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月家的院子里,母亲王雪梅正把一张皱巴巴的五万块钱塞到她手里。
"月月,这钱你拿着,咱家老宅拆迁,你弟结婚买房全指望这五百万了,你一个外人,给你五万不少了,赶紧走吧,别在这碍眼。"
弟弟林强指挥着搬家公司装车,头也不回地说:"姐,跟钱过不去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父亲林大海在一旁翻看着拆迁文件,满脸得意:"这林家大院地块,五百万啊!咱们家要发了!"
林月看着眼前三个最亲的人贪婪的嘴脸,正当她准备离开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拆迁办"三个字跳跃在屏幕上。
当她挂断电话,再抬起头时,眼中的泪水已经消失,好戏才刚刚开始。
![]()
01
林月是家里的老大,比弟弟林强大三岁。
从小到大,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懂事乖巧,从来不让父母操心。
大学四年,林月拿了三年奖学金,毕业时顺利收到了北京一家大公司的offer,年薪十五万,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
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报喜:"爸妈,我找到工作了!在北京,待遇很好!"
王雪梅的脸立刻拉了下来:"女孩子跑那么远没人照顾,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
大海也摇头:"北京那么远,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们不放心。"
"可是这个机会很好......"林月想要争取。
"好什么好?"王雪梅打断她,"你在家门口,工资是低了点,但离家近,随时能帮衬你弟。你弟以后是要做大生意的,你得是他最稳的后方。"
林月的心凉了半截。
她的前途,成了给弟弟"兜底"的保障。
在父母的坚持下,林月最终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考进了县里的财政局,端上了"铁饭碗"。
虽然工作稳定,但薪水微薄,一个月只有三千多块。
看着昔日的同学在大城市里拼搏,林月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憋屈。
"知足吧,"王雪梅看出了女儿的不开心,"稳定最重要。你看你弟弟,脑子活,将来肯定能做大事。你呢,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
林强那时候刚高中毕业,整天游手好闲,但在父母眼里却是"有想法"的创业者。
"姐,以后我发达了,肯定带着你。"林强拍着胸脯保证,"你就踏踏实实上班,给我当后盾。"
林月苦笑。
她的人生,好像从出生开始就是为了配合弟弟而存在的。
提起林月的身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林月刚出生时,爷爷林老汉思想传统,对这个孙女并不算高兴。
毕竟在他那个年代,"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但老人家心地还算善良,想了想,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几百块钱,在城郊买了一块荒地,写在了林月的名下。
"女娃就种点红薯吧,"爷爷当时说,"以后饿不着。"
那块地在城郊的南山脚下,当时那一带还很荒凉,地价便宜得很。
爷爷买了足足有五亩地,花费还不到五百块钱。
![]()
全家人都当这是个笑话。
那块地没人打理,很快就长满了杂草。
"爷爷给我买了块地,"小时候的林月还挺高兴,经常跟小伙伴们吹嘘。
"就那破荒地?"林强撇撇嘴,"连个红薯都种不出来,我还经常带人去那'探险'呢。我都跟他们说,那是'我姐的野人山'。"
这块地,从此成了林月从小被嘲笑的标志。
每当她在什么事情上表现得稍微强势一点,林强就会说:"别装了,你不就是有块破荒地吗?"
林强十八岁就开始"做生意"了。
说是做生意,其实就是跟着朋友东倒西腾,今天卖个小商品,明天搞个小加工,三天两头赔钱。
第一次,他跟着高中同学张磊做起了"倒爷"生意。
张磊的叔叔在广州有个小厂,专门生产那种廉价的塑料玩具。
林强兴冲冲地拿着从同学那里东拼西凑来的五千块钱,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去广州进货。
"姐,你是不知道,广州那边的货多便宜!"林强回来后,眼睛放光地跟林月说,"一个小玩具,进价才两块钱,我们这里能卖八块!这不是躺着赚钱吗?"
