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印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光辉”战机坠毁、阅兵式上倒立瑜伽、中印边境摩擦不断……
可这些表象背后,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三哥手里的枪,而是三嫂肚子里的以人口为武器的“子宫战略”。
![]()
印度的军事,看着热闹,其实虚得很;真正让人睡不着觉的,是他们在人口上的野心和执行力,别看现在没掀什么大浪,但这波以人口为武器的扩张,才是真的潜移默化、深入骨髓。军事可以防,人口渗透防得住吗?
印度军事
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印度常常以军事大国的姿态示人,给人一种:印度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
![]()
但印度军队只是看起来气吞万里如猛虎,实际上,就是一只光膀子的大老虎,面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实际上连自家都打不过。
说起来,印度的武器装备,很多得依赖进口,想要自主研发的“光辉”战机,搞了三十年了,飞起来还不如别人20年前淘汰的二手货。
![]()
光辉的表现,更是让人提心吊胆,装备老旧、技术滞后,飞机都经常坠落,简直把“飞行员”当成了“试飞员”用,更神奇的是,居然还有一大半的印度人民坚信自家的军力已经超越全球,真的是“瑜伽”练得有点过了。
要说,印度的这些内部矛盾和问题也是一大“特色”,宗教的争斗,种姓的压迫,地方帮派的拉扯,整个国家像是一个大杂烩,四处火花四溅。
![]()
可军队呢?说白了,简直就像个皮绳紧拉的气球,捆得死死的,真要打仗,外面的敌人刚起手,自己家里就先乱成一团了,巴基斯坦算是个小挑战吧,结果却从来没能轻松拿下,最后还是自己卷了铺盖走。
理论上,印度的这种情况,根本不应该是“最危险”的国家,反而应该是个烂摊子,但你要真觉得他们就只能摆摆摊,那就错了。
![]()
印度的“子宫战略”简直堪称一绝,别以为他们打不赢,印度可不靠打仗吃饭,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他们直接用人口战略来绕过战场,靠生孩子、靠移民,悄悄地让自己的人口成倍增加。
你可以防得住一支军队,可你怎么防得住一个又一个合法的移民?一个又一个看不见的“占领”?
![]()
“子宫战略”,印度的隐秘扩张
过去的20年里,印度人口的增长简直就是“爆发式”的,全球印度裔人口从几千万蹭蹭地窜到2亿多。
生育率也跟着上涨,尤其是在农村,简直是“大生产”模式,生育率达到3.2,简直是“超生”节奏,要知道中国才1.09,是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
虽然在近几年,印度的生育率有所下降,但在大局上,印度的育龄女性数量有3亿多,年均出生人口接近1500万,按四秒钟一个宝宝的速度,真是“生生不息”。
关键是,这些新生儿可不全是待在印度,别看印度人口多,全球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想扩张,就靠这一招。
![]()
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印度裔人口占比近15%,在当地的小学里,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拥有印度血统。
英国也不甘示弱,印度裔女性的平均生育数是4.2胎,比本地女性的生育率还要高出一大截。结果呢?印度裔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英国等国家比本地人还要快,真是“外来人口”逐渐变成“主流人口”。
![]()
据联合国的预测,到本世纪末,印度人口或将逼近20亿,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到时候印度的压力该会有多大啊,资源竞争肯定是越来越激烈,那么,剩下的“过剩”人口就会继续向全球输出。
按照这一趋势,到2050年,加拿大某些省份可能出现“印度裔多数社会”,届时,谁来决定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是否还会坚定支持中国?
![]()
结构性外溢
印度的移民热潮其实并不是人家自愿的,换句话说,不是“我好想去美国过好日子”,而是“我留在家里可能连水都喝不上”。
虽然印度的土地大、人口多,但真实情况并没那么简单,拿水来说,印度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别说奢侈的游泳池,连每天洗个澡的水都成了奢望。
![]()
特别是干旱地区,水的短缺让人们常常要远走他乡才能找到一口水井,更不用提因为缺水导致的农田荒废,很多地方的土壤都被过度使用化肥搞得肥力见底,全印度一半以上的耕地已经不再适合种庄稼,农业大国成了“进口小麦”的大国。
不仅如此,印度的青年就业问题也让人头大,如今,印度42%的青年处于失业状态,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文盲率又高得离谱,多少人连“社会发展”是什么都弄不明白。
![]()
最让人郁闷的是,印度这些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希望呢?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抱着“移民梦”死磕到底,换个国家,换个新生活,好像一切就能重头开始了。
印度的土地因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全印56%耕地已丧失生产力,尽管说他们是农业大国,但每年仍需进口数百万吨小麦和豆类。
![]()
不仅是民众,印度政府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印度2023年接收的海外汇款总额是1,250亿美元,占GDP的4.2%,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可以说是印度经济的“外援”。
政府乐见其成,毕竟,移民出去既能缓解国内的压力,又能为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换句话说:印度的经济命脉,已经绑在了海外印度人身上。
![]()
但很多人觉得,“印度移民影响欧美”是别人家的事,跟中国没关系,但其实这场“子宫战略”的目标,从来就不只是欧美。
中国不知不觉中被盯上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南亚经贸往来的加深,印度商人、印度文化以及印度人开始悄悄渗透进中国。这并不是某个特定的政策目标,而是由一系列“小动作”引发的“大变化”。
![]()
拿边境口岸说事,云南瑞丽、广西东兴这些地方,印度籍商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刚开始以“做生意”为名,他们小额批发、餐饮服务,甚至搞地下钱庄兑换人民币,看似合法,实则水很深。
这些商人并不是来做几笔小买卖那么简单,甚至有些印度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婚,借此申请长期居留许可,再一步步谋求落户,时间一长,这些“聪明”的操作就变成了大规模的文化输出。
比如广州天河、成都IFS、上海徐汇这些地方,印度餐厅的数量在五年内增加了300%,一到排灯节、洒红节,等大规模庆祝活动,街头巷尾全是印度风情。
不仅印度留学生在庆祝,连不少中国年轻人也跟着一起嗨。这些看似文化交流的节日庆典,实则是印度文化的一次软性渗透,慢慢地,他们的节日、庙宇、语言都成为了“常态”。
![]()
表面看是文化交流,实则是软性文化输出。
还有一些“潜伏”的策略,比如有些中国女性嫁给印度男性后,在印度生育孩子,再通过“亲子团聚”政策将孩子带回中国落户。
![]()
因为我国目前对双重国籍的管理相对宽松,这些孩子拿着印度护照,却在中国享受教育和社保,形成了“法律身份模糊体”。
这些孩子身上有两个身份,一个印度人,一个中国人,法律上却有些模糊不清,等到这些孩子长大,进入社会,问题就可能开始显现。
![]()
中国在面对这种局面时,既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又得保持警惕,毕竟,人口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国家的格局就会悄然改变,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变得很难应对。
而印度的“子宫战略”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人发炮弹,但它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