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林宋)近日,一则因轻信网络“护肤偏方”导致母女二人严重铅中毒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悉,25岁的陈女士(化名)因使用网购的醋酸铅溶液频繁洗手、湿敷汗疱疹,导致自己和6个月大的女儿均确诊为严重铅中毒。目前,陈女士已在该医院完成第一疗程驱铅治疗,其女儿也在该省儿童保健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治。
据了解,陈女士每到夏天手上就容易长汗疱疹。一次,她在某社交平台看到有网友推荐“醋酸铅湿敷法”可治疗汗疱疹,便自行网购醋酸铅溶液,未经稀释并且每日多次使用,持续近一个月。由于她经常为孩子泡奶、洗奶瓶、喂食,残留在手上的醋酸铅通过亲密接触及进食而进入孩子体内,导致母女双双中毒。其中,陈女士本人的血铅浓度超过600μg/L(微克每升),6个月大女婴的血铅浓度高达700μg/L,远超儿童血铅正常值(<100μg/L)。
![]()
10月9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职业病科主任李国辉正在为病人检查。受访者供图
10月9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职业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国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醋酸铅是一种水溶性铅盐,可通过表皮、毛囊、皮脂腺、汗腺等被吸收,尤其在皮肤有微小伤口、皲裂、湿疹、汗疱疹时,吸收速度更快。铅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分布全身,可造成多系统损害。
“醋酸铅湿敷曾用于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例如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浓度通常很低(0.1%-0.5%)。”李国辉表示,因其潜在的铅毒性,此法在正规医疗中已逐步被更安全的疗法取代。然而,仍有某网络平台在介绍该疗法,部分电商平台亦有醋酸铅粉剂或洗剂出售,常被宣传用于治疗“手脚脱皮”等,许多消费者对其危险性缺乏认知。
铅中毒症状常缓慢出现,易被忽视。李国辉介绍,铅中毒早期症状包括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痛、烦躁失眠、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还可能会有贫血表现。对于口腔卫生差的人,牙龈边缘可能出现蓝黑或灰蓝色的“铅线”,严重时可导致周围神经炎。儿童对铅毒性尤为敏感,即使低水平暴露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发育损害。
谈到铅中毒的治疗方法,李国辉表示,目前主要采用螯合剂进行治疗,通过药物与体内的铅结合,再经由尿液排出体外。他指出,尽管血铅水平可以降至较低范围,但是铅中毒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可能难以完全恢复。
李国辉提醒,切勿自行购买、配制、使用醋酸铅溶液或粉剂进行皮肤湿敷等治疗,其风险远大于可能的疗效。如曾接触高浓度醋酸铅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前往有职业病科或有中毒救治能力的医院检测血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