林月看着弟弟从小面包车里搬下来的一箱箱花花绿绿的塑料玩具,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不到一个月,这些玩具就积压在家里的仓库里,卖不出去几个。
"谁知道现在的小孩这么挑剔,"林强垂头丧气地说,"而且那个张磊,根本不懂销售,就知道在街边摆个摊子。我跟他说要开网店,他还说我想得太多。"
最后,五千块钱的货,只卖出去了不到一千块。
林强亏得血本无归。
第二次,他听说做小食品加工赚钱,又跟着另一个朋友搞起了"麻辣花生"的生意。
租了个小作坊,买了台简陋的包装机,信心满满地要做"本地麻辣花生第一品牌"。
"姐,这次不一样,"林强拉着林月参观他的"工厂","你看,民以食为天,小食品这个市场多大啊。而且我们成本低,利润高,绝对稳赚不赔。"
林月看着那个潮湿阴暗的小作坊,心里直打鼓。
02
果然,没过两个月,因为卫生问题被工商部门查封了。
林强又损失了一万多块钱。
每次赔了钱,他都会找到林月。
这一次也不例外。
林强垂头丧气地敲响了林月宿舍的门,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林月刚洗完头发,正准备看会儿书。
"姐,你看我这次又亏了,"林强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在林月那张简陋的单人床上坐下,"你能不能先借我点钱周转一下?"
林月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弟弟。
林强今年才二十岁,但已经有了一种早熟的世故,眼里总是闪着那种"下次一定能成功"的光芒。
"你已经借了我三次了,"林月皱眉,语气中带着疲惫,"上次那两万还没还呢。"
"姐,那两万我记着呢,"林强连忙说,"但你也知道,做生意就是这样,总得有个周转期。我现在手头紧,但不代表我以后赚不到钱。"
林月沉默了。
她想起自己银行卡里的余额——刚好还有三万块钱,这是她工作两年多攒下的全部积蓄。
每个月三千多的工资,除去生活费,能存下来的钱真的不多。
"强子,你说实话,这次又是什么项目?"林月问。
林强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姐,这次真的不一样!我跟刘大伟合伙,准备做网络代购。现在网购多火啊,而且我们这小县城,很多东西都买不到,正好有市场空缺。"
"刘大伟?就是那个在网吧混了三年的刘大伟?"林月对这个人有印象,高中时候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
"姐,你别用老眼光看人,"林强有些不高兴,"大伟虽然学历不高,但人家头脑灵活,而且对网络很熟悉。现在这个时代,学历不代表能力。"
林月心里暗自摇头。
弟弟这个毛病,总是容易被人忽悠,而且特别相信那些看起来"有想法"的人。
"那你们需要多少钱?"林月问。
"不多,就两万块,"林强连忙说,"主要是租个门面,买点样品,弄个电脑。姐,你放心,这次我肯定能赚回来。我这个项目,绝对稳赚不赔。"
看着弟弟信誓旦旦的样子,林月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起小时候,林强总是跟在她后面,叫她"姐姐",那时候的弟弟多可爱啊。
但现在的林强,除了要钱的时候会想起她这个姐姐,平时几乎不怎么联系。
而且每次借钱都是满口保证,结果呢?
一次都没有成功过。
"强子,"林月叹了口气,"你已经失败了这么多次,有没有想过换个思路?比如先找份稳定的工作,积累点经验?"
"姐,你这是什么话?"林强有些急了,"我是那种给人打工的命吗?而且我才二十岁,现在不拼搏,什么时候拼搏?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哪个不是年轻时候就开始创业的?"
林月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她知道,以林强现在的心态,任何劝说都是无用的。
这时候,林月的手机响了,是妈妈王雪梅打来的。
"月月,你弟弟是不是找你了?"王雪梅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他跟我说了,这次的项目很有前景。你是姐姐,该帮还是要帮的。"
![]()
林月心里一阵苦涩。
看来弟弟已经提前跟家里"通过气"了。
在这个家里,似乎她帮助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她的感受。
"妈,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林月忍不住说了一句。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王雪梅的语气立刻严厉起来,"你弟弟是要做大事的人,你不支持他,谁支持他?再说了,这也不是白给他,是借给他。等他发达了,还怕不还你?"
