后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病例。此病例特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俞婷婷教授分享,并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涛教授对该病例进行深度剖析与点评,相信这一探讨将为EGFR突变NSCLC的围术期治疗提供参考与洞见。
患者治疗经过
![]()
病例思考
![]()
俞婷婷 教授
迎刃而解,EGFR L858R突变IIIB期NSCLC达pCR
该例患者初诊为EGFR L858R突变阳性IIIB期(cT2bN2bM0)肺腺癌,伴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转移,因肿瘤占位与血管关系密切不具备手术条件。结合该例患者伴有EGFR L858R突变这一临床公认的“难治突变”,更亟需一种兼顾强效缩瘤及安全耐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应用为该局部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转化机会。患者接受伏美替尼80 mg QD新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影像显示肿块明显缩小,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显著减少,符合手术指征并成功完成左肺上叶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达到pCR,最终分期降至ypT1cN0M0 IA3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辅助靶向治疗期间,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
总体而言,该病例中伏美替尼通过强效缩瘤、安全性佳,不仅实现了充分的肿瘤降期和病理缓解,验证了伏美替尼在EGFR突变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治疗潜力,也提示对于此类患者,术前降期治疗或将成为改变预后的新路径,为临床探索新辅助靶向治疗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
病例点评
![]()
田涛 教授
迈向早期,中国原研三代EGFR-TKI重塑肺癌围术期治疗新格局
近年来,EGFR-TKI的应用从聚焦于晚期治疗,逐步拓展至围术期管理,推动肺癌的诊疗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其中,伏美替尼作为中国原研第三代EGFR-TKI,始终走在领域前沿,从晚期到早期不断拓展应用边界。不同于其他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创新性引入三氟乙氧基吡啶结构,具有“双活性、高选择”的药物特性,在实现强效抑瘤的同时具备更好的安全性[1],为伏美替尼的围术期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既往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新辅助伏美替尼联合化疗用于IIIA期EGFR突变NSCLC的pCR率高达41.7%,L858R突变和19del突变患者的pCR率无显著差异[2]。该结果提示,即便是较为难治的L858R突变人群,也能从伏美替尼新辅助治疗中实现与19del突变人群相当的病理缓解。该真实病例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互印证,进一步验证了伏美替尼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此外,伏美替尼在EGFR突变可切除NSCLC围术期治疗中广泛布局,有力推动了中国原研在肺癌领域治疗价值的不断提升。FRONT研究聚焦伏美替尼用于可切除的EGFR突变IIIA-IIIB期(N1-N2)肺腺癌的围术期治疗,FORESEE研究则探索了伏美替尼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EGFR突变II-IIIB期NSCLC的疗效,期待后续研究结果的公布。综合其独特的分子优势和全面布局,伏美替尼有望引领全球EGFR突变NSCLC围术期治疗新格局,推动EGFR突变NSCLC的围术期管理迈向精准化新阶段。
病例分享
![]()
![]()
![]()
![]()
![]()
![]()
![]()
病例提供专家
![]()
俞婷婷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CTONG YOUNG第三批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天池英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上项目1项
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
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主持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
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青年医学科技人才专项1项
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
病例点评专家
![]()
田涛 教授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陕西省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日间医学会化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总干事
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转化医学、肿瘤综合治疗、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西安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秘书
西安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医疗新技术1项,201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 部,国家专利1 项。
参考文献:
[1] Shi Y, Zhang S, Hu X, et al. Safety, Clinical Activ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Alflutinib (AST2818)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ith EGFR T790M Mutation. J Thorac Oncol. 2020 Jun;15(6):1015-1026.
[2] Neoadjuvant Firmonertinib and Chemotherapy in EGFR-Mutant Stage IIIA NSCLC: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n pCR and DFS. 2025 ASCVTS.
编辑:Coco
审校:Coco
排版:Kenke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