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是用于篆刻的致密石材,具有绚丽多彩、细腻纯洁、柔软易刻等特征,亦称图书石或冻石。中国印章使用石材始于元明间花乳石治印,主要分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四大类。优质印石需具备温、润、结、细、凝、腻六种特性。《中华石文化》提出这对应君子六德:温指触感接近人体温度(约32℃),润要求含水率0.3%-0.8%时表面张力达72mN/m。
材质检测方法:1. 透光测试、刀感试验、密度/比重测定:例如,田黄石密度2.6-2.9g/cm³,低于此值可能为染色处理。其中密度是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接下来着重了解一下印石的密度分布情况以及密度测定方法:
不同印石的密度差异较大,以下是主要印石种类及其密度范围:寿山石密度为2.57~2.84g/cm³,具体因品种而异。 青田石密度为2.6~2.7g/cm³,主要成分为叶蜡石。田黄石密度为2.65~2.90g/cm³,摩氏硬度2.5,质地温润细腻。灯光冻密度为2.84g/cm³,属叶蜡石类,半透明且质地纯净。煤根石密度范围1.2~2.2g/cm³,硬度2.4~4,经抛光呈玻璃光泽。
![]()
技术规格参数:
型--号:KW-300Z
样品量程范围:0.005g-300g
密度测量范围:0.001 g/cm3-99.999 g/cm3
密度解析度:0.001 g/cm3
屏幕显示:蓝色背光液晶显示
测试种类:矿石、玉石、玛瑙、翡翠、印石、石料、固体、颗粒、块状物、浮体
密度测试步骤:
①、将待测样品放在密度计测量台上,稳定后按“Enter”键记忆空重(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②、将待测样品放至水中,稳定后按“Enter”键记忆水重(样品在水中的重量)。密度计便直接显示所测样品的比重。按“M”键可依次显示所测样品的比重、体积。
![]()
《中国四大印石赏鉴》强调包浆鉴定要点:老印章氧化层厚度通常0.01-0.05mm,用200倍放大镜可见层状结构。需注意鸡血石包浆过厚会导致血色衰减,建议恒温4℃保存。
中国四大印章石包括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是中国传统篆刻与雕刻艺术的核心材料。寿山石形成于1.4亿年前侏罗纪火山活动,产自福州寿山村,以田黄石最为珍贵;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色彩丰富且多色共生,冻石类透明度高;昌化鸡血石以血色分布决定价值,兼具玻璃冻等品种;巴林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分为鸡血石、福黄石等类别,与寿山田黄石齐名。印石矿主要分布于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带,形成浙东—闽东—粤东、东北东部—鲁东、大兴安岭—燕山三条成矿带。除四大名石外,另有楚石(墨晶石)、莱州石、丹东石等其他品类,湖南产杂石(煤晶石)因质地细嫩被纳入地方石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