林月看了看坐在床边的林强,弟弟正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行了,妈,我知道了。"林月无力地说。
挂了电话,林月走到那个破旧的小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银行卡。
"姐,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林强立刻跳起来,满脸兴奋,"你放心,这次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半年,最多半年,我就把钱还给你,而且还有利息。"
林月没有说话,默默地换上外套。
虽然已经是傍晚了,但银行的ATM还是可以用的。
走在去银行的路上,林月心里想着很多事情。
她想起大学时候的梦想,想起北京那份被放弃的工作,想起同学们在大城市里的生活。
而她,现在要把自己仅有的积蓄再次借给一个屡战屡败的弟弟。
03
"姐,你怎么不说话?"林强跟在她身边,有些不安地问。
"没什么,"林月淡淡地说,"只是在想,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第四次怎么了?"林强有些不高兴,"姐,你不会是在怪我吧?我也不想总是麻烦你,但做生意就是这样,总有个过程。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哪个没有失败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林月苦笑了一下。
是啊,失败是成功之母,但问题是,成功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而她的钱,又能支撑弟弟失败几次呢?
到了银行,林月机械地输入密码,看着ATM吐出一沓崭新的钞票。
两万块钱,这是她三个月的工资,也是她对弟弟的第四次"投资"。
"谢谢姐,"林强接过钱,眼睛都亮了,"这次你绝对不会后悔的。"
林月看着弟弟兴奋的样子,心里却一片冰凉。
05
最狠的一次,是三年前。
林强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厂,结果被人坑了,不但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屁股债。
"姐,我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林强在林月的宿舍里痛哭流涕,"你再不帮我,我就真的完了。"
"需要多少?"林月问。
"三十万,"林强咬咬牙,"我知道这数目不小,但你放心,我肯定会还的。"
三十万!
林月的积蓄根本不够。
但看着弟弟绝望的样子,她狠了狠心,把单位分的那套福利房卖了。
那套房子本来是她准备结婚用的,虽然不大,但地段不错。
卖了之后,正好凑够三十万。
"姐,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林强接过钱,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钱给出去后,林月以为弟弟会收敛一些,踏踏实实做人。
没想到半年后,她听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你弟弟真有本事,"邻居李婶夸道,"听说生意做得很大,连房子都买了。"
"什么房子?"林月疑惑。
"就市中心那套三居室啊,一百多万呢!"李婶羡慕地说,"年轻人就是有魄力。"
林月的心咯噔一下。
林强哪来的钱买房?
追问之下,林月才知道,林强用她的那三十万做首付,贷款买了套房子。
"姐,你别生气,"林强被质问时一脸无辜,"我这不是想给咱家争面子吗?再说,以后我发达了,肯定会还你的。"
"可你当时说是还债......"
"还债和买房不冲突啊,"林强振振有词,"我买了房,不就能更好地做生意吗?这叫投资。"
林月气得说不出话来。
她辛辛苦苦攒的钱,卖房子的钱,就这样被弟弟用来享受了。
更气人的是,父母还觉得儿子做得对。
"你弟弟有想法,知道先改善居住条件,"林大海说,"姐弟之间,应该的。你弟发达了还能忘了你?"
王雪梅也点头:"就是,一家人计较那么清楚干什么?"
林月彻底明白了,在这个家里,她永远只是那个"应该"奉献的人。
就在林月对这个家彻底失望的时候,村里传来了拆迁的消息。
"咱们村要拆迁了!"王雪梅兴奋地跑回家,"听说补偿标准很高!"
林大海也很激动:"咱家那个老宅,面积不小,能补偿不少钱呢。"
林强更是得意洋洋:"我就说咱们家要发了吧!这下好了,买房的钱有着落了,说不定还能剩下不少。"
没几天,拆迁通知就下来了。
![]()
林大海拿着厚厚的文件包,眉开眼笑地看着上面的数字。
"你们猜猜,能补偿多少?"他故意卖关子。
"二十万?"王雪梅猜测。
"五十万!"林强更大胆。
林大海摇摇头,神秘地伸出一个巴掌:"五百万!"
全家人都震惊了。
五百万!
在他们这个小县城,那绝对是天文数字!
"真的假的?"王雪梅不敢相信。
"文件上写着呢,'林家大院地块',补偿款五百万!"林大海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林强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发了!咱们家真的发了!"
林月也很意外,但她想看看具体的文件内容。
"爸,我能看看文件吗?"
"你又不懂,看了也白看,"林强一把抢过文件,"总之咱家要发了就对了!"
林月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对。
五百万确实是笔巨款,但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晚,全家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都在盘算着这笔钱该怎么花。
"强子的房贷能还清了,"王雪梅说。
"还能再买套更大的,"林大海补充。
"剩下的钱可以做生意,"林强眼中放光,"这下我真的能做大事了。"
没人问林月的意见,好像这笔钱天生就跟她无关。
04
第二天,林大海召开了家庭会议,商讨拆迁款的分配问题。
"这钱是林家的根,"林大海说得很严肃,"不能乱花。"
"对,主要还是给强子用,"王雪梅点头,"强子要成家立业,需要这笔钱。"
林强也表态:"我会好好规划这笔钱的,保证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三个人商量得热火朝天,林月坐在一旁,感觉自己像个外人。
"那我呢?"她终于开口问道。
三个人同时看向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外,好像刚刚想起她的存在。
"你啊,"林大海想了想,"给你五万块吧,你也是林家的人,不能一点都不给。"
五万?
五百万给她五万?
"凭什么只给我五万?"林月的声音有些颤抖。
"月月,你要懂事,"王雪梅苦口婆心,"你是出嫁的女儿,迟早要跟着别人姓。这钱是林家的根,当然要留给能传宗接代的人。"
"我还没结婚呢!"林月据理力争。
"那是迟早的事,"林强不耐烦地说,"姐,你别太贪心了。五万块不少了,够你用很久了。"
贪心?
她才是贪心的那个?
看着三个人理所当然的嘴脸,林月彻底心寒了。
"好,我知道了。"她站起身,声音很平静,"既然你们觉得我是外人,那我就真的当外人了。"
"月月,你这话什么意思?"王雪梅有些不安。
"没什么意思,就是以后林家的事,别来找我了。"林月看着他们,眼中没有任何温度,"包括你们以后有什么困难,也别指望我。"
"姐,你别闹了,"林强不以为然,"不就是钱的事吗?至于这样吗?"
"就是,你一个女孩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王雪梅也觉得女儿小题大做。
林月不再说话,她知道跟这些人讲道理是没用的。
![]()
在他们心里,她永远只是个"外人",只是个应该无条件奉献的工具人。
拆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林月站在院子里,看着父母和弟弟兴高采烈地指挥搬家公司装车。
那些平时根本不舍得扔的破烂,现在都被当成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包装着。
"月月,这是给你的五万块,"王雪梅拿着一沓皱巴巴的钞票走过来,"你赶紧走吧,别在这碍眼。"
"是啊,"林强头也不回地说,"这么大个人了,还要跟钱过不去?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林大海在一旁翻看着拆迁文件,满脸得意:"这林家大院地块,五百万啊!咱们家真的要发了!"
林月看着眼前三个人贪婪的嘴脸,心中涌起一阵悲凉。
这就是她的家人,为了钱可以把她踢出家门的家人。
她没有接那五万块钱,转身就走。
"你不要拉倒!"林强在身后嘲笑,"装什么清高?"
就在林月走到院门口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一条短信,来自拆迁办主任:"林月女士,你那块地的补偿款和您父母老宅的安置款是两码事,千万别搞混了。"
林月愣住了。
什么意思?
她那块地?
她赶紧回拨过去:"主任,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哦,是这样的,"主任在电话里解释,"城郊南山那块地,你名下的那五亩荒地,也在这次拆迁范围内。因为要建高新技术开发区,那块地正好在规划中心,补偿标准很高。"
"多少钱?"林月的心跳开始加速。
"五百万,"主任说,"我们今天会单独跟您联系办理手续。"
五百万!
林月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原来拆迁办发的通知里,把两块地的补偿款搞混了!
她名下那块从小被嘲笑的"野人山",才是真正价值五百万的宝地!
而她父母的老宅,按照政策,只能补偿一套140平的安置房和8万元搬迁费!
林月缓缓转身,看着院子里还在忙碌的三个人。
他们还沉浸在五百万的美梦中,完全不知道真相即将揭晓。
她走回院子,拿出手机。
"月月,你又回来干什么?"王雪梅不耐烦地问,"不是让你走了吗?"
"想通了?"林强得意地笑,"我就说嘛,跟钱过不去没意思。"
林月没有回答,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拨通了拆迁办的电话...
"主任,我想确认一下我名下那块荒地的补偿事宜......"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清楚地传到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三个人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
"什么荒地?"林大海问,"月月,你在说什么?"
林月开了免提,拆迁办主任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